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拔罐成國外流行 美國選手買罐“自拔”
昨日,裏約奧運會男籃小組賽,中國隊不敵法國隊。但在比賽中,中國隊隊員周鵬身上的“神秘圓印”引起外界注意,其實那些圓印是他拔罐後留下的。
在此之前,美國游泳名將、“飛魚”菲爾普斯在裏約奧運會上續寫傳奇的同時,已為古老的中國“拔罐”技藝做了一次推廣。他身上一圈圈黑紫色的拔罐圓印成為“神秘符號”,有人以為是他玩彩蛋射擊時留下的,甚至認為他被巨型章魚襲擊。更直接的效果是,隨著外媒對這些神秘符號“解密”的報道出現,拔罐器材也引起熱銷,更多人嘗試著去了解和接受這種古老的中國醫療技藝。
本專題撰文
廣州日報記者 李斌
美國選手15美元買罐“自拔”
菲爾普斯在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賽獲得個人奧運會第19枚金牌後,成功將人們的目光引導在他身上的神秘符號上。面對一群好奇的記者,菲爾普斯介紹了拔罐療法的好處。“我拔罐子有一段時間了。比賽之前我覺得身上有點酸痛就拔了一次,但我身上從來沒出過這麼黑(紫)的印。”他隨即指著自己肩膀的印記,“這裡正是我身上傷痛最厲害的地方。”
菲爾普斯這樣展現了拔罐的妙處,外國媒體隨後進行了更深入的挖掘,結果令人意外,有許多運動員都在接受這種拔罐的療法。拔罐在國外體育圈的流行被認為是由娛樂圈帶動的。在菲爾普斯將拔罐塑造成“網紅”之前,演員格溫妮絲·帕特洛、詹妮弗·安妮斯頓、歌手賈斯汀·比伯就曾曬出拔罐照片。
25歲的美國體操運動員亞歷克斯·納杜就是其中一位。他在2014年到中國參加南寧世錦賽期間,在朋友的帶領下接觸了拔罐療法,結果第一次就讓他感覺效果很棒。拔罐也成為納杜在比賽訓練後恢復的法寶。上周納杜在社交網絡上就曬出了自己拔罐後的自拍照片。在接受《今日美國》採訪時,納杜認為拔罐是自己保持健康的秘訣。他介紹稱自己的拔罐工具是在電商亞馬遜網站花費了15美元買來,“這錢花得太值了!” 納杜説。實際上針對專業運動員的肌肉恢復療法並不少,但在美國的醫療環境下,僅使用15美元就做到這些,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是我至今獲得的最好緩解疼痛方法,它徹底從痛苦中將我解救出來。”納杜説。此外,白俄羅斯游泳運動員帕維爾·桑科維奇在社交網絡感嘆:“這是一個偉大的恢復工具。”
海外拔罐器材銷量暴漲20%
拔罐涉及的中醫理論太過於深奧,“陰陽平衡”、“扶正祛邪”等詞語已讓他們一頭霧水。但外國運動員發現能夠通過拔罐進行更好的恢復和緩解疲勞,這些直接效果比理論更吸引他們。拔罐成為新“網紅”後,海外拔罐器材在3天時間裏銷量上漲了至少20%,而申請拔罐許可證的醫療專業人員人數增加一半。
拔罐療法已引起外媒的巨大興趣。英國《衛報》引用一家俄羅斯電視臺在談到菲爾普斯拔火罐時的話:“跟隨著好萊塢明星們的趨勢,這一方法也被運動員們採用。根據他們的説法,這種理療方式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身體整個的健康狀況,肌肉能夠更快地得到恢復。”該電視臺語出驚人:“那也就是説,這種治療的實際效果,在很多方面和服用米曲肼沒有區別。”英國廣播公司專門做了一期節目解釋這些神秘圓印。來自路透社的記者則研究了拔罐的功效,認為拔罐能夠清除毒素、促進血液流動、緩解酸痛,甚至還能治失眠。
菲爾普斯已參加五屆奧運會。讓人不得不感慨,如果20年前他就以一身拔罐印記出現在奧運會賽場,那麼2001年也就不會有鄭曉龍執導的電影《刮痧》出現。那部由梁家輝、蔣雯麗主演的電影令人印象深刻:一個中國古老的刮痧療法引發中西方文化的劇烈衝突。15年後的今天,當拔罐這種古老的中國療法以如此迅猛的方式出現在西方普羅大眾面前時,人們可以看到西方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受程度已大有改變,這何嘗不是減少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誤解”的好事。
桑雪:
2000年悉尼奧運會跳水女子十米臺雙人冠軍
跳水力量訓練是怎樣的?
跳水看著好像挺簡單,其實跳水運動員的力量訓練要求是非常高的。每天早上,運動員可能五六點就要起床,起來就先慢跑,然後拉韌帶,接下來花大量時間進行力量訓練和專項訓練。比如星期一三五練腿部力量,二四六就要練腹肌力量,星期天練綜合力量,有時候一天的訓練結束後,還需要加練來鞏固。 金牌運動員離開賽場要經歷怎樣的調整?
我覺得高水準運動員跟所有人一樣,都需要在這種時候能學會回歸真我,學會安靜和思考。結束運動生涯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可能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尤其心理上會出現很大的落差,但總能克服的。
(廣州日報記者 許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