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12個場館位於北京 11個為北京奧運"遺産"
2022年冬奧會25個場館建設將最大程度利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遺産,並對賽後利用提前規劃,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冬奧場館建設、使用和賽後利用整個階段。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冬奧組委獲悉,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等場館將再次服務冬奧會。水立方將搭建可拆卸冰場,作為冰壺場地的改造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中,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賽後水立方將在冰水兩種活動場地之間自由轉換,讓公眾盡享兩屆奧運賽事的成果。
九成北京冬奧場館係奧運遺産
據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部桂林處長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遺留的90多個奧運場館,目前整體利用狀況良好。大型場館如鳥巢、水立方等每年80%以上的時間都在進行文體、演出活動,利用率之高,國際罕見。
2022年冬奧會25個場館中,12個位於北京賽區,其中11個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遺産”。鳥巢將用作冬奧會開閉幕式場館;水立方將舉行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五棵松將舉行女子冰球比賽;國家會議中心則會繼續作為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使用。
同時,張家口地區的場館建設也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其中,滑雪公園場地充分利用雲頂滑雪場現有的賽道、雪道、造雪設施、蓄水池等設施,不僅節省成本,而且這些設施的改造升級,對滑雪場賽後繼續使用也大有裨益。此外,媒體、官員、運動員接待酒店等服務設施,也充分利用雲頂等雪場周邊酒店,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這些服務”。
賽後利用率決定新建場館為臨時或固定
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設計建造時已經充分考慮到賽後利用的問題。一些專業性強的場館,如自行車場、射擊館,規劃時就結合國家運動員訓練基地來選址建設,會後繼續服務於國家隊訓練和比賽。而英東游泳館、月壇體育館等場館賽前使用效率已經很高,會後繼續向公眾開放。此外,一些“冷門”項目場館如棒球館則設計為臨時場館,賽後進行了拆除。
冬奧會場館建設也將繼承這一理念。國家速滑館是北京賽區唯一一座新建競賽場館,場館選址于2008年奧運會曲棍球場和射箭場這兩個臨時場館的原有場地上,不僅對土地實現再利用,而且可以充分使用遺留的市政交通水電氣熱等設施,節省了大筆費用,並與2022冬奧會可持續發展的精神相契合。
同樣,新建場館、設施的永久性或臨時性,主要由賽後利用率來決定。一些高難度項目,如空中技巧、跳臺滑雪等,將與國家訓練基地建在一起,為賽後國家隊的訓練提供保障。一些賽後利用率較低的設施,如大面積觀眾看臺等將建成臨時設施,採用國際租賃方式,用完後方便拆除。
一些群眾參與度高的項目,如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則與旅遊項目組合在一起,如國家速滑館在設計中就對主空間靈活劃分,並做全冰面覆蓋設計,可以提供五種以上冰面使用方式,並能獨立控制空調、制冰系統,為賽後分割利用作好鋪墊。
水立方冰面改造力爭不停業
據北京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冬奧會期間水立方將改造為冰壺場地。如何在游泳池上搭建可拆卸的冰場,改造需要克服冰面品質、空調、燈光和音響等諸多難題。從制冰系統到支撐體系,整個裝置的改造必須要保證冰壺運動中冰面不會出現一丁點位移和變化,不對運動員移動産生干擾,同時還要便於拆卸。
空調系統改造也是一大難題,奧運冰壺場地要求冰面溫度-10℃,1.5米高處為8.5℃,觀眾席的溫度則要控制在16℃-18℃,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冰面品質完美,不能因為觀眾進出對冰面産生干擾。此外,光學和音響系統都要滿足冰面品質以及高清電視轉播的雙重要求。“本著降低一次性投入和長期利用的方向,整個改造投資不會太大,費用遠遠低於新建場館和大規模改造的投入。”
賽後的水立方將在游泳季和冰季之間不斷轉換,成為冰水兩項活動場地。冬季水立方將變身冰場,舉行專業冰上賽事和演出,夏季則還原為水上運動區,讓群眾可以享受到兩屆奧運會的賽事成果。據了解,水立方改造將於明年開始實質性設計和實施,力爭2020年測試賽前完成,改造期間將力爭不影響日常開放。
