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硬用鹹菜做燒鵝 與世界名帥仍有差距

2016-10-12 13:03:24|來源:網易|編輯:劉蒙召

  

  國足輸球了,進軍世界盃再次成為奢望,高洪波也辭職了。甩下一句“領導覺得責任在我”,高洪波離開得有點落寞甚至悲壯。從時間順序來講,對高洪波的客觀評價應是先感謝,再才是批評,而兩者並不矛盾。

  中國足協和中國足球至少有兩點應該感謝高洪波,理由一,首次執教國足期間,高洪波率隊終結了國足32年的“恐韓症”,即使對手不是最強陣容,但高洪波還是幫助國足祛除了心魔,樹立了信心,這似乎被不少人遺忘了。

  2009年5月,高洪波上任,首秀1比1逼平德國隊,這也算得上開門紅。隨後,東亞四強賽上3比0橫掃韓國隊使國足結束了32年“恐韓症”,熱身賽上1比0小勝法國隊。期間,高洪波共率隊參加38場國際A級賽,取得23勝11平4負的戰績,勝率高達60.52%,不敗率高達89.47%。國足的排名也從原來的第108位飆升到第69位。

  第二個感謝的理由是,國足帥位成為燙手山芋無人敢接的時候,高洪波立軍令狀完成“二進宮”,並率隊時隔15年後奇跡般殺進12強賽,其實對於現在中國足球來説,能夠站在亞洲最頂級舞臺已經算是成功。

  佩蘭當時留下的爛攤子很糟糕,40強賽處於瀕臨出局的邊緣,出線僅剩下理論可能。高洪波站了出來,他向足協立下誓言,如果3月份的兩場世預賽中無法全取6分,今後將永遠不會再謀求執教中國隊。作為執教中國隊僅僅開價80萬元年薪的本土教練,高洪波為國效力、危難時刻敢擔當的做法令人讚嘆。

  事實也證明高洪波也沒有説大話,二進宮的高洪波率隊4比0橫掃馬爾代夫、2比0完勝卡塔爾,國足搭上了12強賽的末班車,15年後再次站上世預賽亞洲區的最後階段比賽的舞臺,可以説,國足打到這兒已經創造了不小的奇跡,很多人已經記不清國足上一次和真正的日本隊、韓國隊和伊朗隊交手是什麼時候了。至於東亞杯賽和亞洲盃,那些都是日本、韓國二隊甚至三隊的選秀練兵場。高洪波給了國足在亞洲足球最頂級舞臺亮相的機會,只是,雖然實力上本就是12強中最弱的,但足協和球迷還是期盼太多了。

  12強賽之前對於高洪波的兩個感謝是提醒某些人們不要忘恩負義,面對韓國、烏茲別克斯坦、甚至敘利亞,須承認的是,輸球不偶然,中國足球技不如人。但4場比賽下來,高洪波也暴露了用人固執和陣型選擇等問題,業務水準存在差距也是不爭的事實。

  總結來説,批評聲最嚴重的是高洪波在用人方面的固執。任航已經近3個月沒跟隨俱樂部訓練更沒有踢過比賽,但卻打滿了4場比賽360分鐘。0比1主場不敵敘利亞,由於主力門將曾誠受傷,高洪波啟用稚嫩的顧超,用失誤“回報”了高洪波的信任,而對陣烏茲別克斯坦時,經驗豐富的楊智撲出了對方的一個必進球,適時打臉了高洪波。時隔1092天后,重返國足主力的杜威本場比賽的表現也只能用災難來形容。

  其次,高洪波對於三中衛陣型的過於偏愛也是值得商榷的。不可否認,高洪波在國內教練中擁有先進的戰術理念,但想法太複雜甚至是不切實際就不對了。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一名優秀主教練應該是一名懂得變通的廚師,根據手裏的原材料做出一桌好菜,而非硬用鹹菜做出燒鵝的滋味。問題是,高洪波在國足苦苦打造的三後衛體系,和教練組的戰術素養、球員們的踢球習慣、整個中超的戰術氛圍背道而馳。尤文圖斯、意大利國家隊的經典352陣型,建立在非常穩固防守的基礎上,更建立在意大利足球天生注重戰術、意大利球員戰術素養極高的基礎上。

  第三,膽大心細是優點,但搏命冒險就過了。與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高洪波對首發陣容做出了較大調整,對比中敘之戰,國足此役的首發陣容一下子換了7人,武磊回歸鋒線,張呈棟、孫可、蔡慧康、姜寧、杜威登場,而楊智也代替了顧超出任門將。生死戰大面積輪換過於冒進,高洪波可能是對自己之前用人決策的否定,但這對球員的信心和球隊的穩定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最後,高指導臨場指揮的弊病也是顯露無疑。還是以最後一戰為例,孫可意外受傷,高洪波選擇用姜至鵬替代,但是下半場比分落後的情況下,高洪波又用張玉寧換下了替補登場的姜至鵬,這樣的換人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結語:羅列了幾條專業水準的不足,不是要想高洪波揹黑鍋,進不了世界盃是中國足球現狀的真實體現,但現有資源的利用上,高洪波確實與世界名帥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國足球需要找一名高水準的教練,熟稔戰術思想、了解中國足球、選人用人得當、臨場指揮神奇、總有回春妙筆、還能融入中國的管理文化。當然,這個人也確實並不好找。

  高洪波的辭職也許對他是個解脫,足協和球迷也不該忘記他對中國足球做出的貢獻,希望高指導在今後的執教道路上一帆風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