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産業>>正文

新消費孕育新動力——冬奧會引爆“白色經濟”

2016-12-23 16:17:25|來源:新華網|編輯:王悅陽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許夢楠)在“冬奧概念”的驅動下,“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正漸漸照進現實。受益於滑雪人口增長的“紅利”,“白色經濟”正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白色經濟”驅動城市旅遊發展

  從北京市中心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路程200多公里,車行約4個小時。進入雪季後的幾乎每個週末,資深雪友周先生都要帶著一家人往返于京張兩地。度一個“白色週末”,成為周先生一家冬季週末活動的首選。

  隨著申冬奧的成功,與周先生有相同週末安排的人越來越多,而這也讓崇禮小鎮越來越熱鬧。“在申冬奧成功後的第一個雪季,崇禮累計接待遊客超過205萬人,人均消費額達到700元,旅遊業帶來的直接收入超過14個億。”崇禮區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毛玉君説。一系列可喜的數字,讓崇禮在申冬奧成功後的第二個雪季前加緊謀劃和建設,以全新的姿態迎接第二個雪季的到來。

  果然,一年後再訪崇禮,“奧運小鎮”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越來越好走了,小鎮氛圍越來越濃了,雪場配套設施越來越先進了,崇禮度假越來越便利了......”不少雪友驚嘆于崇禮一年間的變化。

  自從申冬奧成功後,崇禮就圍繞冬奧概念、冰雪概念深度挖掘。今年2月,結合第一個雪季的豐碩成果,崇禮提出了“旅遊+”的産業戰略:大力發展旅遊相關産業,促進旅遊與其他産業有機融合。毛玉君説,“在‘旅遊+’産業戰略的指導下,崇禮區未來打算引進外資,建立滑雪用品工業園區,從事滑雪裝備的生産製造,加工維護,打造中國‘雪都’。旅遊業的發展增加了崇禮人的就業,讓老百姓的錢包實實在在地鼓了起來。”

  與崇禮一樣受益於冰雪概念的還有東三省。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今年出臺了《關於做大做強冰雪産業的實施意見》,“吉林省將打造‘以冰雪旅遊為核心、冰雪體育為基礎、冰雪文化為引領’的‘3+X’全産業鏈條,大力發展‘白色經濟’,推動冰雪産業多元化發展,將‘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吉林省旅遊局副局長王庫表示。

  目前,吉林已經形成了以長白山、松花湖為首的冰雪度假産業鏈。“吉林省將在2020年實現冰雪旅遊人數1億人次,冰雪旅遊總收入2300億元,形成‘玩雪到吉林’高認知度的品牌形象,努力將吉林省建設成為中國冰雪産業大省、冰雪旅遊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吉林省副省長李晉修表示。

  “白色經濟”已成體育産業風口

  在商場上,資本的嗅覺無疑是最靈敏的。“在申冬奧成功後,原來還對冰雪市場持觀望態度的資金毫不猶豫的進入了這個市場。”萬科集團冰雪事業部首席戰略官伍斌説。

  “從投資層面來講,整個業內都覺得多重利好因素都聚集在冰雪産業這塊,整個行業對這個産業的未來判斷已經形成共識,那就是一定會增長,而且目前已經發展到要加速增長的階段了,”伍斌説,“這一方面來源於政策的驅動,另一方面也是緣於人均GDP的增長促使消費升級,旅遊度假的概念會更多的融入到消費者中,而冰雪無疑是冬季度假消費的最好主題。如今,冰雪産業真的變成了一個風口。”

  儘管冰雪産業投資特別是滑雪場投資是一個前期投入大、回報週期長的項目,但仍難擋資本的熱情。今年夏天,萬科旗下的萬科雪業宣佈投資並控股北京石京龍滑雪場,同時二者與八達嶺旅遊總公司組建合資公司,對北京石京龍滑雪場進行升級改造,之後更名為萬科石京龍滑雪場。這是萬科雪業在吉林佈局松花湖、北大壺後,進軍北京滑雪市場。

  除了滑雪場外,滑雪裝備、滑雪場基礎設備、滑雪賽事運營、滑雪服務類APP是資本關注冰雪産業投資的另外四個重點方向。

  “互聯網+滑雪”的模式經歷近兩年的發展也逐漸形成規模。今年入冬前,GOSKI、滑雪族、雪時網、滑雪助手這四家介入較早的互聯網滑雪服務類APP都獲得了新一輪的投資。四家公司雖都主打滑雪服務,但側重點不同,大家都在滑雪産業的細分領域找到了自己的發力點。