亮點
鳥巢、水立方、五棵松成為新地標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要場館,鳥巢、水立方、五棵松曾在2008年吸引全世界矚目。如今,這三大場館已成為北部和西部新地標,以另一種姿態站在全世介面前,實現華麗轉身。
據國家體育場總經理助理李質群介紹,鳥巢賽後利用已發展為四個主要業務:旅遊服務、大型活動、商業開發、社會公益。鳥巢目前已經形成集參觀、體驗、商業購物于一體的特色場館旅遊線路。
據統計,自2008年10月開放運營至2015年底,鳥巢累計接待中外遊客超過2600萬人次。同時,滾石三十週年、五月天、王力宏等大型演唱會的上演,又將鳥巢打造成北京文藝界的地標。
通過引入冠名贊助商、承接不同規模演出和比賽、開發主題公園等方式,五棵松體育館用八年時間實現了收支平衡,完成後奧運時代的轉型,成為北京文化體育界的新地標。今年11月,這裡還將建成北京“西部三里屯”,進一步提高商業利用率。水立方在賽後第一時間實現了對外開放,至今已接待1800萬遊客,主辦1000場次的大型活動。
奧運場館變身公眾運動場所
如今,水立方戲水樂園已經成為北京知名的水上娛樂中心。炎炎夏日,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在這裡戲水遊樂。此外,水立方還成立了游泳俱樂部,每年組織20-30余場公眾游泳比賽。鳥巢歡樂冰雪季迄今已舉辦7屆,累計吸引超過140萬人次參加,成為冬季公眾體驗冰雪運動的重要場所。
除了幾大主場館,位於高校內的奧運場館也得到充分運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承擔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羽毛球和藝術體操的比賽。目前,該體育館除了保證學生體育活動、師生健身,以及承辦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招聘會等校內重大活動外,還滿足了周邊社區居民的運動需求,並承接一些大型慶典、商業活動。同樣,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也採取了類似模式,並因此實現自負盈虧,略有結余。
不間斷承辦多項國際專業賽事
在發展文化、商業活動的同時,奧運場館也“不忘本職”,承辦了諸多國際重要賽事,場館設施維護到位,為承辦冬奧賽事活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008年北京奧運結束以來,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北京國際馬術大師賽等國際品牌賽事長期落戶鳥巢,2015年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目光。借此契機,鳥巢鋼結構外立面全部重新噴漆粉刷,跑道也進行了整體更換,並實現了全場WiFi覆蓋。按照目前規劃,2022年鳥巢將會承擔冬奧會開閉幕式、百年慶典等活動。
2022年的五棵松體育館將成為冬奧會冰球比賽的賽場,1800平米的籃球場地屆時也將改造成冰面。其實,早在建造之初,五棵松體育館就已為冬奧會作好了準備,場館地下預埋了從德國引進的制冰系統。因此,此次五棵松比賽場地的改造工程將會小一些,籌備工作將更多轉移到後臺用房、觀眾席和更衣室等配套設施的改造和建設。為給冬奧會提前造勢,五棵松體育館還計劃在主場館東南方向新建兩個冰球場地。
專家觀點
賽後原有業態恢復是冬奧場館設計關鍵
奧運場館賽後利用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此前多屆奧運會均有失敗經歷:1988年漢城奧運會主場館連年虧損,截至2013年,虧損總額已達523億韓元;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花費7.13億英鎊建成的奧運場館現在大部分已經面目全非;悉尼奧運會也沒有真正解決賽後利用問題。
首都體育學院教授、北京體育場館協會副會長霍建新認為,衡量奧運場館賽後利用成功與否,主要看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包括鳥巢、水立方和五棵松體育館在內的北京奧運主要場館,目前都實現了奧運會之前所設想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理念。鳥巢這個月初開始的陽光體育工程,讓10萬名中小學生進入鳥巢感覺北京奧運文化;水立方衍生品的開發也非常到位,而五棵松場館則實現了最大限度的開發運營,帶動了周邊的發展。
霍建新建議,在冬奧會籌辦過程中,可以成立京津冀冬奧會場館聯盟,把專業人士引入場館規劃設計中,通過他們將專業思路帶入冬奧會場館設計建設過程,為以後的運營管理帶來益處。此外,對於2022年冬奧會的場館改建,霍建新認為,場館臨時建築和固定建築的分配和設計是關鍵,需有助於賽後恢復場館的原有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