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獨家 > 正文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冰玉的人生“下一投”
2020-09-28 12:53:1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喻露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悅陽):在中國冰雪運動的眾多隊伍當中,有這樣一支隊伍,憑藉自身的努力,讓一個冷門中的冷門項目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項目;有這樣一位運動員,從這支隊伍的隊長變為了大眾心中的“女神”。

  “冰清玉潔王冰玉,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兩句被改編的唐詩恰如其分地展現了前中國女子冰壺隊隊長王冰玉的身份、形象和個性特點。

  2018年11月22日,王冰玉宣佈退役,離開了自己奮鬥了18年的冰壺賽場。但王冰玉並沒有因為退役而離開冰壺,18年的冰壺生涯已經將王冰玉和冰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作為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冰壺項目競賽主任,王冰玉在另一片場地上開始了人生的“下一投”。

王冰玉接受國際在線專訪 (攝影:王悅陽)

  冰壺世界冠軍曾經當過“制冰師”

  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的王冰玉來自一個冰雪運動世家,爸爸曾經是一名專業冰球運動員,同時也是一位冰球教練,小時候的王冰玉和爸爸一起練過滑冰,也打過冰球,但這些都沒有引起王冰玉的興趣。直到她第一次接觸到了冰壺,就被這項運動深深吸引。

  因為爸爸曾經是運動員,所以家人都知道當運動員的不易和艱辛,起初王冰玉選擇練習冰壺並沒有得到家人支持。但王冰玉每次訓練回來都會興奮地和家人分享訓練的日常,看到她對冰壺的熱情,家人也慢慢同意了她的選擇。

  當時爸爸對王冰玉的運動軌跡有著自己的“規劃”:“當時我爸爸想的就是讓我經過幾年訓練,等到考大學時候能通過冰壺特長考上一個體育院校,畢業之後找到一個當體育老師的工作,這樣我就能養活自己了。”不過小時候的王冰玉並沒有想這麼遠,她只是單純地喜歡冰壺,想要讓自己打出一番名堂。

  選擇了冰壺,也就選擇了一條“艱辛”的道路。

  從王冰玉個人來説,因為自己沒有從事過體育訓練,和其他從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專項成為冰壺運動員的隊友相比,無論從體能到平衡性上都有很大的差距,“那時訓練我最頭疼跑步,因為我跑得不快、耐力也不行,趕不上那些練過別的項目的隊友。剛開始練冰壺,因為力量不行,滑行時候不穩,膝蓋經常磕到冰面,從發青到變紫最後膝蓋都變黑了,不過後來(能力)慢慢提高了之後,膝蓋的顏色也就越來越淺了。”

  和自身能力的提升相比,訓練場地的問題顯得更加嚴重。在國內訓練時,冰壺隊要和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隊共用一片冰場,每次別的隊伍訓練完之後,冰上都是被冰刀滑出的一道道冰坑。因為需要相對平整的場地進行訓練,所以冰壺隊的隊員每次訓練前都要變身“制冰師”,自己用冰把坑填上,再由澆冰車澆兩遍,就這樣開始自己的訓練。

  因為受到場地的限制,很多細節戰術都無法練習,女子冰壺隊隊員練就了“大力出奇跡”的技術,通過力量來打掉對手的壺。但是缺乏技戰術的磨練,讓中國女子冰壺隊在成績上難有突破。為了改變這一局面,2004年,王冰玉和隊友們來到了冰雪強國加拿大,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活。

王冰玉在比賽中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世錦賽奪冠成就“冰壺女神”

  初到加拿大時,王冰玉和中國女子冰壺的隊員們需要適應的東西有很多,尤其是在訓練中,因為和國內的訓練完全是兩個體系,隊員們需要把之前的訓練“推倒重來”。

  王冰玉回憶道,在加拿大她們和當地冰壺俱樂部的大爺大媽們打比賽,被這些老年組選手“完勝”,這種失敗對姑娘們打擊很大,“當時我們就想,連俱樂部的大爺大媽都打不過,我們怎麼去跟韓國、日本抗衡?怎麼去拿到世錦賽的參賽資格?”

  怎麼辦?練!王冰玉帶領隊友們重頭開始,練技術、學戰術,打磨自己的細節動作。冰壺運動不是紙上談兵,必須通過實戰累積經驗,找到哪種戰術適合自己,根據不同對手也要安排不同戰術。

  女子冰壺的隊員們在加拿大一練就是5年,五年間這支隊伍被慢慢打磨成型,隊員間的默契度也越來越高,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終於到了她們收穫“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2009年的韓國江陵女子冰壺世錦賽是中國隊的一次騰飛,帶著上屆亞軍的成績,中國隊本屆目標直指冠軍。在決賽中,面對世界強隊瑞典隊,依靠著全隊的出色發揮和隊長王冰玉最後時刻的“驚艷一投”,中國隊以8-6最終奪魁。03年成立,05年開始參加世錦賽,用了五年時間成功登頂世界之巔,中國女子冰壺隊讓世界驚呼“冰壺奇跡”。

