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體育>>正文

中國體操緣何步履蹣跚 缺少"定海神針"是主因

2016-08-16 15:23:5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位中閣

  裏約奧運,對跑體操的中國記者來説,恐怕是最失落的一屆——男團,無金;女團,無金;吊環,無金;平衡木,還是無金。所有的傳統優勢項目,全栽了。

  體操項目行將結束,中國男女隊交上的是一份僅得2銅的成績單,自1984年中國回歸奧運以來很可能將首次面臨“無金”局面。昔日的金牌之師、體操強國,如今顯得無比尷尬。墜落力度如此之大,不禁要讓人問一句:中國體操怎麼會表現這麼差?

  沒了定海神針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體操最慘的一屆奧運。不妨看看他們此前的輝煌:1984年洛杉磯,5金;2000年悉尼,3金;2008年北京,9金;2012年倫敦,3金。即便相對較差的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也至少有一塊金牌入賬。

  導致目前無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裁判對中國選手的打壓,新科世錦賽冠軍范憶琳竟然無緣高低杠決賽;比如國際體操聯合會有意搞“平衡”,目前的11枚金牌被多達7個國家瓜分。還沒站上賽場,就已困難重重。

  但應該清醒地看到,與其一直抱怨裁判打壓,不如直面技不如人。目前的這支中國體操隊,確實沒有世界頂尖的一流高手。而最大的問題則在於,無論男隊還是女隊,都缺少一名全能型領軍人物。

  很多人或許早已經預料到了這種局面,因為這是一支無比“幼稚”的中國體操隊。所有參賽選手中,只有張成龍一人有過奧運會參賽經驗,其他人全都是“新兵”。偏偏張成龍還不是全能型選手,他的強項只有單杠。至於女隊,全部以“小花”擔綱,更加不用説。

  體操項目本來就有極大的偶然性,這樣的人員結構,使得中國隊的年輕隊員在場上遭遇逆風時,心態容易出現波動,從而影響技術動作的正常完成。眾人合作的團體賽事尚且無法奪金,遑論個人出戰、無人相助的單項賽事了。

  通俗點説,現在的中國體操隊缺少的就是“壓陣”的全能型大角色。看看對手,日本的內村航平、美國的拜爾斯、俄羅斯的穆斯塔芬娜,往那一站就讓人覺得霸氣側漏。

  下屆東京奧運會上,體操團體項目的賽制將再次做出巨大的改變,參賽人數將由現在的5名減少到4名,這給中國體操隊帶來的挑戰無疑是更加巨大的。新賽制對於參加團體的運動員全面性要求更高,中國隊如何應對?

  偏科怎能考好

  隱患其實早已埋下:從2009年倫敦世錦賽開始,中國選手一直遠離國際體操比賽全能前三名。問題來了:中國體操的全能型人才為何如此匱乏?

  缺少,是因為不重視;不重視,是因為沒好處。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內,在金牌戰略的指引下,體操中心就制定了只要單項金牌、放棄全能和團體的思路,一度成為中國體操隊發展的主導戰略,因為培養單項冠軍相比要容易得多。各個地方隊也紛紛效倣,而這也被一些專家視為“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

  要出全能型人才難,這誰都知道。練全能,精力花得多、練得苦,到頭來還很可能吃力不討好。體操項目一共14塊金牌,除了男女團體、男女個人全能,還有10個單項。在全運會上,單項能搶一塊是一塊,練全能幹什麼去?這樣的功利思想,導致單項選手像韭菜一樣冒出一茬又一茬,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但全能型人才卻變成了“大熊貓”,幾乎十年二十年難一遇。

  可體操畢竟是一個綜合性基礎項目。能讓籃球運動員只練投籃嗎?能讓足球運動員只練射門嗎?能讓乒乓球選手只練發球嗎?這些當然都行不通。那體操怎麼就行?一名在現場觀看比賽的體操界名宿便指出:“奧運會就像是大考,一個個都嚴重偏科,能考得好嗎?”

  從目前的中國體操隊來看,男隊的張成龍即將退役,而女隊也沒有特別頂尖的冒出。可以預見的是,敗走裏約之後,中國體操隊的復興依然前路漫漫。此時此刻,真是讓人無比想念楊威、鄒凱。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