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賽綜述-歐洲乒乓追趕亞洲 任重而道遠

2017-06-08 07:30:34|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編輯:王悅陽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德國記者 阮佳聞):5月29日至6月5日,與世界盃、奧運會並稱乒乓球“三大賽”的世乒賽——2017年國際乒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德國城市杜塞爾多夫舉行。這是德國歷史上第七次舉辦世乒賽,有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名球員參賽。但同以往一樣,亞洲運動員一路高歌猛進,在各個項目中都取得了絕對性的優勢。也無怪乎有球迷調侃稱,世乒賽打著打著就變成了亞錦賽。

  本屆世乒賽上,可以説,亞洲選手在乒乓球項目上的霸主地位依舊難以撼動:歐洲選手止步女單十六強和男、女雙八強,頑強挺進男單八強的德國選手波爾已經代表了歐洲頂尖乒乓運動員的水準,而來自德國的索爾佳因為與中國球員方博搭檔混雙獲得了銅牌,成為領獎臺上的唯一歐洲選手。

  德國女隊主教練施捷表示,非常感謝中國隊讓索爾佳能夠有機會和方博跨協會組合。她坦言:“總體上我自己心裏是明白的,這是對我們德國乒乓球隊一個推動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如果沒有方博和索爾佳配,我們很難在這種世界錦標賽中拿到獎牌。”

  身為前河北女隊主力球員的施捷到德國發展已經二十八年了,她五年前正式擔任德國女乒主教練之後,帶領這支隊伍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在她看來,歐洲乒乓實力要提高到足以與亞洲尤其是中國抗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説:“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就是‘養狼計劃’,在你剛開展的時候,這也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開展得特別好。”

  她所説的“養狼計劃”是指2009年初,中國兵協為了更好地在世界範圍內推廣乒乓球這項運動,讓更多的教練和球員到海外交流或者讓外國選手到中國來訓練以提高自身水準。施捷告訴記者,2015年去通州進行的為期兩周的集訓讓德國乒乓球隊的主力隊員們受益匪淺,但由於經費緊張等原因,無法每年都到中國去交流。她補充道:“在德國不像在中國,運動員有很多客觀條件。我們的運動員打球是憑藉自己的喜好,他們不是國家職員,他們沒有拿國家隊的錢。所以有些東西我們要照顧到運動員的一些想法和他們的生活習慣。中國運動員這麼強大,是因為他們每一天都是在這種環境中訓練。而我們去的雖然會學到很多東西,但畢竟不是長年累月能這樣的強度和各方面訓練。所以呢,幫助是有的,但是通過這種幫助能夠跟中國運動員抗衡我覺得還是非常難的。”

  索爾佳也説,乒乓球在歐洲對很多人來説只是興趣愛好:“歐洲整體而言,或者在德國尤其明顯的一點是,我們從小會更偏重學習:在結業考試上取得好成績,然後可能去上大學。很少會有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成為職業乒乓球運動員這條路上。但在亞洲的話,一般大家從很小就開始非常高強度的訓練。拿我自己來説,我是在18歲完成結業考之後才開始每天訓練兩次。而且亞洲運動員平時在練習中都是互相比拼,雙方的水準均世界一流,提高起來自然非常快。跟亞洲相比,我們這邊球打得好的人太少了。”

  而在德國乒乓球男隊主教練羅斯科夫看來,雖然德國開始越來越重視乒乓球運動員的培養,但整個訓練體系要跟上亞洲國家的節奏目前基本不可能。對於頂尖乒乓球運動員幾乎盡數來自亞洲,他半開玩笑地説:“亞洲的人口本來就多,不是嗎?他們又都很喜歡打乒乓,所以這項運動當然在亞洲非常受歡迎啦!”

  中國乒乓球隊總教練劉國梁同樣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乒乓球強國,長期處於世界領先水準,除了因為其全民運動的屬性使得可供選拔的運動員數量較多之外,高水準的教練、定期集訓的體制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説:“我覺得一個是我們的群眾基礎一直非常雄厚。乒乓球被喻為國球,幾十年來,大家參與的人比較多。再一個,我們能夠把最好的運動員、教練員集合在一起,共同訓練。雖説乒乓球是一個個人運動,但是我們非常強調團隊精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