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觸電”

張愛玲的小説在民國文壇影響很大,但她在電影創作上的作品卻沒有小説影響那麼大。

 

1946年7月,參與籌辦文華影業公司的著名編導桑弧經柯靈的介紹,約請張愛玲編寫電影劇本。在此之前,張愛玲從未寫過電影劇本,但她早有“觸電”之心,中學時代就曾有一個時期“想學畫卡通影片”。以後在小説創作中,她也常常借用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如在其代表作《金鎖記》中,有關主人公曹七巧守寡前後10年間變化的一段描寫,就採取了曾被“迅雨”(即翻譯家傅雷)大為讚賞的電影中“巧妙的轉調技術”。

 

本文記載的就是張愛玲創作的幾部電影……

 

《不了情》

 

張愛玲答應與桑弧合作以後,便憑著蓄積已久的電影藝術素養和創作準備,很快寫出了電影劇本《不了情》。

 

這是一個“美麗蒼涼”的哀情故事:貧寒的家庭女教師廖家茵與婚姻不幸福的主人公夏宗豫相互由憐而愛,但又難以擺脫夏宗豫已有的無愛婚姻和廖父厚顏無恥的胡攪蠻纏,最後廖家茵毅然自斷情愛,向夏宗豫謊稱要回家鄉和表哥結婚,而隻身到千里之外的廈門去教書。

 

桑弧拿到這個劇本後,十分欣喜而又極為重視,立即將其作為“文華”創業的開山之作投入拍攝。他根據《不了情》的劇作特點,選擇了當時最紅的男影星劉瓊和退隱多年的女演員陳燕燕出演男女主角。其中陳燕燕是張愛玲以往最喜歡的女影星之一,已演出過30多部影片,被譽為“最有前途的悲旦”。雖然她在抗戰勝利前後曾一度息影,但此次東山再起,參與《不了情》的演出,“面貌依舊美麗年輕,加上她特有的一種甜味”,還是很受觀眾的歡迎。此外,在影片中扮演廖父和夏家女傭姚媽等重要角色的演員也都很稱職。

 

《不了情》于1947年初上映之後,一炮打響,賣座極佳,産生了很大的轟動效應。張愛玲也乘勢把《不了情》的電影劇本改寫為中篇小説《多少恨》,于1947年夏登載在桑弧為實際主編的《大家》月刊上,36年後又收入了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的小説電影劇本集《惘然記》。

 

《太太萬歲》

 

桑弧獲得了與張愛玲聯手創作電影《不了情》的碩果以後,並不滿足。他隨即又敦請張愛玲繼續合作,再寫一個電影劇本,並提出了創新的構想。張愛玲對桑弧的建議欣然應允。這個劇本就是隨後被桑弧搬上銀幕的《太太萬歲》。

 

與《不了情》的悲情格調相反,《太太萬歲》是一齣世俗氣息較濃的輕喜劇。其主角陳思珍是一個精明能幹、八面玲瓏的家庭主婦。她想方設法使吝惜勢利的父親出錢資助丈夫唐志遠辦起了公司。可是唐志遠發財以後,卻移情別戀于一個交際花,唐母也開始對她多方責難。但她在忍氣吞聲的生活中,仍然幫助面臨公司破産的唐志遠渡過了難關,同時巧妙地制服了交際花的敲詐,並促成了其弟與小姑的婚姻,最後終於贏得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兩人重歸於好。

 

為了吸引觀眾,張愛玲把這一齣家庭生活喜劇寫得流暢風趣。而桑弧則把張愛玲創造的這些紙上的“熱鬧”,精巧地轉化為銀幕上觀眾喜聞樂見的畫面。據説《太太萬歲》上映的時候,觀眾的笑聲不斷。

 

《太太萬歲》是文華影業公司成立後製作的第二部影片。桑弧與張愛玲兩度成功合作所創造的“開門紅”,令“文華”的老闆心花怒放。他為此特邀桑弧、張愛玲等“有功之臣”去無錫遊太湖,吃“船菜”。張愛玲平時很少參加這類應酬,但這一次卻欣然而至,和大家一起聊天吃菜,興致勃勃。後來她提起這次遊太湖,還直説“印象深刻,別致得很”。

