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我寫書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就像長跑(圖)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05 14:55:47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我寫書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就像長跑,需要有人給你鼓勁。但實際上又沒人給我鼓勁,我就不停地寫書法,自己給自己鼓勁。”賈平凹看著新作《老生》封底上自己寫的4句詩解釋道:“‘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風起雲湧百年過,原來如此等老生。’這個‘老生’並不僅僅指的是書裏的‘老生’,我説的‘使命’,是在我寫得順手的時候,好像有別人借著我的手在寫,完成它,就是我的使命。”
近日,作家賈平凹攜他第15部長篇小説《老生》在北京與讀者見面。依舊是以陜西風土人情為底色,賈平凹在《老生》中塑造了一位生活在陜西鄉村的民間傳奇唱師。這位“不知道活了多久”的鄉村民俗禮儀歌者,走鄉串戶,承擔民俗殯葬嫁娶中不可缺少的“唱詩”環節。他神奇地生,神奇地死,一生見證了無數陜北大地上的鄉土傳奇,在賈平凹的小説中,串起了中國近百年的民間歷史。也因此,那些不能登堂入室的民間傳奇,以文學的方式留下印記。
在書中,賈平凹大膽地引入《山海經》的段落,製造著一座又一座連綿起伏的“山丘”,4個故事就錯落在一座座看似並不相干的山丘之中,而故事中的陜西俚語俗話和風土人情構成了自古而今延續下來的鮮活場景。“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讀不進《山海經》,但是讀進去以後,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文化的源頭都在《山海經》,對外部世界形成的觀念也來自於此”。
在談到文學與歷史的關係時,賈平凹説:“榮格説過一句話我很欣賞‘文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表現集體無意識’。我有意識去深入社會,去抓住這個無意識,再具象到我的書中。為什麼我選唱詩人為敘事人,他是社會最基層的一個人,以他的面貌來看這一百多年來的過程。這個人超越了族類,也超越了制度,超越了人和事,有意識的超越就可以看到人生的大荒唐,這是我當時寫的初衷。”
有讀者向賈平凹提問:“現在年輕讀者缺少鄉村體驗,如何讓鄉土題材吸引年輕讀者呢?”賈平凹道,自己只會寫這方面的東西,能做的就是儘量寫作的時候讓不了解那段歷史的讀者也覺得有趣味。“比如以前小説裏帶出方言也是不在意的,在有意識削減一些,就是為了讓西北以外的人,讓更年輕的讀者也能看懂”。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談《老生》時,用“非常鬆弛,非常從容”8個字來形容,“這並不是個人的歷史或者故事的敘述,只有當歷史不再是歷史的時候,只有當記憶不再完全是個人的記憶,而變成了經驗、直覺和夢幻的時候才有文學。”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