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文化薪火相傳 香港新式涼茶店冒起

中新社香港5月14日電 題:涼茶文化薪火相傳 香港新式涼茶店冒起

 

作者 吳鐘春

 

涼茶,是香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在香港,涼茶店曾開遍大街小巷,成為一道經典的嶺南文化景觀。時代在變,歷史悠久的涼茶文化也在變。“現在傳統的涼茶店越開越少了。新式的涼茶店越來越多。”一位年逾60歲的香港市民彭先生感嘆道。

 

南方氣候偏燥熱,體內易聚火,涼茶應運而生。它既不涼,也不是茶,而以中草藥為原料的傳統保健飲品。在夏天,喝一碗淡淡藥味、苦中帶甘的涼茶,讓人倍感清涼。

 

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涼茶店是普通大眾的消閒聚腳點。香港資深藝人羅蘭經歷了年代的變遷,愛喝涼茶的她對香港涼茶店有種特別的情懷。

 

“舊式涼茶店內,有金色的涼茶缸、舊式電視機、點唱機。街坊們會拿著小凳子,在涼茶店裏坐上半天,邊看電視邊聊天。而打扮新潮的年輕人喜歡在涼茶店約會,然後往點唱機投幣,多愛聽外國歌曲。”她回憶説。

 

“過去的涼茶店沒有空調,涼茶不能打包。”羅蘭説起往昔涼茶店的點點滴滴,仿佛歷歷在目。“那時涼茶很便宜,五毫紙(五角)就有一杯。”

 

隨著碳酸飲料、果汁飲料在市場的普及,傳統的涼茶店沒有了以前的盛況。

 

擁有多年曆史的旺角涼茶老鋪負責人陳小姐感到壓力。她表示,現在是靠老字號、良好口碑在繼續生存。“傳統的涼茶店功能是單一了點,但我們能保證用料純正、天然,不加糖和防腐劑。”

 

陳小姐説,自己不是一成不變。“我們會在服務、産品品質上花心思,比如對藥材精挑細選,再認真熬製。我們也會針對上火、感冒、祛濕、失眠等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涼茶。”

 

儘管如此,陳小姐也無法挽回舊式涼茶的式微。不少新式涼茶店與時俱進,遍地開花。

 

新式涼茶店多采取連鎖店、品牌路線的經營模式。位於北角的鴻福堂,裝橫風格清新時尚,既賣傳統涼茶、龜苓膏,也賣各式小吃、粥飯、湯水。店裏還設有讀書角,提供書籍給顧客翻閱,輕柔的音樂循環播放,給人感覺就像處身於一家雅致的咖啡廳。

 

不少傳統的藥茶濃縮成顆粒,裝成小包出售,方便沖服,還製成液體飲料出售。“現在連龜苓膏都可以製作成果凍,攜帶非常方便。”白領郭小姐從冷凍櫃上拿了一支包裝精美的瓶裝涼茶。她説,上班經常對著電腦,喝夏枯草可以清肝明目。

 

為了涼茶文化能夠薪火相傳,新式涼茶店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努力。有的新式涼茶店仍保留著昔日的傳統涼茶店風貌,如舊式制涼茶工具、倣酸枝桌椅以至挂畫裝飾都充滿八十年代情懷,讓年輕人有機會認識並傳承這個源遠流長的嶺南涼茶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