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京“霧霾”的記載:元代以前鮮見

霧霾中的北京

 

霧霾對空氣品質的污染,如今已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眼下,除了對機動車尾氣排放、工地揚塵的嚴控,為期三個月在全市範圍內對餐飲油煙的專項整治行動也將全面展開。“霧霾”天氣始於何時?歷史上有關於北京霧霾天氣的記載嗎?

 

元至元六年“霧鎖大都”“都門隱于風霾間”

 

北京地處我國的北方,氣候乾燥,尤其是冬季漫長,且北距沙漠不過200多公里,很容易出現霧霾天氣,史稱“霾災”、“雨霾”、“風霾”、“土雨”等。《北京氣象志》、《北京災害史》、《元史》、《明實錄》和《清實錄》等史料中多有記載。

 

目前對其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元朝。據《元史》記載:元天歷二年(1329年)3月,由於前年冬天沒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氣異常乾燥,導致“雨土,霾”,“天昏而難見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城)門隱于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由此可見,元代史籍中所記述大都城的這兩次“霾災”,持續時間較長,能見度很低。

 

明弘治十年“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

 

到了明代,有關“霾災”的記載逐漸增多。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明憲宗實錄》記載:“今年自春徂夏,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弘治十年(1497年),禮部奏:“京師去冬恒燠無雪……今春狂風陰霾”。“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萬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師風霾。閏二月壬戌,京師風霾,四月癸亥,大學士張四維等言:‘風霾陡作,黃沙蔽天。’”“五日不見西山之蹤,有饑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類似記錄明代北京地區“霾災”的多達數十次。

 

清嘉慶十五年“瓊島霧鎖霾封”“煤山隱于風霾土雨”

 

清代也發生過多次“霾災”,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會試)出榜,黃霧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風,榜必損壞。”嘉慶十五年(1810年)“京師入臘月以後,時有霧起霾升,連宵達旦,宛平、大興具有上報。”“瓊島(今北海)霧鎖霾封,難見真容,煤山隱于風霾土雨,宮人隱于殿中,時有探望。”咸豐六年(1856年),“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總之,每隔幾年“霾災”便會光臨京城,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在科學尚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對霧霾的認識極少,所以對霧霾的程度、濃度、範圍和危害等,只能憑感覺,且只記錄災情,對於如何預防“霾災”,沒有什麼記載。

 

元代以前史料中

 

為何鮮見“霧霾”?

 

為什麼元代以前史料中很少見到的霧霾,而在明清時期霧霾卻時常光顧京城呢?有氣象學家研究認為:一是元代以前有關北京地區的氣象資料記錄極少,特別缺少“原始氣象資料”的記錄和整理,明清時期才逐漸增多;二是與北京的地理有很大關係。北京地勢三面環山,由西北向東南形成一個“北京灣”,從西北到東南逐漸處於平原開闊地帶,大氣容易形成一片逆溫層,無風、氣象條件極其穩定,霧氣、風霾最易集結。三是元代以前北京地區沒有形成較大的城市規模,人煙稀少,出現霧霾天氣相對較低。四是明代以後隨著城市規模擴展,建築物不斷增加,空氣流動速度下降,霧霾發生的幾率相應提高了。

 

古人對霧霾災害的認識很膚淺,人們多認為是老天爺降的“霾災”,所以多求神靈保祐,“以期感動上蒼,賜下甘霖”。

 

明清兩代,帝王遇有“霾災”出現時,多遣文武群臣齋戒三日,並禁天下屠宰,或派文武官員到天壇祭天,以求天神驅散風霾,並降甘霖。“霾災”最大的危害是影響交通運輸,古代也是如此。明清時期盛行漕運,也就是使用運河的船隻把糧食送進京城,“霾災”一發生,水路難通,京城的糧倉存儲量急劇減少,時有告急。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發生了一次“霾災”,數日霧霾不散,導致通惠河上的漕運停止,京城多處糧倉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員到天壇祭天外,還親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據傳光緒年間京城曾出現一次嚴重的“霾災”,數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內“祭天驅霾”。而民間遇有“霾災”出現時,人們多到龍王廟前拜求龍王“驅霾祈雨”,並在莊稼種植上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出現了一次“霾災”,京畿之農人“蕓鋤時令苗稍疏,預防風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