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銷售額連續4個月下跌 珠寶業受重災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7-04 10:29:0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零售業銷售數字連續兩個月錄得跌幅,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24.5%。
據台灣《文匯報》報道,香港零售業銷售數字連續兩個月錄得跌幅。港府統計處公佈,今年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90億元(港幣,下同), 較去年同期下跌4.1%,但已較對上一個月的9.9%跌幅收窄5.8個百分點;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則下跌0.2%。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垰表示,5月的跌幅較對上一個月收窄,亦比預期好。她認為,由於旅客消費放緩,估計上半年整體零售銷售最多只是持平,甚至可能出現首次下跌。
統計處昨日公佈,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90億元,按年下跌4.1%。扣除期間價格變動後,5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跌4.7%。按商店主要類別分析,5月份與上年同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24.5%。其次為下跌14.3%的電器及攝影器材;至於雜項耐用消費品下跌7.8%;書報、文具及禮品則下跌1.3%。
眼鏡店升15.1%最勁
同時,按去年同期比較,眼鏡店上升15.1%、其次為汽車及汽車零件上升14.7%、藥物及化粧品上升8%、超級市場貨品上升6.4%。
對於香港零售市道連續4個月回落,麥瑞垰指,主要是受珠寶鐘錶銷售再跌逾20%拖累,認為其跌幅部分受基數效應影響,行業的銷售情況近年的確逐步減弱,料今年行業的經營環境仍然艱難。她又指,由於旅客消費放緩,估計上半年整體零售銷售最多只是持平,甚至 可能出現首次下跌,目前難評論零售業是否已見底。
若限“一簽多行” 影響120萬員工
麥瑞垰稱,若政府限制“一簽多行”,將有違香港的商譽及形象,並會影響其他行業,預計涉及120萬名相關從業員,佔香港近33%勞動人口。她期望港府可透過其他方法,例如開發更多零售空間解決問題。
香港大學經濟學系首席講師王家富指出,今年4月份訪港旅客維持10.9%增長,相信內地旅客短期繼續為旅遊相關的服務帶來動力。他表示,若港府收緊“一簽多行”,預料對生活必需品銷售影響較大。
港府發言人則指出,零售業銷售再次下跌,主要是受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售顯著下跌拖累,反映訪港旅客在一些主要貴价品的消費下降。發言人又指,展望香港未來就業和收入情況仍然良好,可為本地消費信心帶來一些支持。不過,短期內零售業務前景將會繼續受基數效應,及旅客消費模式轉變影響。(中新網7月4日電)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