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峰會將成為全球努力新起點

新華網北京9月21日電 201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將於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屆時將有來自120多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與會。這次峰會是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關係到各國2015年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期待這次峰會能為達成新協議凝聚政治動力。

 

讓我們盤點一下目前全球氣候變化情況、圍繞氣候變化進行的相關談判進展以及各方對本次峰會的期待。

氣候變化影響人類安全

 

剛剛過去的8月,是自1880年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8月。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4月、5月和6月也都是史上同期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在歷史同期排第四名。

 

最熱紀錄不斷刷新的背後,是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再創新高。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佈的一份公報顯示,2013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及等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均創下新高,並且增速也創下紀錄,為近30年以來的年度最大增速。

 

這會對全球氣候産生什麼影響?負責這方面評估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3月發佈一份報告,強調氣候變化危害人類安全。這份報告指出,相關風險包括海平面上升、城市因洪水受災、極端天氣危害基礎設施、城市酷暑導致死亡和疾病、乾旱和降水量的變化導致食物不足等。此外,氣候變化還會加劇一些地方的貧困和經濟問題,導致發生內戰和暴力活動的風險上升。

 

IPCC主席帕喬裏指出:“氣候變化的影響已經在世界各地顯現出來,沒有一個人會不受影響。今後,氣候變化會産生什麼影響,取決於國際社會如何為此做準備,以及是否能夠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相關談判仍有分歧

 

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形勢,《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相關談判是各國協商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機制。2009年,聯合國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提出了到本世紀末把溫度升幅控制在與工業革命前相比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要達到這一目標,也就意味著到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應比2010年低40%至70%。在當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下,溫室氣體排放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這些減排量應該如何分配,所需資金又應如何分擔,都成為談判中存在的分歧。

 

今年6月,在德國波恩進行的氣候談判中,各方圍繞一份新的氣候協議進行了商討,但在新協議的要素構成以及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作貢獻的內容方面,各方存有不少分歧。

 

發展中國家要求,新協議應平衡反映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等要素,各方貢獻也應該包括這些內容;部分發達國家卻把“貢獻”片面理解為減排,極力淡化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技術轉讓等責任。

 

期待峰會凝聚政治動力

 

將於23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可謂是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為重要的一次會議,關係到各國在2015年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

 

潘基文對媒體説,峰會有兩個目標:一是為明年在巴黎達成氣候變化新協議凝聚政治動力;二是促成採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的大膽措施。

 

聯合國負責政策規劃的助理秘書長羅伯特·奧爾日前表示,峰會將在結束時發佈主席總結,對當天各方的行動宣言加以總結。雖然這不屬於正式談判的一部分,但聯合國期待這一峰會能為清除談判中存在的政治障礙作出貢獻,增加動力。

 

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變化支持團隊主任塞爾文·哈特説,峰會不會立即解決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這一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問題,“但將成為政府、私營部門、民間團體動員各行業就此展開新的合作及行動的起點”。(綜合新華社記者黃堃,駐聯合國記者倪紅梅、顧震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