  12月10日,滑雪愛好者在雪場等候進入雪道。作為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舉辦地,崇禮的雪上運動設施已逐步完備,多個雪場正式開門迎客。來自北京和張家口等附近城市的滑雪運動愛好者利用週末時間,驅車來到崇禮的滑雪場,享受冰雪運動帶來的激情與快樂。新華社記者賀長山攝

  場地,“白色經濟”的核心命脈

  發展“白色經濟”,核心在場地,而直接受益者也是場地。

  經歷了申冬奧成功的第一個雪季後,無論是老牌雪場還是今年新開的雪場,都意識到雪場發展的關鍵在於認清自己的發展定位,目標清晰的持續發展。

  萬龍是崇禮滑雪場中資歷最老的,從初創至今,萬龍一直把發展定位在中高端滑雪者上,萬龍的雪道也以中高級為主。然而自申冬奧成功後,隨著冰雪運動的普及,初學者的比例在萬龍的消費人群中逐漸增長。“針對初學者和家庭滑雪體驗日益增多的趨勢,我們對雪道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初中級道和兒童雪道區域,並新開設了兩條纜車線路。”萬龍滑雪度假天堂執行總經理羅興蓉介紹説。

  不僅是雪道的調整,還有整體配套設施軟硬體的升級,今年萬龍滑雪場在山頂建立了兒童樂園,給初學者提供更適配的服務。“我們非常注意顧客的體驗和我們提供産品的品質,”羅興蓉説,“我們有專門的團隊研究顧客的需求,並根據需求及時的調整,我們的員工每天都會上雪道,從自身的體驗反饋存在的問題,持續調整和改進。”

  讓萬龍滑雪場持續投入並不斷優化服務的動力是近兩年持續增長的滑雪人口,一到雪季週末,萬龍渡假天堂旗下的兩家酒店就全部滿房,而周中客房的入住率也達到60%。這樣的景觀並非萬龍所獨有,在崇禮的另外幾家大型雪場,這幾乎成為這兩個雪季的常態。

  同樣火爆的狀態也出現在吉林的松花湖,以中高端定位的萬科松花湖雪場上個雪季總的遊客數在21萬左右,滑雪人次在18萬。由於松花湖離吉林市很近,所以當日往返的消費人群佔據一定的比例,但松花湖無論是發展規劃還是配套設施建設瞄準的目標客群非常清晰,那就是旅遊度假消費者。“萬科總的定位還是建立滑雪與山地度假相結合的滑雪場,在吉林的松花湖滑雪場東三省的客流佔比在50%,剩下的客人大部分來自上海、廣東等南方省份,他們主要是來消費度假的。我們相信在未來這部分人群一定會越來越大,旅遊度假這個趨向也會越來越明顯。目前在我們這裡過夜消費的,平均停留時間大概在2.2天,而我們的目標是要把這個數字提升到3。”伍斌介紹説。

  除了依託自然條件和山地資源開發大型度假雪場外,輻射大城市周邊的小型雪場也在數目上持續增長,硬軟體服務條件上不斷改善。據今年年初發佈的《中國滑雪産業白皮書》顯示,2015年全國滑雪總人次為1250萬,較2014年的1030萬人次增長21.36%;滑雪場數量達568家,相比2014年新增108家,增幅為23.48%;相比2010年增加298家,增幅為110.37%。僅從數據上看,在申冬奧成功之後,中國的滑雪産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

  相比于雪上項目,冰雪産業中另一大“主角”冰上項目在我國開展的更早。今年夏天,作為中國冰球“拓荒者”的崑崙鴻星俱樂部正式加盟KHL聯賽,掀起了一股冰球熱潮;而作為中國傳統優勢項目的花樣滑冰,正持續吸引著觀眾的熱情。

  “今年來我們俱樂部學習冰球的學員人數從200人增長到了400余人,”小狼冰球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人數暴增也加速了冰場建設效率,我們在明年將新建5-7座NHL標準的冰場和商業冰場。”

  不僅如此,由於冰上項目在室內進行,不受季節和環境限制,因此冰上項目比雪上項目在南方城市推進的更為迅速。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我國的冰場已經覆蓋到如三亞這樣的熱帶城市。三亞亞龍灣愛立方濱海樂園冰場今年正式開業,冰面面積有800平方米,距離海灘僅有10米,讓滑冰者在藍天下海風中可以體驗0℃的冰面。

