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1年前萌生退意 稱總局決定正確新工作合適

2017-04-12 14:14:03|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張津銘

  昨天,擔任中國羽毛球隊掌門人24年之久、率隊拿下18枚奧運會金牌、培養出81位世界冠軍的李永波正式承認:將卸任國羽總教練和乒羽中心副主任的職務,並將前往中國奧委會專家委員會就職。正在新加坡帶隊比賽的李永波昨天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相信年輕人(繼任者)再創國羽輝煌。”

  一年前已萌生退意

  在裏約奧運會之前,北京青年報記者便聽到李永波表示過退意。當時他曾表示,在裏約奧運會結束之後,有卸任國羽總教練職務專心從事青少年和業餘羽毛球推廣的打算。

  眾所週知,倫敦奧運會上國羽因女雙消極比賽而被國際奧會取消了一對女雙組合的參賽資格,該事件對國羽乃至中國代表團産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好在國羽最終實現了五個項目冠軍的包攬,使得該事件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但其後,李永波還是備受爭議,加上其他原因讓其心生倦意。而在裏約奧運會上,中國隊拿到了兩塊金牌,儘管是含金量十足的男單和男雙,但未能完成三金的奧運目標,傳統優勢項目女雙、女單和混雙一金未得,以及女雙球員在賽場與教練矛盾的爆發,還是讓外界對國羽議論不絕。這恐怕也是擔任國羽掌門人24年之久的李永波面臨壓力最大的一次。

  而按照李永波永不服輸的性格,臥薪嘗膽、從頭再來無疑是其最佳選擇,但從管理層角度來看,這樣的機會似乎應該給富有衝勁的年輕人更合適。因此,李永波卸任便成了必然。

  24年執教戰功卓著

  1993年,31歲的李永波出任中國羽毛球隊副總教練(總教練空缺),成為了國羽“一把手”。

  此時,國羽身陷低谷。上任伊始,他啟用、培養大批的年輕選手,而雙打出身的李永波將國羽奧運會突破重點放在了女雙項目上。他與老搭檔田秉毅經常在訓練中親自披掛上陣充當女雙組合的陪打。在經歷了1994年七面銅牌的挫折後,1995年率隊首次奪得蘇迪曼盃冠軍,1996年奧運會女雙獲得冠軍。在其後的五屆奧運會上,國羽又奪得17枚奧運冠軍,成為了中國奧運代表團中的奪金主力。此外,中國羽毛球隊十奪蘇迪曼盃冠軍,九奪尤伯盃賽冠軍,五奪湯姆斯杯賽冠軍,兩次包攬世錦賽全部冠軍。在擔任國羽掌門人24年的時間裏,李永波共培養出81位世界冠軍,奪得世界冠軍總數為92個,堪稱輝煌。

  在李永波執教的這24年時間裏,他曾多次發出過豪言壯語。其中例如包攬世錦賽、奧運金牌,把湯尤雙杯同時留在中國等誓言均告實現。但在退休前培養出一百個世界冠軍的誓言卻因其提前卸任而無法實現。這或許成了李永波卸任時最大的遺憾。

  相信年輕人能再創輝煌

  昨天,北青報記者電話採訪了正在新加坡帶隊參賽的李永波,他明確表示:“相信年輕人(繼任者)有能力帶領中國羽毛球隊再創輝煌。”

  對於卸任總教練,李永波顯得非常坦然,他説:“在一線工作不管多少年,總有退下來的那一天。我認為總局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其實像我們(其他幾名常年擔任國家隊總教練的人員)這樣在新的奧運週期做這樣的工作(中國奧委會專家委員會)很合適,我們也都是從小夥子(三十齣頭)就開始做教練工作,這麼多年經歷過成功與失敗,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年紀不小了,退下來做專家這樣的工作非常合適。此外,我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青少年培訓和業餘羽毛球推廣上了。”

  而對即將調整的國羽教練班子,李永波表示並不擔心,他説:“目前這些一線的教練們都經歷了很多,他們年富力強有衝勁,我相信他們有這樣的能力繼續帶領中國羽毛球隊再創輝煌,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羽毛球隊。”

  亟待扭轉女子項目疲弱之勢

  國羽新教練班子重任在肩

  近日,中國羽毛球隊教練組的“更新換代”提上了日程。而隨著執掌24年的總教練李永波的卸任,留給新教練班子的擔子並不輕。從過去兩年來看,曾輝煌了20年之久的女雙和女單項目已呈現出疲軟之勢。

  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國羽奪取女雙金牌以來,中國女雙確立了長達20年的優勢地位。其間四屆奧運會女雙冠軍從未旁落,但到去年的裏約奧運會上,中國女雙卻未能殺進決賽。加上在倫敦和裏約兩屆奧運會上,中國女雙球員接連出現消極比賽和與教練爭執的負面事件,更是令國羽女雙的訓練和管理備受質疑。裏約奧運會結束後,國羽女雙也涌現出了陳清晨、賈一凡等年輕有實力的年輕選手,但短時間內尚無法確立優勢。

  女子單打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首次奪冠後,連續四屆奧運會確保該項冠軍歸屬中國。但裏約奧運會隨著李雪芮的意外受傷,國羽女單最終無緣決賽。同樣受傷病影響,國羽女單在倫敦奧運會之後,一度陷入了長達兩年多的世界頂級賽事女單無冠的尷尬境地。而隨著裏約奧運會的結束,王適嫻、王儀涵相繼退役,李雪芮依然處於養傷階段,國羽女單一線主力球員出現了人員荒。儘管也有孫瑜、何冰嬌、陳雨菲等中生代和年輕球員冒出,但她們尚不具備與主要對手全面抗衡的實力。在世界羽聯超級賽中,國羽女單止步四強無緣決賽幾乎成了常態。

  回顧24年前,當時處於低谷的國羽正是憑藉女雙和女單的崛起開始建立起世界羽壇中國強勢格局。而時至今日,傳統強項雖然後繼有人但卻已輝煌不再,這不免令人嘆息。因此,隨著李永波的離去,能否迅速扭轉這一劣勢,無疑是對新教練團隊自身能力的一大證明。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