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新政策引質疑 未必有利俱樂部和本土球員

2016-12-25 15:39:35|來源:羊城晚報|編輯:張津銘

  

  足協擬削減中超外援

  中國足協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日前給中超俱樂部下發《關於修改中超聯賽規程有關外籍球員報名條款的徵求意見函》(《意見函》),提出2017賽季將中超各隊的外援出場報名人數由目前的5人縮減為4人,各俱樂部可通過填寫回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4+1”改為“3+1”

  足協擬將目前中超聯賽的外援上場名額由“4+1”調整為“3+1”,即各俱樂部仍可在一線隊報名“4+1”的外援人數(5名外援,其中至少包含1名亞洲籍外援),但每場比賽的18人參賽名單中只能報4個外援,其中至少包含1名亞洲籍外援。《意見函》表示,提出這一想法是,“近年中超聯賽各俱樂部因持續引進高水準外籍球員而造成的高投入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高水準的外籍球員給中超聯賽帶來了活力並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中超聯賽的觀賞性,但也增加了俱樂部的財務負擔,減少了國內球員的上場機會”。

  目前,中超各隊有的已經開始冬訓,有的下個月初集結,多傢俱樂部準備鉅額投入,包括花費鉅資引進高水準的外援。如上海上港俱樂部就剛剛宣佈巴西國腳奧斯卡加盟。上場的外援名額人數縮減1人,很可能打擊各隊引進外援的熱情,甚至給準備鉅資投入的俱樂部潑一盆冷水。

  或引發連鎖反應

  減少外援上場人數,很可能影響中超的觀賞性、各俱樂部的投資熱情以及中國球員的身價和生存空間,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目前,上海上港、上海申花、河北華夏和天津權健等俱樂部對新賽季期望值極高,而引進強力外援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足協此時下發《意見函》,無疑將打亂這些俱樂部的引援計劃。一旦外援出場人數少1人,已經完成外援調整的俱樂部,之前的投入怎麼辦?正準備鉅資投入的俱樂部,是否仍按原計劃組建球隊?畢竟引進數千萬歐元級別的外援,哪一個坐在替補席上都顯得極為浪費。而外援接受邀請時,也會掂量一下來了能否打上比賽。

  如果俱樂部縮小投資規模,大牌外援的積極性受挫,中超的觀賞性和競爭力也會大打折扣。對於志在奪取亞冠冠軍的中超俱樂部來説,減少一名外援的政策雖然不影響到亞冠的外援報名;但若在中超成績不佳,亞冠成績也受影響。亞冠成績不佳,反過來也會影響到俱樂部投資人的熱情。

  對於中小投入的俱樂部來説,《意見函》的設想似乎很對胃口。可以預見,“不差錢”的俱樂部可能都會反對減少上場外援,投入少的俱樂部應會比較歡迎。最終能否通過,就看各方如何博弈。

  如果最終減少外援上場人數,表面看受益最大的是國內球員,因為每場比賽報名各隊都多一名本土球員。這樣一來,本土球員勢必更搶手,身價會更高,市場可能會更畸形,球員身價虛高會更加嚴重,俱樂部對本土球員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也違背了足協要減少俱樂部財務負擔的初衷。

  若每場比賽都只能報名4名外援,除非傷病,他們一般都不會被換下場;因此本土球員究竟能增加多少出場時間、得到多大鍛鍊價值,也要打一個大問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