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滾動>>正文

人民日報:中國90後棋手接管棋壇 全面壓制韓日

2017-01-03 10:31:43|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高天曉

  1月2日,新一期世界圍棋排名公佈,中國棋手柯潔以28分的領先優勢,力壓“阿爾法狗”和韓國棋手樸廷桓,繼續坐穩頭把交椅。在前30名中,中國棋手佔據了17席,其中九成是“90後”新銳,羋昱廷、周睿羊、柁嘉熹、時越均躋身前十。

  

  柯潔(資料圖)

  這樣的強勢與霸氣,可謂過去一年中國圍棋蓬勃發展的寫照。中國“90後”棋手已有足夠底氣站在世界舞台中央,開啟屬於自己的時代。當多年的“厚度建設”開花結果,中國圍棋也迎來新的收穫時節。

  創造歷史最佳戰績

  回顧2016年的中國圍棋,中國圍棋隊總教練俞斌用了“創紀錄”3個字作為總結。“我們包攬了所有4項世界冠軍,比2013年更進一步的是,團體冠軍也全拿了,創造了國家隊歷史最好成績。”

  4年一屆的應氏盃被稱為“圍棋奧運會”,是圍棋界分量最重、社會評價與冠軍含金量最高的個人賽事。23歲的中國棋手唐韋星在決賽1:2落後的逆境中連扳兩城,將“韓國第一人”樸廷桓拉下馬。這一戰,也被視為打破中、韓圍棋膠著態勢的分水嶺。

  在2016年開賽的其他3項世界大賽中,中國棋手全部包攬冠、亞軍。三星杯,柯潔以2:1逆轉柁嘉熹,成為首位衛冕世界大賽的中國棋手;百靈杯,陳耀燁以3:1擊敗柯潔,成為中國第七個“雙冠王”;年底進行的LG杯半決賽,黨毅飛、周睿羊分別戰勝韓國的申真谞、樸廷桓,提前將冠軍收入囊中。

  2016年,除了個人項目多點開花,團體項目也全線告捷。年初決出的第十七屆農心杯三國圍棋對抗賽,中國隊實現了三連冠。年末進行的第十八屆農心杯,中國隊先鋒范廷鈺連勝韓、日7位頂尖高手,打破了賽事連勝紀錄。此外,2016年舉行的兩項世界女子圍棋團體賽和四城市對抗賽、世界混雙賽等團體比賽,冠軍均被中國隊獲得。

  “90後”棋手接管棋壇

  競技賽場的卓越表現,折射出人才培養體系的通暢。近年來,圍棋道場在國內遍地開花,如同“流水線”一般産出職業棋手。每年數十場圍甲、圍乙比賽,不斷向國內轉移的棋戰市場,為年輕棋手提供了“土壤”。而國家隊戰略的施行、網絡對弈的磨礪,大大縮短了新時代棋手的成材週期。

  從2013年開始,算上1989年12月出生的陳耀燁,中國“90後”棋手奪得世界冠軍的多達9人。雖然此後一段時間他們曾深陷“一冠群”,但隨著柯潔率先捅破“窗戶紙”,中國年輕棋手在2016年整體爆發,呈現群星閃耀之勢。唐韋星、陳耀燁先後突破“一冠群”,檀嘯闖入2017年春蘭盃決賽。在亞洲電視快棋賽,18歲的李欽誠連勝各路好手,不僅為中國重奪旁落數年的冠軍,還直升為最年輕的九段棋手。

  2016年,“90後”棋手中表現最突出的依然是柯潔。他在年初奪得夢百合杯,年末再捧三星杯,頭頂最年輕的“四冠王”頭銜,足以證明等級分“第一人”的實力。在阿含桐山杯中日圍棋冠軍對抗賽中,他擊敗日本棋手河野臨,將中日的對抗比分擴大到13:5。儘管這一年柯潔也曾狀態低迷、疲勞作戰,但仍保持較高的整體勝率,新領軍人物的稱號逐漸被大家認可。

  世界棋壇的較量,既要看軍團陣容的厚度,更要看棋手的個人銳度。中國“90後”棋手不僅淬煉出超越年齡的棋藝,在“生死時刻”所擁有的強大抗壓能力更令人欣喜。從唐韋星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一顆大心臟逼退患得患失的樸廷桓,到“少年石佛”范廷鈺險些一桿清臺、創造“先鋒會主將”的傳奇,這些充滿銳氣的新生力量已能擔綱“主角”。

  全面壓制“韓流”“日風”

  以往多年,世界棋壇的格局從“三國鼎立”發展為“中韓爭霸”。在李昌鎬和李世石的巔峰時期,“韓國二李”的強大實力曾讓中國圍棋舉步維艱,“八冠王”古力孤掌難鳴。隨著中國新銳棋手的全面崛起,“中國風”逐漸壓倒了“韓流”“日風”。2013年至今産生的17個世界冠軍中,9位中國棋手攬獲14個,3位韓國棋手拿下3個,日本棋手顆粒無收。

  以整體實力和棋手數量論,打牢基礎的中國圍棋確實傲視群雄,不僅人才輩出,而且非常年輕化。1995年以後出生的棋手已有3個世界冠軍,而韓國尚無1人。在柯潔、唐韋星、陳耀燁之後,昔日的“一冠群”大有朝著“兩冠群”乃至“多冠群”升級的態勢。而在他們身後,還有一批不到20歲的棋手,比如黃雲嵩、辜梓豪、楊鼎新、謝爾豪等,都成長迅速、潛力無限。正如楊鼎新所説,“國內等級分前二三十名都互有輸贏,誰拿世界冠軍都不稀奇。”

  不過,在頂尖棋手層面,中、韓還處於相對均勢,並沒有冠軍數量上體現的那般懸殊。在俞斌看來,目前中韓爭霸的格局仍沒有打破,“只能説我們逐步領先了韓國。”2017年伊始的世界圍棋星銳最強戰,已然可見韓國圍棋的反撲之勢,出戰16強的5名韓國棋手全部勝出,其中4人擊敗中國棋手。俞斌坦言,當今棋壇愈發多元化,中國圍棋不能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仍要兢兢業業重視每一個對手、對待每一盤棋。

  對於現有的棋壇格局,除了國與國之間的比拼,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2016年年末,對弈網站上,“神秘高手”Master橫掃多位中韓頂尖高手,引發圍棋界的極大關注。不管Master是此前戰勝李世石的“阿爾法狗”,還是其他新研發的圍棋程式,都預示著人工智能將在2017年掀起新的風暴。或許人類的單兵作戰註定很難與電腦抗衡,但以對未知的探索之心,不斷挑戰強大的對手,會給中國圍棋乃至世界圍棋注入發展的活力、前進的動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