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峰:被忽視的奧運冠軍 突遇傷病無緣裏約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舉重項目的比賽進行到第四天,中國男子舉重隊仍然一金未進。經歷連續失利後,全隊的壓力都落到了林清峰身上,一個之前並不被看好的運動員。當時林清峰冷靜的走上舉重臺,幾天來壓抑著的情感終於以最好的狀態釋放,強勢拿下男子69公斤級冠軍,奪取中國男子舉重首金。
儘管收穫了一枚寶貴的奧運會金牌,但是相比于同年奪金的呂小軍,林清峰似乎並沒有一下聲名鵲起。平常國家隊訓練時,林清峰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角落,若不是腳上那雙象徵著奧運冠軍榮耀的金色鞋子,偌大的舉重館內,大家就快忘了眼前這個話不多的小夥子是四年前的倫敦男舉首金的獲得者。
很多運動員選擇急流勇退,林清峰卻選擇了繼續堅持,儘管在他所在的69公斤級別中前有“一哥”廖輝,後有新秀石智勇的追逐,但這些都沒有讓林清峰感到膽怯。直到,奧運選拔賽前,那次突然的傷病。
2016年4月,江山全錦賽前,想要最後一搏的林清峰突發腰傷,好像無論他再怎麼努力,都難逃命運。抓舉比賽開始,林清峰開把只要了150公斤,比廖輝的開把重量低了足足有八公斤之多,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並不顯眼的重量,林清峰竟然三次都沒能舉起,“砸鍋”、“沒有成績”、“提前退賽”林清峰追逐第二次奧運之旅,還沒啟程就已經結束。
回憶起當時受傷的情況,他一臉笑盈盈,好像自己為奧運夢拼命的日日夜夜都不算什麼,奧運前夕受傷,希望破滅時的心痛,不服輸重新挑戰命運的鬥志,都不值一提。為什麼?
他説,“體育精神還不就是一個拼嘛,一個堅持嘛,大家都是一樣的。”
奧運後的“無所適從”,他成了男舉最被忽視的一人
倫敦奧運會上,在中國男子舉重隊連續戰敗的情況下,林清峰心裏堵著一股勁兒。最後他頂住壓力,拿下金牌的那一刻,讓無數中國觀眾感到自豪。接受採訪時他説:“我要守住陣地,今天我就是來復仇的!”一句豪言壯語驚呆了眾人。當時的林清峰腦子裏並沒有個人奪冠時的激動和感動,他的心情還一直停留在前幾天兩個隊友失利的狀態下,最強烈的感受其實是“解恨”。
“當時自己都蒙了,什麼都沒想很冷靜,但是很有激情,上去就舉。一開始以為拿了冠軍肯定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是那晚最大感覺其實是解恨,你們大家都説舉重沒戲,但是我終於拿冠軍了。”
拿到冠軍後,林清峰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家境本來不好,奧運冠軍一下子就改善了他的家庭狀況,父母不再需要辛苦上班打工,想去哪玩林清峰都可以實現,想做什麼,也都可以支持。但是奧運冠軍帶給林清峰的影響並僅僅只是物質生活的保證,更多的是對他心態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可能沒有物質生活來得自在。
“拿到冠軍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整個人不知道在幹嘛,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我回憶不起來自己在做什麼。心態上,找不回來自己。”
林清峰的舉重冠軍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剛接觸舉重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成績,甚至曾經被省隊兩次退回,“當時非常不把自己當回事,能舉得動就舉,舉不動就算了。但是現在有了這些光環以後,就不是這麼想的了。”之前心態上非常簡單的林清峰,考慮的很少,拿了奧運冠軍後,每次上臺比賽,林清峰心裏都會有隱隱的壓力:我是奧運冠軍,大家都看著我的成績。甚至在訓練時,每次成績不好,都會質疑自己。