王冰玉、柳蔭、岳清爽、周妍和劉金莉(從左至右)展示2009世界女子冰壺錦標賽冠軍獎牌 圖片來源:新華社

  對於王冰玉和女子冰壺的隊員來説,剛剛拿到冠軍的她們並沒有“一戰成名”的感覺,只是覺得11天的苦戰全身都倍感疲勞,拿到冠軍是對自己最好的放鬆獎勵。但當她們回到國內時,已經成為了被追捧的偶像,“我們剛從首都機場出來,眼前就看不清有多少記者、多少鏡頭了,無數的閃光燈在閃。”

  奪冠之後,女壺隊員們都收穫了自己的粉絲,而隊長王冰玉憑藉自己在賽場上的表現,被大家冠以“冰壺女神”的稱呼,王冰玉説,這個稱呼對她來説並不意味著什麼,她更開心的是大家對於冰壺的認識和喜愛,“因為我們拿到了成績,所以大家才會對冰壺有了更多的關注,才會認為你很厲害,給你起這樣的稱呼。我更開心的是冰壺運動從大家不認識到願意叫你‘冰壺女神’,這個過程讓我感到很欣慰。”

  人生與冰壺相“連” 寄語年輕隊員學會享受比賽

  18年的冰壺生涯,也是王冰玉生命中最好的青春年華,有了這樣的經歷,讓王冰玉和冰壺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她和冰壺一起經歷了從默默無聞,到世界冠軍的起伏,她和冰壺一直在共同成長,她們的生命仿佛都“連在了一起”。

  “我的感受就是冰壺就像你的人生一樣,一場比賽開局你贏了5分,不代表這場比賽你一定能贏,同樣你開始落後5分,也不代表你一定會輸。在比賽中,你過多的患得患失,都會影響你的發揮,不能因為一個壺的發揮失誤就影響到你整場比賽。冰壺教給我更多的是讓我把握當下,把控住你可以把控的東西,打好每一個壺每一場比賽,不要去考慮太多。”

  王冰玉説她很幸運,能在自己運動生涯中遇到那麼多好隊友。冰壺是四個人的團隊項目,比賽中每個人都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自己一個人是無法完成比賽的,必須有人幫你看線,幫你判斷線路,幫你掃冰。很多人都看到我在四壘投出最後一壺很漂亮,但這一壺是我們全隊共同努力才有的結果。”

  對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王冰玉認為對年輕隊員的難度會更高,挑戰也會更大。隨著世界冰壺格局的變化,各國選手不會再把中國隊當做一支年輕的隊伍,而是會把她們當成一個強勁的對手。“因為我也經歷過年輕隊員的階段,年輕人就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不要在乎對手是誰,要享受比賽的過程,珍惜在場上的機會。”

  “2022年,能作為東道主身份參加一屆奧運會,我覺得是特別幸運的事情,刨除成績的因素,這件事情(東道主身份)已經值得你全力以赴、玩命去幹,這种經歷可能在你運動生涯中不會再有第二次了,所以不能留下遺憾。當你比完賽之後,你能説自己已經完全享受這屆奧運會,沒有讓自己留下遺憾。等過了5年、10年、20年之後,你再回看2022年冬奧會,你依然會覺得很欣慰很開心,它能成為你人生中一件津津樂道的事情。”

  王冰玉説,對於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隊員而言,冰壺比賽一共10支隊伍,循環賽9場比賽,半決賽1場,決賽1場,全部打完也就是11場比賽,每場比賽20個壺,11場比賽一共220個壺,你在奧運會上只有這個220次機會,要珍惜每一次投出來的機會。

  “我們當年打奧運會時候,每次都會倒數壺的數量,打到最後一場比賽時候,會跟自己説,我就剩這最後20個壺了,這是一種對奧運會的不捨,所以希望年輕隊員能珍惜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比賽。”

王冰玉參加北京冬奧組委會議 圖片來源:新華社

  期待2022北京冬奧會給全世界運動員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冰壺項目競賽主任,王冰玉在這個新的崗位上也繼續著自己的冰壺夢。從運動員身份轉變為競賽組織者,王冰玉説她需要更宏觀地看待冰壺這個項目,“當運動員的時候我只需要了解冰壺的技戰術就可以,現在更多的是要知道如何舉辦一場成功的賽事。”

  除了要了解賽事的整體情況,王冰玉也要關注更多細節的東西:“一個運動員來到冰壺場館,從入口到更衣室,再到比賽入口,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員根據運動員的需求去設計,我現在就是這樣一個設計者的角色,我希望自己能做好,給運動員提供更好的保障。”

  經歷了三屆奧運會的王冰玉,深知競技體育的殘酷性,來到北京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不一定每個人都能拿到自己理想的成績,但王冰玉希望通過她和團隊的努力,讓運動員們無論拿到什麼成績,都覺得不虛此行,讓2022年北京冬奧會給他們留下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