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登奧運會巔峰 回顧郎式傳奇
裏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以3比1逆轉戰勝塞爾維亞隊,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登上奧運會巔峰,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到了本屆奧運會最後一塊、也是分量最重的金牌。從2013年亞錦賽的第四名到2014年世錦賽的亞軍,再到2015年的世界盃賽冠軍,再到奧運會冠軍,郎平又一次率領中國女排走出低谷、登上巔峰,她也寫就了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國際排聯昨天確認,由於郎平在1984年以球員身份奪得洛杉磯奧運會的金牌,同時在2016年又以教練身份率隊獲得裏約奧運會冠軍,使得她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位女性“雙料冠軍”。
藝術地指揮著
在奧運會一系列的比賽中,郎平在關鍵時刻多次神來之筆一般的換人調整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對此,郎平表示:“所有的調整都是基於對隊員的充分了解。換人不能想萬一怎麼樣,換她上就必須要相信她。”
當被問及在小組輸了三場球之後,如何對全隊進行調整,郎平直言:“我還是相信自己的球員有水準,只是沒有打出來,小組賽在場上打得不夠堅定,可能當時給自己樹立的目標太高了,沒有完全集中精力。所以,我們必須耐心等待,我也給了隊員們很多啟發,包括告訴她們,過去老女排以前遇到的很多困難,希望每個運動員精力集中,打好比賽的過程,打出自己的風格和水準,只要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水準,是什麼樣的成績就是什麼樣的成績,所以後面做得比較坦然。”
“麻木”地高興著
奪金的一刻,郎平並沒有歡呼雀躍、忘情慶祝,她説:“當時就很放鬆,覺得終於打完了,這個結局非常完美。我沒有力氣去蹦、去跳了,當然心裏也非常高興,只是有一點不太相信真的結束了、真的贏了。這個場面我作為運動員也經歷過,我也不覺得陌生,而且我也帶領不同的隊伍進入過決賽,一般到了後面就比較麻木了。”
談及奪得這枚奧運會金牌的感受,郎平表示:“過去四年裏,我們一直在非常負責地完成每一天的訓練,我們能夠一步步走到今天,金牌是我們全體人員付出勞動之後才獲得的,非常感謝他們。還要感謝國家體育總局一直以來給中國女排的關心,全社會很多方面對中國女排的關注,感謝所有球迷。無論在女排處於順境還是低谷的時候,大家一直相信我們、一直鼓勵我們,媒體也非常偏愛中國女排,正是有了大家這種支持,才使得女排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一直往上走,作為排球人士,我們感到非常幸運。”
“咬牙”的決定
回顧自己的排球生涯,郎平表示:“打球時,隊裏的老隊員把我帶了出來,她們和教練教會了我許多,讓我終生受益。我沒想到自己能當教練,作為一個女性教練並不容易,我獲得了執教這麼多俱樂部的機會,每個團隊都特別好,遇到的都是特別好的人,很支持我,助理教練也做了很多工作……運氣比較好吧。走這麼遠不容易。”
2012年,中國女排陷入低谷。當時中國女排主帥一職空缺半年之久,各界紛紛呼籲郎平回歸。提起剛接手中國女排時的情況,郎平笑著談起了當時自己的糾結:“我做事不考慮結果,接手女排前,還是猶豫了很久,我如果答應接了,肯定會拼命把這個隊帶好,猶豫到最後時刻才做出了這個決定。”對於中國女排當時的情況,郎平表示:“全隊處在新老交替的困難時期,當時隊裏也沒有什麼新秀,我最後一咬牙一跺腳,上吧。老女排那一批人已經只剩我了,目前,國內能挑大梁的也只有我。那就站好最後一班崗吧。”
可愛的家人
郎平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而她也深知自己虧欠家人的太多了,“有一次我帶隊回家打比賽,回去住了一晚,母親説我回家就跟住酒店一樣,住一晚上就走了。沒有人照顧她,只能在家裏裝了一個緊急按鈕,鈴就放在鄰居家。想到她一個人在家沒人陪,我心裏特別不舒服,這個女兒挺不合格的。雖然事業成功,但我對家人虧欠得太多,回去後就想更多地陪伴家人。”
今年年初,郎平喜結良緣,但談及自己的丈夫,郎平直言:“我結婚之後三天就帶隊訓練了,這結婚和沒結婚是一樣的。我每天都住在隊裏,丈夫王先生非常支持我,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我非常多的鼓勵,這就是親情的溫暖。”郎平還説到了自己女兒:“她在小組賽期間來到裏約看我,但正趕上我們小組賽輸掉的那三場球期間,所以我跟她説‘你來看媽媽,媽媽心裏很高興,但現在這個階段真的沒什麼心思和你聊天’。女兒也很理解我,一直在給我加油,家人的支持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未來的長路
奪得裏約奧運會冠軍,很多人認為中國女排重返巔峰,即將進入輝煌時代,對此郎平則説道:“在這一次比賽中,我們後面幾場打得比較好,但不能説一次比賽的冠軍就説明我們如何如何了,我們在技術方面還有很多不足,有繼續提高的空間。我們有很多年輕選手,還有很多路要走,世界排壇的格局是各隊實力非常接近,這次奧運會我們在後面發揮比較好,比較幸運拿到了這個冠軍。”
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路戰勝曾經擊敗過自己的對手,拿下奧運會冠軍,女排精神又一次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郎平是女排精神的締造者和傳承者,她也説道:“女排精神就是一種團隊精神,遇到困難永不放棄。我們的實力沒有説能戰勝每一個對手,哪怕我輸給你,也要把水準打出來。我跟隊員們説,如果這場球我們打得非常好結果輸了,説明對手水準比我們高,要跟她們學習。場上要互相理解、包容,相信隊友,有些場次我們12個人都上了,就是大家互相彌補,一個人出了問題,一定會有其他人來幫她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