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有"圈粉"資本 成"網紅"並非壞事

2016-09-14 11:09:42|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劉蒙召

  國乒有"圈粉"資本 成"網紅"並非壞事

  對國乒而言,當“網紅”不是壞事,乒乓球需要更多年輕人的關注,這項運動也需要更大範圍的推廣和更多人的參與。

  擱幾個月前,或許沒多少人能想到,乒乓球能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網紅”運動。這周在四川成都舉行的2016年中國乒乓球公開賽,一票難求,“堪比明星演唱會”,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求票的帖子。國乒隊員張繼科、馬龍、丁寧等人,更是成為焦點人物,成功“圈”了一大堆“迷弟迷妹”。就連退役多年的世界冠軍張怡寧,也三天兩頭攜著“大魔王”的稱號登上社交媒體的熱搜榜。

  乒乓球成為“網紅”運動,離不開上月落幕的裏約奧運會。馬龍、張繼科等人出色的成績、出眾的顏值,吸引了大批粉絲;國乒隊員們在賽場上霸氣無比,到了場下各有特色,他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新聞人物,更像身邊那些有血有肉、有小缺點又令人敬佩的榜樣;而國乒隊員們能在賽場上縱橫捭闔,必然離不開身後那支團結有底蘊的隊伍。成績、顏值、性格、團隊精神……這些都成為國乒“圈粉”的資本。一時間,和國乒相關的段子、漫畫、視頻在網絡上隨處可見。

  對比4年前,更讓人感嘆國乒的“走紅”來之不易。2012年倫敦奧運會後,國乒提出“第三次創業”,目標不再局限于競技成績,而是擴展到乒乓球運動的全面發展和對社會的影響,正如國乒主帥劉國梁所言:“讓乒乓球的社會效益、項目推廣、團隊形象和對整個社會的貢獻等方面提升得更高。”

  如今,變身“網紅”,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當時提出的目標。很多年輕人以“網紅”球員為切口,開始了解國乒,了解這支王者之師的歷史和輝煌,了解這項被稱為“國球”的運動所承載的情感、所釋放的能量。對國乒來説,當“網紅”不是件壞事,乒乓球需要更多年輕人的關注,這項運動也需要更大範圍的推廣和更多人的參與。

  至於成為“網紅”之後,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需要仔細思量。如何帶動更多人喜歡乒乓球、如何提高乒超聯賽的職業化程度、如何提升這項運動在世界範圍內的關注度,這些都是擺在乒乓球項目面前的問題。成為“網紅”固然可喜,然而這只是手段並非目的,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運動本身。以“網紅”身份為新起點,期待國乒接下來的征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