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CBA>>正文

北京隊全運靠這波95後逆襲 是菜鳥也是希望

2017-05-19 15:50:19|來源:北京晨報|編輯:郭琪

  全運會附加賽末戰完勝,搶下決賽圈的最後一張入場券,代表北京出戰的首鋼男籃仿佛找回了四年三冠的感覺。沒有外援的戰場,本土球員靠自己實現了“逆 襲”。在3+2陣容要求下,95後球員非但沒有拖全隊的後腿,反而屢有“大心臟”發揮。身處低谷立誓重建的當口,95後年輕人就是首鋼男籃的希望。

  段鴻瑞 大心臟投手

  5名95後球員,以段鴻瑞的數據和表現最為突出。這個上賽季升入一隊的小夥兒還沒有機會亮相CBA,但抓住機會展示了作為“菜鳥”的所學。

  預賽和附加賽的10場比賽,段鴻瑞場均能貢獻11.1分,位列全隊前五。附加賽倒數第二輪對陣福建,他拿下了這個系列賽最高的21分,而且得分全部來自 外線,命中率高達63%。北京隊下半場與對手僵持的階段,小夥子2記三分球幫助球隊反超,最終涉險過關。“生死戰”在湖北隊第三節末和第四節初反撲的時 候,段鴻瑞依舊大心臟地嘗試外線出手,並成功擴大分差,幫助球隊穩住局面。“到了那種時候,再也沒什麼可想的,在場上就是放開投,畢竟是非常關鍵的時刻, 出了機會我就果斷投了。”一手將他從青年隊送入一隊的教練張雲松指出,愛將的特點就是一名投手,選擇進攻時機的意識和心理的穩定性都不錯。

  主教練閔鹿蕾對段鴻瑞在防守端的表現也予以肯定。對陣廣東隊,一次次在與周鵬、任駿飛的對位中落敗,沮喪歸沮喪,但小段想到的是:“有過這樣的經歷,挺好的。正是與他們對位,我才知道下次應該怎麼防。”

  20歲出頭就有如此經歷,對球員而言是筆財富。而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的球員,又何嘗不是球隊的寶貝?

  張卓 全面可塑性

  去年與段鴻瑞一起升入一線隊的,還有兩張幾乎一模一樣的面孔。都是2米左右的個頭,有時候一起留平頭,有時間一起剃圓寸,關於如何分辨張玉和張卓,一隊的哥哥們還進行過心得交流。

  朝夕相處了10個月,隊友們發現,兄弟倆留了不一樣的髮型,弟弟張卓的身形好像更壯實些。剛剛過去的全運會預賽,張卓的表現也比張玉領先半個身位。場上 大部分時間,北京隊主打的95後隊員就是段鴻瑞和張卓。最後一戰,兩人分別得到9分和8分,雙雙五犯離場,可謂“打光最後一顆子彈”。這10場比賽,弟弟 場均得到5.7分,但是有突破、有投籃;對陣上海隊時,還交出過9+8+5的數據,堪稱全面。

  張雲松介紹,張玉投籃感覺好一些,主要打 三號位;張卓的突破能力更強,更偏大前鋒一些。附加賽迎戰吉林隊,張卓二分球4投4中,還有2次罰球得分,而北京隊恰恰非常需要有突破能力的球員。這對兄 弟訓練努力、聽話,都能算得上全面,但“全面”只是相對而言,“能投籃,也能突;能控球,傳球也不至於瞎傳。什麼都還可以,但沒有特別突出的特點。”兄弟 倆告訴北京晨報記者,通過這次比賽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説我們的特點是全面,也就是需要全面地提高。”

  王旭 後衛接班人

  王旭2014年就體驗過了首鋼隊的“魔鬼”夏訓,儘管沒能留隊,他當時還是對北京晨報記者感嘆,心裏更堅定了進入一隊的目標。那個賽季,首鋼隊拿到了第 三座總冠軍獎盃。“也想過如果能留下,自己也能有個戒指。説到底還是能力沒達到要求,只能回去繼續努力。”第二年,王旭和張才仁一起進入首鋼隊CBA註冊 大名單。比自己大幾個月的隊友在季前賽,甚至聯賽伊始被安排進首發,王旭卻要上看臺錄影。球隊後衛線擁有馬布裏+孫悅+張慶鵬+方碩的豪華配置,確實沒有 王旭的位置。

  等了2個賽季,小夥子迎來了為球隊承擔責任的時刻。在北京全運隊中,他仍然是方碩和孫悅的替補,但段鴻瑞或張卓陷入犯規麻煩,閔鹿蕾就會派上王旭。作為一號位,他出手得分不多,但上場就能送出助攻,展現出組織方面的才能。

  95後們現在回到青年隊備戰月底的俱樂部杯,老教練王萬里在訓練課上指出王旭“太黏球”,提醒他“不要想著出了絕對的機會再傳球”。兩三個回合後,教練 就誇王旭“好多了”,可見他的學習力強。王旭説,很珍惜每一次實戰的機會,從中總結、提高。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他希望,職業生涯能夠在實現一個個小目 標中前進,比如先拿到CBA的第一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