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閃耀裏約奧運賽場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琦):菲爾普斯、博爾特、美國男籃、李宗偉、林丹、郎平、劉國梁、傅園慧,在裏約的滿天繁星中,他們是最亮的幾顆。奧運會成就了他們,也通過這些超級巨星,讓這瓶百年老酒得以香飄四海、歷久彌新。
2016年奧運會辦的成功嗎?這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裏約泳池中的一條魚,跑道上的一束光,卻足以令其載入奧運史冊。菲爾普斯在他的第5個奧運之旅拼下5金1銀,以總計23枚金牌、28枚獎牌成為奧運史上獲得金牌和獎牌最多的運動員。31歲的“飛魚”並不算老,但別再有幻想了,裏約就是他的絕唱。“我不會再遊另一個4年了,我説到做到。在這項運動中我已經用心做了所有的事,我遊了24年了,很高興看到一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如同“飛魚”,“閃電”博爾特也將北京、倫敦的瘋狂延續到了裏約,在完成現代奧運史上首個100米+200米三連霸後,他的奧運金牌數已增加到8枚(可根據4×100米接力結果調整)。同時,像菲爾普斯一樣,29歲的博爾特也多次流露出激流勇退的想法。200米是他最喜歡的比賽,他本想在裏約挑戰一下19秒大關。在拿到金牌後,“閃電”説他累了。“我想跑得更快一些,但是我的腿不聽使喚,有點累了。雖然沒有創造世界紀錄,但是贏得金牌我已經很高興了。”
能將北京和倫敦的香火延續至今的,還有美國男籃。在“夢之隊”群星中,奧運“四朝元老”安東尼是當之無愧的領袖,他隨美國隊經歷了2004年奧運會和2006年世錦賽的慘敗,以及接下來的奧運兩連冠。“我從2004年便加入了這支隊伍,經歷了低谷,也體驗了輝煌。能代表美國第四次征戰奧運會,這是我的榮譽。作為球隊領袖,我希望能帶隊再次贏得金牌,同時享受過程,享受奧運。”
在奧運會前一篇關於超級明星的預熱文章中,國奧會官網曾將林丹和菲爾普斯、博爾特並列在一起。雖然“超級丹”沒能像後兩位那樣圓滿謝幕,但他與李宗偉的37次對決足以寫入奧運傳奇。羽毛球男單半決賽後,兩人互相恭喜:33歲了,我們依然還行!林丹説:“能打到這樣的競技狀態,我們過去4年都投入了更多努力。畢竟,我們不再是二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我為我們的表現感到高興,祝賀李宗偉獲得勝利!”
李宗偉説:“全世界都在看這場比賽!我和林丹在33歲的時候還能打進奧運會四強,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事。我想感謝林丹,他是我最偉大的對手!”
每屆奧運會總有幾位“不老傳奇”如期而至。在裏約女子體操跳馬決賽中,我們又見到了丘索維金娜,41歲,第七次踏上奧運賽場!雖然烏茲別克斯坦老將最終僅名列第7,但她的比賽感染了現場的每一個人。巴西體育電視台資深主持人羅貝托説:“她的精神讓體育變得美麗,更給體操項目帶來無限可能,40歲不是體操的年齡極限,而且還能達到高水準競技狀態。她為每一個人給帶來鼓舞。”
在裏約,有兩位教練也收穫了超高人氣和地位。雖然中國軍團本屆奧運狀況頻出,但再次包攬4金的乒乓球隊扮演了定海神針的角色。作為總教練,劉國梁在男乒奪冠後長出了一口氣。“中國乒乓球壓力是最大的,因為大家每人説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一篇文章寫憂患,全是自豪的驕傲的,無敵的,你知道是人都會犯錯誤,奧運會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只不過我們更加謹慎,我們做到了,個中艱辛只有我們自己了解。”
除過硬的成績外,劉國梁和孔令輝近30年的兄弟情也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家紛紛感慨: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與你一起慢慢變胖!
另一個超級教練,當然是郎平。在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殺入奧運決賽後,郎平紅著眼睛説:“賽前我跟大家講,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中國女排是最堅強的,我們一起頂。我們一分一分的頂,咬著牙的頂,反正得殺出一條血路來,你死我活的,我覺得大家今天頂得特別棒。”
巨星都是歷經時間考驗的,巨星也是會老的。在恭送“飛魚”們的同時,我們也尋找著他們的接班人。比如穆雷,這位英國人成為奧運網球單人項目首個衛冕成功的球員。裏約網球賽事爭議頗多,由於沒有獎金和積分,賽前男子職業網壇排名前10的球員中有5人退賽。談到自己為什麼要堅持出賽,穆雷説:“我打球是出於熱愛,而不是為了錢,在這樣一個盛大的舞臺為金牌而戰,這是一段神奇的經歷,能站上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對我意味著很多,我很驕傲。”
此外,19歲的萊德基也是未來巨星的候選,她在泳池中獨得4金、1銀,是美國泳軍稱霸裏約的另一大金庫。
移動互聯網時代,奧運賽場還誕生了一些另類超級明星。傅園慧眼下不僅國內人氣火爆,還通過社交網絡紅到了海外,4×100米混合泳接力賽後,挪威電視2台攔下了傅園慧,問她為什麼總是那麼開心,小女孩説:“因為我總是很容易滿足。我覺得這個世界其實相對來説不好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積極樂觀的人,而不是被這個世界所影響。我只希望大家能在開心的時候就説出來,讓大家分享你的開心,這樣我覺得世界上能夠更加充滿快樂。”
轉發和評論量在自媒體平臺居高不下的,還有跳水池邊秦凱向何姿的勇敢一跪。這溫馨的一幕表達出的,是更加個性的明星,更為開放的中國。奧運會獎牌已不再是明星的全部,也不再是中國人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