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滾動>>正文

狹路相逢勇者勝 女排精神激勵中國軍團砥礪前行

2016-08-19 13:18:08|來源:中新網|編輯:張長慶

  中新網裏約熱內盧8月18日電 狹路相逢,依然是勇者勝。兩天前以3:2逆襲衛冕冠軍、東道主巴西後,中國女排18日在半決賽中面對“苦主”荷蘭隊,再次釋放“洪荒之力”,最終以3:1艱難實現“復仇”,時隔12年後再進奧運決賽。中國姑娘再次用汗水和拼搏,向世界詮釋“女排精神”。

  被稱為“荷蘭閃電”的對手讓中國女排開局不久大比分落後,穩紮穩打的中國姑娘以頑強拼搏1分1分“咬”了上來,最終以2分優勢拿下第1局。此後兩局雙方拼搶激烈,各下一城。贏了第3局的中國隊在第4局一鼓作氣,最終再以2分的微弱優勢戰勝對手,闖入決賽。

  賽後主教練郎平直呼自己也快受不了了,這麼激烈的比賽不多見,賽前她對隊員説打一分賺一分,中國女排是最堅強的,“我們一起頂”。郎平,無疑是“女排精神”的最佳代言人,正如有評論所指,“有郎平的地方,就有奇跡”,三十年了,沒有誰比曾經的“鐵榔頭”更能代表“女排精神”這四個字。

  兩天前中巴間的一場不是決賽勝似決賽的比賽,讓中國女排時隔8年後,再次回歸奧運四強。

  背水一戰的中國女排先失一局後逆轉“拼”下巴西。賽後“女排精神”歸來、又見“女排精神”等內容見諸報端、網絡。中央電視臺“名嘴”白岩松評論説,“勝利是成功之母”,指的是永遠要記住女排是冠軍的隊伍,冠軍的勝利基因是可以遺傳的。即便跨越千山萬水和歲月,但是這種敢勝利、能勝利,即使輸也要輸得漂亮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冠軍。

  對中國人來説,這種精神早已超越體育範疇,成為一種情結一直鼓舞著國人士氣。上世紀80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起步的中國百廢待興,“鐵榔頭”郎平等一批女排隊員以“團結奮鬥、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登頂世界之巔,成就五連冠輝煌。

  與時代發展“合拍”的“女排精神”,成了“拼搏奮鬥”的代名詞從體育界走向各行各業。“女排精神”不僅是那個時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口號標語,也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激勵著國人砥礪前行。

  作為中國三大球中唯一奪過世界冠軍的女排,承載了我們內心太多的光輝記憶。裏約奧運賽場上,再被寄予厚望的女排此前卻步履艱難,小組接連輸給荷蘭、塞爾維亞與美國,排名小組第四。

  本屆奧運會上,此前步履艱難的項目並非只有排球。中國男籃五戰全負提前告別裏約;體操隊遭遇滑鐵盧,零金牌成奧運歷史最差戰績;曾“笑傲江湖誰羽爭鋒”的國羽女雙未進決賽,創奧運歷史戰績最差……

  目前賽程早已過半,接近尾聲。在俄羅斯軍團實力“弱化”的背景下,目前中國以兩金之差位列金牌榜第三。從中美頭名之爭到中英榜眼之爭,餘下奪金點不多的中國軍團,金牌榜排名可能會創近幾屆最低。

  女排精神歸來,無疑為繼續參戰的中國軍團注入一針“強心劑”,激勵著其他運動員拼搏到最後一刻。奮力一搏,哪怕是輸也無怨無悔。

  今天,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早已不需用金牌向世界證明什麼。國人對金牌的心態也日趨看淡,但拼搏奮鬥背後的“精氣神”,卻是我們的社會之需,從未過時。這種凝聚洪荒之力的精神力量,必將鼓舞億萬國人砥礪前行。(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