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國距金球獎多遠? 30年內就可能實現

2016-12-14 10:48:23|來源:新華社|編輯:張津銘

  一年一度的金球獎今日淩晨揭曉,在為C羅憑藉2016年歐冠、歐洲盃兩座冠軍獎盃最終當選歡欣之餘,中國足球的相關話題又成為球迷茶余飯後的談資。那麼,中國究竟距離金球獎有多遠?

  

  C羅奪金球獎

  請注意,這裡説的金球獎指的是《法國足球》雜誌頒發的世界足壇最負盛名、影響力最大的足球獎項,而並非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評選的金球獎。其實和中國的電影人一樣,中國足球人也應懷揣贏得國際大獎的理想。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如果把這個問題理解成中超聯賽何時會引進金球獎得主球員的話,那麼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國距離金球獎已經不遠了。去年冬天,開啟“買買買”模式的中超聯賽成為世界最大“金主”,轉會期各俱樂部揮灑鈔票累計超過3億歐元,馬丁內斯、特謝拉、熱爾維尼奧等國際巨星悉數加盟,讓人們對今年冬天即將登陸中超的諸位巨星充滿期待。近日,英超勁旅阿森納“大腿”桑切斯、韓國國家隊隊長寄誠庸等世界和亞洲一線球星又與中超聯賽傳出“緋聞”,在高額轉會費和誘人高薪酬的吸引下,很難保證梅西、C羅這樣金球級別的球星不會在其職業生涯末段來到中國。如果中超聯賽依然保持“土豪范”,相信十年之內,必有金球得主來投,如此一來,中國就和金球獎實現“零距離”接觸了。

  如果中國球迷覺得這樣與金球相遇不過癮,那麼也不要灰心。還記得1908年提出的“奧運三問”嗎?這三個在當時人們看來幾乎是無稽之談的三個問題,在2008年的北京完成了所有的回答。考慮到20世紀初葉積貧積弱的國情,中國球員距離金球獎或許也不要奮鬥100年那麼久。就算要奮鬥百年,從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算起,到2094年前也應該有中國球員能拿到金球獎了。

  實際上,金球獎或許不用等78年這麼久。去年公佈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要求,“國家男足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進入世界強隊行列”是中國足球的遠期目標。雖然足改方案中沒有明確公佈具體的相關時間節點,但按照推算,實現遠期目標大概會在20年之後。也就是説,中國男足要爭取在2035年左右努力躋身成為世界強隊,一旦該目標達成,隊內應該會有能衝擊金球獎的隊員。按照60年來的歷史規律,德國和荷蘭這兩個足球強國分別各有7人捧回金球,也就是説,成為足球強國後,最理想的狀態下每個國家差不多要等9年才能拿回金球獎,這樣看來,中國人觸碰到金球獎獎盃的年份應該在2044年前後。

  從另一個維度計算,國際足聯官網資料顯示,“足球王國”巴西2014年註冊的球員人數就有210萬之多,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1.04%,未註冊足球人口1120萬人,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5.54%。想要達到巴西的足球人口規模,我國需要註冊的球員人數約為1420余萬人,非註冊足球人口更是要超過7560萬人。按照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的説法,我國期待在2020年擁有2萬所足球特色學校,在2025年擁有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這些特色校預計會帶動5000萬人參與足球運動。如果按此計算,那麼想帶動9000萬人參與足球運動差不多需要9萬所足球特色校,如果足改工作能夠持續、加速發力,考慮到2015年底時全國大概有5000余所足球特色校,那麼中國足球人口就將迎來一段每5年增長40%的高速發展期,到2030年,中國將擁有約8.33萬所足球特色校,在理想狀態下到2031年,中國足球人口規模比例應該和2014年的巴西不相上下,金球獎歷史的60年中,巴西人平均12年拿一次金球獎,以2031年為起點後推12年,中國人會在2043年前後初嘗金球獎滋味。

  按後兩種方式計算,30年內就將有中國球員抱著金球載譽而歸,不過現在看來,這還只是一個大膽預言罷了。

  想讓預言成真,需要學生、家長以及各種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期待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幫中國足球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