林清峰頭上的光環就像是一個緊箍咒,奧運冠軍這個名號就是咒語,每每提到一次,頭上的光環就收緊一次。對自己不斷提高的要求,加上領導教練日漸上升的期望,給原本桀驁不馴的林清峰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慢慢的,當他在集中精力訓練的時候,便一頭鑽進去,他變得非常孤僻,誰都不理。
“當我投入訓練的時候,我完全不在乎身邊人的感情,什麼人情世故,我都不管,什麼人我都不想跟他們説話。”
和隊友之間的冷漠,不是因為林清峰生性冷酷,只不過日復一日重復的訓練,對自己極高的要求,以及來自各方的壓力,突如其來的冠軍和光環,讓這一個原本簡單的大男孩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保持自己的成績。
林清峰懂得,這樣的生活很孤獨,什麼心事都得自己扛,“但是誰叫你要一個人堅持一件事情,”他帶著些許苦笑説。果不其然,2016年的全錦賽前,一心奔著第二屆奧運夢的林清峰,被突然的腰傷一下擊倒。
錯過裏約,不能全怪傷病
在準備舉重全國錦標賽的前一個月,林清峰在備戰時,腰傷加重。“那一刻,感覺心好痛!”林清峰現在笑著回憶,“好想回家睡覺,一點都不想繼續呆在訓練隊,太難受。自己給的壓力,別人給的壓力,每天這麼辛苦訓練,一直堅持到現在居然腰傷。”但是受傷後的林清峰並不想放棄,臥床三個禮拜,在最後的節骨眼上決定再去拼一把,不給自己留下遺憾。“拼得成就成,拼不成就算了。當時教練説,要不要給我頒發一個最佳拼命三郎獎。”現在的林清峰説起這些都是笑盈盈的,好像當時的拼命,心痛,打擊和落差,都不值得一提。
但是林清峰並沒有把錯失奧運的原因全部歸咎於運氣不好受傷,他非常理智的分析自己長期以來的備戰狀況,不隨便給自己找理由:“這次沒去成裏約,腰傷是一個,還有就是你在努力的時候,別人也在努力,在今年這個時機,可能我不是最強的時候,別人的狀態比我好,別人就上了。並不是簡單傷病這個藉口。平時備戰時,可能對自己的約束不強,沒有跟上節奏。到最後臨近比賽,臨陣磨槍,太逼自己才會受傷,所以才失敗了。”
“我很想去裏約,不然也不會堅持,其實當時腰傷時就應該放棄了,但是為了奧運會還想再拼一下,這樣等了四年的機會不想輕易錯過。”
暫離國家隊,孤僻的他也學會了笑
“你看我現在什麼性格?開朗嗎?我覺得我一點都不開朗。”這個今年27歲的大男孩靦腆的笑了,他現在的狀態與之前所提到的“冷”一點都聯繫不起來,這種性格轉變,被他自己歸咎於“不訓練的時候,整個人都變了”。當時受傷時,林清峰內心非常不能接受,修養後再次訓練,每天還是擔心自己的腰傷,雖然練得比別人多,但是並沒有能夠改變結果。
“只能接受現實。當時結果出來後,忽然一下,我整個人都輕鬆了,沒希望了,反倒輕鬆。”
從全錦賽退賽後,林清峰暫時離開國家隊,回家休養。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整個人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現在不怎麼訓練,什麼話都能説了。溝通能力特別強!”
其實從拿到奧運冠軍之後,這種心理壓力就給林清峰再次衝擊奧運會,埋下了隱患。雖然技術上達到了奧運冠軍的標準,但是心態並沒有跟上,他還沒有準備好承擔世界冠軍的角色,這個光環讓他無所適從,在之後的訓練上,臨場發揮上,都有了一定的負面作用。
倫敦奧運會上那個單純而努力的林清峰,腦子裏什麼也沒有,他不會擔心自己成功或失敗的後果,他只想著要給中國隊拿下金牌,爭回一口氣。他冷靜,穩定,思維清晰,目標明確,那是他最好的狀態。現在的林清峰,嘴裏最喜歡的口頭禪就是“小事!”,就好像經歷了挫折之後,他又找回了原來的平靜,曾經的榮譽、鮮花、金錢也都跟著變“小”了,愛笑、敢説,他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
89年出生的林清峰今年已經27歲了,四年之後下一屆奧運會開始的時候他已經31歲了,他説,冬訓開始後他還會回到國家隊,待到林清峰再度回歸之時,他會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嗎?
“舉重這個東西,17年了,好久沒練,你會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