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體育>>正文

體育産業仍處投入階段 近半新三板體育公司虧損

2016-11-16 10:42:31|來源:人民網|編輯:張津銘

  11月14日,國家體育總局在京召開健身休閒産業政策宣貫會暨2016年全國體育産業工作會議。會議透露下一步將配合國家發改委儘快完成國家體育産業投資基金的設立、運營。

  業內分析稱,體育産業潛力進一步釋放且空間巨大,但是産業發展極不平衡,而且目前仍屬於投入階段,想看到産業發展的成果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週期。

  近半新三板體育類公司虧損

  此前,關於發展健身休閒産業的《水上運動産業發展規劃》、《航空運動産業發展規劃》、《山地戶外運動産業發展規劃》相繼出臺,提出到2020年,水上運動産業總規模要達到3000億元;航空運動産業總規模要達到2000億元;山地戶外運動産業規模要達到4000億元。3個規劃所提的産業總規模累計達9000億元。

  體育産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各路資金也忙於佈局,誕生了許多“跨界”的企業,其中不乏上市企業。然而,在剛剛結束的一輪三季度業績報告潮中,新三板體育類掛牌公司近半卻處於虧損狀態,盈利的企業仍集中于體育用品研發、銷售板塊,而大部分賽事運營業務都呈虧損。有業內人士對於體育用品企業的發展也有所擔憂。如標榜 “以體育服飾用品製造為基礎,多種體育産業形態協調發展的體育産業化集團”的産業延伸和升級的貴人鳥,就被業內評價為公司雖多年來一直從事運動鞋服的生産銷售,但是在體育産業運營的經驗和人才儲備上尚不足,同時體育産業投入巨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公司能否成功轉型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而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探路者”)前三季度業績中,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9,950萬元,同比下降約32%;營業收入約170,000萬元,同比下降約12% 。2016年第3季度內,探路者營業收入約61,256萬元,約同比下降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10萬元,同比下降約77%。

  經營自主運動品牌和運營越野賽事的資深玩家“鳥叔”告訴記者,雖然運動服飾利潤比較高,但國內品牌的市場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原因是國內的運動服飾企業暫時無法獲得品牌的高溢價,市場更多的利潤被國外品牌所得。目前中國大部分的賽事公司盈利模式暫時還不是很清晰,因此企業虧損或者難以獲得大規模利潤是現階段正常的現象。

  體育服務業發展仍有瓶頸

  華南師大體科院博導譚建湘教授表示,整個中國體育産業的貢獻主要還是來自製造業,首先是因為近年體育産業發展與國家的産業結構發展步驟一致。根據有關數據,體育製造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是80%,而只有20%來自服務業。其次,體育産業的發展環境不可能因為政策出臺而立即出現改變,所以上市企業的報表也不會在一兩年內突然變“好看”。他認為,目前是企業、資金大舉投資的階段,涉及場地設施、專業隊伍的建設,至少需要5年才能顯現成果。譚建湘稱,服務業在體育産業中的比例可能在2020年突破30%,在2025年接近50%,不過從目前看,服務業發展還是有瓶頸,很多資金在體育産業的投資仍然停留于戰略性投資階段。近期,北方市場的青少年冰上培訓異常火熱,但是否“旺丁也旺財”、能否真正盈利,業內認為還不得而知。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