  “白色經濟”助力體育裝備製造業

  在“白色經濟”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是裝備製造業。對於前幾年處於“寒冰期”的這個領域,在近幾年正逐步走出低谷,而“白色經濟”有望成為他們新的增長點。

  如今,踏上各大雪場,專業時尚個性的滑雪服已經漸成主流,“隨便穿件羽絨服就去滑雪”的時代可能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專業的滑雪服和我們認知的普遍意義上的冬季戶外裝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功能和版型上,”探路者登山事業部總經理王勇説,“冬季戶外裝備需要讓穿著者有更好的活動空間,而滑雪服可能需要更貼身,強調包裹性。”

  “滑雪服會針對滑雪者的實際需求有特殊的設計,”王勇説,“根據運動特點,單板和雙板的滑雪服在設計上是有區別的,雙板選手的褲口會經常摩擦,所以一定要有耐磨布的設計。但像單板,雙腳是固定的,完全沒有這種需求。”

  如今,專業滑雪裝備的店舖已經開到各大雪場,然而隨著家庭式度假體驗的增多,兒童滑雪裝備的缺失也成為滑雪者需求的“痛點”。對於前幾年以童裝領域尋找新增長點的體育服裝製造企業來説,這塊也許是他們未來的又一個機會。

  根據消費者的參與深度,他們的消費習慣有所不同。“對於初學者來説,雪鏡、護具等配件是購買較多的。這其中價格差異也比較大,比如説專業的護甲有上萬的,但普通的也就500、600元,”三夫戶外産品部經理李良介紹稱,“雪服的銷量也不錯,價格在2000-8000元之間。對於雪板的選擇,滑雪愛好者一般會更青睞專業的雪具店。一般雪板的價格在5000-10000元不等,當然還有更貴的。對於初級愛好者來説,這類消費群體一般不會一上來就買雪板,還是會先以租為主,滑過兩次之後可能才會購買。滑冰的話也是如此,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在冰場租裝備。”

  而對於資深玩家來説,在雪具選擇方面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群會跳開國內市場,選擇到海外“淘寶”。“國內雪具市場尚處初級階段,消費者可選擇的品牌型號有限,”王勇透露説,“國外冰雪産業起步較早,雪具品牌非常多,消費者可選擇的範圍非常大。資深玩家他們一年會有很多機會到國外去滑雪,裝備方面也會選擇從國外帶回來。”

  “三億人參與冰雪”正在進行時

  這個冬天,無論是在各大雪場還是冰場,都不難發現一群群孩子的身影,在申冬奧成功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可冰雪運動,並且樂於培養孩子參與進來。

  “我將來也要像英如鏑一樣征戰KHL!”在上海飛揚冰上運動中心的看臺上,7歲的樂樂信心滿滿地説道,此時場地里正在進行的是崑崙鴻星與聖彼得堡的一場KHL聯賽,作為國內第一批專業的冰球選手,英如鏑有幸和兒時偶像——冰球“魔術師”達蘇克在賽場上正面交鋒,而18歲的他,也已經成為了新一批冰球少年們的偶像。樂樂正是這其中的一員,這個來自上海一所普通小學的學生練習冰球已有兩年時間,目前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青少年冰球聯賽。“剛開始讓他練冰球只是想提高抵抗力、少生病,沒想到他接觸之後特別喜歡這個運動,也就堅持下來了。”樂樂的媽媽對記者説。

  而在崇禮的滑雪場上,隨處可見孩子的身影,“我們的客源目前正在發生變化,以家庭為單位的客群在增多,在冬奧概念的帶動下,更多的家長對冰雪有了新的認知,也更願意帶著孩子來滑雪。”羅興蓉介紹説。

  今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旅遊局共同編制起草了《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編制起草了《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這兩個規劃提出,有條件的北方地區中小學應將冰雪運動項目納入冬季體育課教學內容,全國中小學校園冰雪運動特色學校預計在2020年達到2000所。

  “培養青少年的參與熱情,實際上是帶動了整個家庭的參與度,”王勇説,“從中小學生開始普及冰雪運動的規劃各個地方都在陸續出臺,從中小學生這個角度切入,我認為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因為一般中小學生不可能自己去到滑雪場,都是跟家庭一起,這樣既能培養小孩兒的滑雪熱情,又能夠帶動整個家庭參與到滑雪中來,在未來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

  除了青少年的培養,規劃從政策支持、教育推廣、基礎設施建設、機制體制改革等多個方面為冰雪産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可以説,政策的不斷護航為冰雪産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持續動力,“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正逐漸照進現實。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