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體育>>正文

朱婷留洋模式僅是個例 體制讓球員難以流動

2016-10-05 11:53:45|來源:京華時報|編輯:趙丹丹

  9月17日淩晨離開北京飛往伊斯坦布爾,朱婷的職業生涯正式開啟。在至今的兩個多星期裏,朱婷逐漸適應了他鄉的環境和球隊的氛圍,而緊張的賽季也即將拉開序幕。

  □留洋

  朱婷出國郎導鋪路

  眾所週知,中國排球運動員想要出國打球並不容易,當初“黃金一代”時期,就有年滿28歲的規定。而今這個規定雖然已經不再被提起,但因為球員的歸屬權在各地方體育局手裏,如果他們不開綠燈,球員也無法留洋。此外,中國球員出國打球需要中國排協開具國際轉會證明,即便有外國球隊真心想引進朱婷,也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朱婷是幸運的,因為她有郎導的支持。確實,在朱婷轉會的過程中,郎平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與中國排協、河南省排管中心的溝通頗

  具成效,為朱婷鋪平了道路。同時,為了給朱婷選擇球隊,郎平也費盡心力。郎平曾經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執教,但目前意大利聯賽的財務狀況不甚理想,因此選擇了土耳其聯賽。朱婷最終選擇瓦基弗銀行也頗有深意,因為郎平曾經在瓦基弗銀行執教,對這個俱樂部的情況非常了解,同時郎平也認可該隊現任主教練意大利人古德蒂的水準,在他的指導下,朱婷的後排技術環節還能得到更多提高。

  瓦基弗銀行方面也非常有誠意,為得到朱婷,俱樂部開出了頂薪,並派人專程來中國簽約。

  □往昔

  進體校前不知排球

  作為中國女排第一得分手,裏約奧運會上,朱婷把自己攻城拔寨的絕活演繹到了極致,被國際排聯評為裏約奧運會女排比賽MVP(最有價值球員)和最佳主攻,成為繼郎平、馮坤之後,中國女排奧運歷史上第三位MVP得主。

  1994年,朱婷出生在週口市鄲城縣秋渠鄉大朱樓村,這位地地道道的農村姑娘曾因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差點在初中時就要走上輟學打工的道路。13歲那年,朱婷在父親帶領下來到了週口市體校,開始練習排球。“朱婷那個時候根本就沒從事過任何體育專項訓練,甚至連排球是啥都不知道,就是個子比較高。”朱婷當時的教練夏陸海回憶。

  發現朱婷這個排球天才之後,夏陸海很快將她送到河南省體校進行更高水準的訓練。在省體校訓練的幾年,朱婷進步神速,加入了河南省隊和國家少年隊、青年隊。

  2013年世界青年(U20)女排錦標賽,朱婷榮膺最有價值球員、最佳得分手、最佳扣球手三項殊榮。

  同年,朱婷首次進入主教練為郎平的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在郎平的指導下,她逐漸成長為國家隊中堅、世界一流主攻手。

  □適應

  生活能力直線上升

  抵達伊斯坦布爾的朱婷,首先是要適應當地的生活。俱樂部給她租了一套三室一廳的公寓,同時也給朱婷配了一輛車,不過朱婷目前還不會開,只能由姐姐代勞。

  姐姐此前曾是英語老師,她的任務一方面是做朱婷的翻譯,同時還要兼任司機和廚師。朱婷到了伊斯坦布爾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姐姐去超市採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和生鮮。朱婷透露,她出國時帶了不少調料,剛安頓完畢姐姐就做好了美味的中餐。

  雖然姐姐可以照顧朱婷的生活,但是朱婷還是很要強,不到兩周的時間已經學到了不少手藝,不但把土豆片切得有模有樣,自己也能做出幾道拿手菜。

  朱婷説,每天訓練完最大的樂事是看看微信,跟朋友們聊聊天,看到那麼人多關心她,她非常開心,“我住的環境很不錯,這個小區人不多,位置很好,而且隊裏的其他幾個外援大多也住在這裡,經常能碰面,大家在一起很親切”。

  □學習

  結合實戰以賽代練

  朱婷在抵達土耳其後兩周多的時間裏,已經參加了三場比賽。據朱婷介紹,土耳其聯賽很強調力量訓練,同時對抗賽很多,幾支強隊經常互訪,打教學比賽。

  對於朱婷而言,這個賽季的賽程並不輕鬆,以往在國內,聯賽只有20場左右的比賽,雖然很密集,但也就是一個階段。

  到了土耳其後,據她初步了解,俱樂部一年要打四五十場比賽,包括本月中旬就要在菲律賓進行的世俱杯,這個比賽也是球隊今年的重點賽事之一。回土耳其後的10月底,土耳其聯賽又要開始,一週雙賽。這個賽季,很多球隊都聘請了優秀的外援,比如伊薩奇巴希擁有俄羅斯主攻科舍列娃、塞爾維亞接應博斯科維奇和巴西副攻塔伊薩等高手,費內巴切也有金延璟等幾名球星,競爭非常激烈。同時,作為上賽季的聯賽冠軍,她們還將參加這個賽季的歐冠聯賽,如果打到決賽階段,也要經歷十幾場比賽。

  這個賽季瓦基弗銀行依然很被各方看好,不只是因為他們簽下了朱婷,美國主攻希爾、荷蘭接應斯洛特耶斯和塞爾維亞副攻拉西奇也在隊中,加上幾名土耳其國手,確實實力超群。朱婷最近和這三名外援也越混越熟,沒事就一起吃飯,“相對來説我覺得在這個隊伍大家都比較開放,可能在國內有些隊員會比較內斂、含蓄,但是這邊好像都是特別開朗,所以大家玩得很嗨”。

  □觀察

  留洋難關鍵在體制

  這段時間,朱婷出國打球事情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她在土耳其的消息也不斷通過社交平臺傳回國內。假如能有更多的球員走出去,到土耳其這樣真正的職業聯賽去錘鍊,必定能推動中國排球更快發展。然而事實上,這種可能僅存在於理論上。

  職業聯賽的標誌是球員的流動,目前的中國排球聯賽連半職業都算不上,因為球員的流動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能流動的基本都是一些本隊用不上的球員,而真正高水準的球員,即便有價也是無市。

  還是那句話,體制原因使得球員的歸屬權在各省級體育局,原則上體育局沒有意願將自己的球員交流到國外——明年是全運會年,各體育局還指望球員為他們的政績奮鬥,即便國外俱樂部給再高的轉會費,對於省級體育局這樣的機關來説,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因此,朱婷模式只能是一個個例,畢竟一方面她的實力超群,各方都要考慮如果阻撓她出國打球所造成的輿論壓力,另一方面她的確有“貴人”相助。

  中國球員真正出國打球的契機也許會出現在明年全運會後,希望張常寧、袁心玥等年輕球員也能有機會走出去,豐富閱歷,開闊視野,積累更多的經驗。也許那個時候,朱婷的成功經驗才能幫到她們。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