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産業呈現勃勃生機 海外收購標的已超200億
2016年,資本熱潮繼續席捲體育産業。以阿裏、萬達、蘇寧、騰訊、樂視為代表的企業巨頭紛紛搶灘體育市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國企業收購海外體育標的的總金額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從年初到年尾,體育産業政策紅利接踵而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重視體育産業發展。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産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促進體育産業發展的國家政策規劃相繼出臺。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的致辭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五大幸福産業”概念,體育與旅遊、文化、健康、養老一起成為未來拉動消費增長、促進消費升級的五大幸福産業。
體育産業是健康産業、綠色産業和幸福産業,與其他産業有高度融合性。5月,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旅遊局簽署了《關於推進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啟動全國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和體育旅遊項目的遴選,探索建立體育旅遊統計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加強體育旅遊從業人員培訓進而提高服務品質。與此同時,《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也提出要與旅遊部門共同研製《體育旅遊發展綱要》,開展全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推介,打造一批體育旅遊重大項目。
在體育産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汽車露營被看做是服務體育+旅遊的一片藍海市場。據了解,日益擴大的需求帶來了政策及資本的青睞。全國各地相繼出臺發展汽車露營規劃,比如,甘肅省計劃在全省實施180個房車露營地項目的規劃與建設;福建省規劃興建100個自駕車露營地……一些大型國企和銀行也在深度介入,比如,中航工業與國家旅遊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自駕車與房車露營旅遊等産業發展;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國家開發銀行甘肅省分行,以及中國鐵建等三家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甘肅省自駕車房車露營地投資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
2016年,北京五棵松的華熙LIVE、上海的萬國體育中心、重慶的際華園等一批以體育為中心的綜合體項目相繼建成或投入建設;以PPP模式新建和改造的體育場館也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
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給冰雪産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萬科雪業並購北京石京龍滑雪場;微影資本投資冠軍冰場;樂視體育聯手黑龍江體育局打造冰雪賽事IP;萊茵體育投資冰雪運動公司……2016年,在滑雪産業鏈上,從雪場建設、房地産開發,到賽事組織、比賽轉播,再到雪具零售、用戶服務,各個細分領域均引發了社會資本的參與熱潮。
當然,在體育産業呈現勃勃生機的背後,也有令人擔憂的短板。隨著人們對體育健身需求的不斷提高,體育産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而一個産業的發展,取決於人才的數量和品質。
“懂體育的卻沒有做過經營,能做經營的不了解體育。”樂視體育副董事長馬國力表示,目前中國體育産業急缺的是操作型人才。
“以前我們做的是體育事業,我們有很多優秀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但是體育産業的複合型人才不足。我們也看了很多項目,但是好項目、好團隊特別難找。”奧運冠軍、體育行業投資人鄧亞萍感慨,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這一字之差也許就差在體育産業上,當下專業人才匱乏是中國體育産業發展過程中一大問題。
在體育産業發展浪潮之下,北京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先後創建了體育商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創設了體育産業MBA班,多家高等院校都已經開始了對體育産業相關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體育産業人才的培養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個過程。
資本涌入、政策扶持、賽事活躍、健身休閒設施建設方興未艾……2016年中國體育産業繼續呈現良好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