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湯圓不是一種食物 :分別用幹、濕糯米粉

 

原來元宵和湯圓本來就不是同一種食物!你愛吃元宵還是湯圓?昨天,金陵晚報《湯圓元宵做法大不同你愛哪樣?》稿件刊發後,引起讀者密切關注,網友們甚至展開湯圓和元宵大討論,並放出製作視頻,證明這兩樣東西做法完全不一樣,更多網友驚嘆,從小以為湯圓和元宵是一樣一樣的,這樣看來完全不是一種食物啊!想知道其中區別,可以掃描旁邊的二維碼,看本報官方微博@金陵晚報發出的一段有趣的視頻。

 

一捏一疊差別大著呢

 

湯圓和元宵有什麼不一樣?本報官微發的兩張動態圖最有發言權,從視頻上可以看出,廚師用面皮裹餡料,又是揉又是搓,最終捏出了一個圓乎乎的湯圓,而元宵則是廚師把餡料從水裏撈出來,放在一個裝滿糯米粉的盆裏,不斷上下晃動,最終餡料自己蘸上了糯米粉,成了一個個白胖子。簡單來説,就是“捏出來的湯圓,疊出來的元宵”。

 

網友歸納説,湯圓更類似包餃子,餡含水量比元宵多,做得好的湯圓表面光滑發亮,而元宵表面的米粉層很薄、是幹的,下鍋煮時米粉才吸收水分變糊。美食達人、老南京包照祥則認為,一般南方人叫湯圓,北方人叫元宵,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湯圓用濕糯米粉和面,而元宵則是把餡料弄濕放在幹糯米粉上滾。

 

元宵不用加冷水

 

除了做法完全不一樣,疊出來的元宵吃法也和別的不同,像夫子廟的老太疊元宵就一直強調,自家的元宵要在開水裏滾一分鐘,小綠豆火燜一刻鐘才好吃。而煮湯圓的過程中一般要加幾次冷水,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

 

據老太元宵的老闆王順英介紹,自家的元宵是可以下鍋炒的,而軟乎乎的湯圓顯然容易粘鍋,油鍋炒出來的元宵據説也別有一番風味。

 

元宵有嚼勁,湯圓更軟糯

 

對於吃貨來説,前面那些區別都不重要,到了嘴哪個好吃才是硬道理。據南京吃貨回憶,滾出來的元宵吃起來有嚼勁,韌性大,而包出來的湯圓則保持了南方甜食的軟糯。

 

至於餡料,兩個品種的最愛都是黑芝麻、豆沙這類傳統餡料,湯圓由於餡料更講究嫩滑,一般講究的做法會在餡料裏放上一點豬油,正宗的寧波湯圓甚至會放上豬肚子裏板油。

 

元宵由於全身都是粉,很容易糊湯,而南京一帶的傳統湯圓,湯底不一定就是白水,糕團店和湯圓店會用酒釀湯做湯底。

 

元宵改名或因袁世凱

 

天津市民俗專家高成鳶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稱,湯圓曾普遍叫“元宵”,這個詞兒本意是“上元節之夜”,“上元”是燈節,精彩活動在夜晚,所以叫“宵”。後來此夜吃白胖胖糰子的習俗大流行,便管這種特定的吃食也叫“元宵”了。

 

至於改名,則來源於一個傳説,話説袁世凱稱帝遭到舉國反對,心虛加嘀咕,手下逢迎者引《巴陵縣誌》説“圓、元語同又有完了義”,出餿主意愣説“元宵”諧音“袁消”,乃詛咒之詞。袁聽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湯圓”。但這個傳説一直未見文字依據。

 

肉湯圓、雨花石湯圓

 

位於曹都巷的羅家湯圓還保持製作傳統肉湯圓的傳統,但因為製作起來特別麻煩,元宵過年期間暫時停售。但吃過的人紛紛點讚,鹹湯圓不像甜湯圓那麼膩,還管飽。包照祥回憶,40年前,新街口的三星糕團店曾經賣過一種“四喜湯圓”,分別是豆沙、芝麻白糖、五仁、肉餡四種,如果是熟客,可以任意點喜歡吃的餡料多來一個。但是考慮到以前肉特別貴,肉湯圓老闆是萬萬不肯多給的。

 

雨花石湯圓則是秦淮八絕之一,秦淮小吃城就有一家攤點有這種南京奇小吃賣,據店裏的汪師傅介紹,一般的雨花石湯圓主要用的就是糯米粉,上面以假亂真的黃褐花紋都是用吉士粉、可可粉貼上去的,吃起來香不説,做好之後隱約浮現的褐色紋路看起來跟雨花石更像了。

 

汪師傅説,去年元宵節,店裏曾經一天賣掉2000隻。

 

恰逢元宵節,在南京眾多美食中,湯圓是許多吃貨們的最愛。可是那些藏在南京弄子裏的湯圓到底在哪,不同舖子又有什麼特色味兒?近日,金陵晚報記者,在整理南京特色湯圓時,為大家製作了一副湯圓地圖。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