 

然而,當時張愛玲因與桑弧通力合作而被人硬扯出的情緣糾葛,卻給她帶來了不少煩惱。其時,27歲的張愛玲已和胡蘭成分手,而桑弧30歲剛出頭,單身未婚。兩人相得益彰的合作和交往,引起了他們的一些朋友想“成人之美”的好心。如張愛玲和桑弧的朋友龔之方,有一次去看張愛玲,就把朋友之間認為他們男才女貌、是很理想的一對佳偶之類的想法,向她婉轉地提出。可是張愛玲卻讓他碰了個硬釘子。據龔之方回憶説,當時“她的回答不是語言,只是對我搖頭、搖頭和再搖頭,意思是叫我不要再説下去了”。儘管如此,這些朋友要為張愛玲和桑弧撮合婚事的好意已被一些小報獲悉,並被渲染為張、桑已有男女之情一類的艷事逸聞。這自然讓張愛玲心中不快了。但她與桑弧的友誼和交往並沒有因此而中斷。不久,在桑弧編導言情片《哀樂中年》時,她還熱心地提出了一些參考意見,以致後來有不少人誤

以為此片是她編寫的。

 

《情場如戰場》

 

張愛玲寫完《太太萬歲》以後,又把曾被“迅雨”譽為“最完滿之作”的《金鎖記》改編為電影劇本。據説仍由“文華”出品,桑弧導演,並內定張瑞芳為主演,但該劇始終未能開拍。

 

張愛玲于1955年11月赴美,到了紐約。第二年2月,她獲得了美國愛德華·麥克道威爾寫作基金會為期兩年的寫作獎金,於是搬到這個基金會所管轄的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個僻靜莊園專事寫作。

 

在這裡,她結識了曾為好萊塢編寫過12年電影劇本的德裔作家賴雅,並很快於8月與之成婚。張愛玲和賴雅在一起共同生活了10多年,直到1967年賴雅病逝。在此期間,張愛玲與香港電影懋業公司建立了十分密切的電影創作合作關係。

 

“電懋”是上世紀60年代香港電影界最有實力的電影公司之一。張愛玲經摯友宋淇的鼎力相助,與“電懋”合作了近10年之久,而且一直比較順利。她最初為“電懋”所寫的電影劇本《情場如戰場》,是根據美國麥克斯·舒爾曼創作的舞臺劇《溫柔的陷阱》改編的。其主要劇情是圍繞著幾位都市未婚男女之間陰錯陽差、好事多磨的戀愛糾葛展開的。同《太太萬歲》一樣,《情場如戰場》也有著鮮明的世俗喜劇色彩,只是比前者多了一些都市白領階層談情説愛的浪漫情調。這個劇本于1957年拍成電影,據説上映後打破了當時香港國語片的賣座紀錄。

 

以後,張愛玲又接連為“電懋”編寫了多部電影劇本。由於張愛玲對所寫的人物及其生活十分熟悉,又掌握了豐富的編劇經驗和技巧,所以她所寫的這些劇本,凡是攝製完成上映的,都很叫座。其中如《南北喜相逢》等,還由宋淇執筆改為粵語版本,吸引了許多説粵語的觀眾,更加擴大了影片的影響。張愛玲因此而成了當時海外華語電影界大受歡迎的著名編劇。

 

張愛玲樂意為“電懋”編劇本,“電懋”也很善待她。她為“電懋”所寫的劇本,差不多都拍成了電影。絕無僅有的例外是1965年張愛玲編寫的劇本《魂歸離恨天》,它還沒有來得及交到導演手上,“電懋”就因董事長兼總經理陸運濤遭遇空難,而于同年9月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從此,張愛玲便脫離了與“電懋”的合作關係,也永遠離開了電影創作領域。她此後直到1995年9月去世,再也沒有寫過電影劇本。《魂歸離恨天》成了她為“電懋”編寫的最後一個電影劇本,也成了她整個寫作生涯中涉筆電影創作的最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