高洪波給國足帶來5大變化 1數據竟是佩家軍4倍

2016-06-08 10:13:57|來源:網易體育|編輯:王悅陽

圖片默認標題

  儘管0-1負於哈薩克斯坦,並且在比賽中發生了對方球員嚴重受傷的事情,讓所有關注中國男足的球迷都沒有理由高興。不過,通過國足下半時的表現,還是能夠看出球隊氣質上相比佩蘭後期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在高洪波上任以來,國足3勝1負,幾乎每場比賽都能看出球隊的進步。最近的兩場熱身賽更是讓中國男足收穫巨大。

  首先,高指導回歸之後,明確了國足以邊路進攻為主的傳控打法,國足由守轉攻開始層層推進,而不再是此前後衛一個大腳往前開的簡單打法。表現在場面上,國足開始追求對球權的控制,不願輕易喪失對皮球的控制,這樣也有助於體能的合理分配。

  通過佩蘭指揮的最後一場對陣雙方實力相當的比賽——世預賽國足客場0-1負於卡塔爾的比賽,和本場0-1負於哈薩克斯坦的比賽進行比較,可以明顯發現,高洪波帶領的國足無論控球率還是傳球的成功率,都有了提高,尤其是前場定位球,翻了4倍,這足以説明目前的國足在前場進攻方面,戰術更加多變,並且有效。

  其次,演練了攻防戰術,第一場對陣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比賽,高指導排出的是4231的陣型,不過於漢超、姜寧和郜林之間,可以根據場上的情況頻繁換位,也增加了對手的防守難度。那場比賽國足打進4球,既有對手缺少主力以及旅途疲勞導致實力受損的原因,也有前場進攻戰術靈活多變的原因。

  對陣哈薩克斯坦的比賽,除了馮瀟霆、張琳芃、趙明劍,高洪波換掉了其餘8名首發球員,並且使用了3中衛的戰術,李學鵬和趙明劍出任兩個邊翼衛,進可攻,退可守。不過,顯然球員們對於新陣型還在適應當中,球隊唯一的丟球就是因為中後衛之間的不默契造成的。

  但不管怎樣,通過不同陣型的演練,國足的隊員們在應付場上隨時可能出現的變化面前,總會多幾套應對的方法。

  第三,充分考察了球員。本次入選國足名單的26名球員中,只有4名球員沒有獲得出場機會,分別是中後衛石柯、李昂,邊後衛王彤,後腰蔡惠康。由於這兩場比賽國足更多在演練進攻戰術,而如果在12強賽期間,需要加強防守的話,蔡惠康基本是換人的第一選擇。另外三名小將,對位的是連續兩場首發的馮瀟霆、張琳芃和趙明劍,得不到出場機會也不意外。

  通過兩場熱身賽,國足的主力陣容基本浮出水面,如上圖所示。不過在個別的位置,可能也會有調整,比如左後衛用任航還是丁海峰,亦或是聯賽中表現不錯的姜至鵬。邊前衛于漢超和武磊之間,誰都可能取代對方首發。于海也可能擠佔一個主力後腰的位置。

  另外,通過這兩場比賽,高洪波還對球員踢不同的位置進行了考察,比如任航在中後衛位置的表現,于海在邊路的表現等等,這都將在以後的比賽中,豐富國足的攻防戰術。

  第四,演練了定位球戰術。這場對陣哈薩克斯坦的比賽,國足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各種前場任意球的戰術設計,既有直接射門,也有小組配合。儘管16次前場任意球,只有黃博文打中了一次門框,並沒有造成進球,但多變的戰術,在面對對手收縮防守時,也許會收到奇效。

  第五,更加重視細節。首場熱身賽,國足的主場在秦皇島,結果河北華夏幸福的姜寧和丁海峰幾乎踢滿了全場比賽。這場對陣哈薩克斯坦的比賽,國足的主場放在大連,結果6名大連籍的國腳聯袂首發。高洪波的陣容安排當然更多從戰術的角度出發,但也顯示出了重視球迷,並且希望營造更好的主場氛圍的想法。

  此外,像亂穿球衣號碼來迷惑12強戰的對手,首個主場設在瀋陽,避免舟車勞頓,同時增加了客隊的旅行距離等等細節方面,都能看出高家軍的認真。

  最後一點,也是中國球迷最希望看到的一點就是,國腳們在球場上的拼勁又回來了,這場比賽的最後階段,國足0-1落後,可以看出場上隊員們都非常急切的想扳平比分,並不因為這是一場熱身賽而降低重視的程度。

  其實對於廣大球迷來説,國足這麼多年成績不好,也早看習慣了,唯一能夠慰藉心靈的,就是球員們在場上的拼勁,實力不如對手大家都看得見,拼勁再不如對手,就讓人失望了。

  希望國足在高指導的帶領下,能夠在12強階段,踢出自己的特點,只要拼了,哪怕輸球,也會得到球迷的支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