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評估報告:西藏高原生態系統總體趨好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18日發佈了由中外科學家合作研究後撰寫的第一份對西藏高原進行全面科學評估的報告。

 

報告從氣候、水體、生態系統、陸表環境、人類活動影響和災害風險六個方面所涉及的溫度、降水、冰川、積雪、湖泊等26項指標,綜合評估了西藏高原從過去2000年到未來100年的環境變化。總體結論是:西藏高原生態系統總體趨好。

 

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的西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核心。雅魯藏布江、怒江等眾多河流發源於這片120多萬平方公里美麗神奇的土地,為20多億人提供生命的源泉,水。

 

近年來西藏高原的生態環境有何變化?人類活動對環境有何影響?如何積極應對?

 

為科學回答這些問題,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和中國科學院白春禮院長共同倡導組建了“西藏區域創新集群”,組織來自中國、美國、瑞典、加拿大等國青藏高原專家,進行了三年的調查研究。

 

“根據多年遙感監測,西藏高原植被覆蓋本世紀以來有所增加。1998年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森林面積和儲蓄量雙增長。森林和灌叢將向西北擴張,植被凈初級生産力將增大。種植作物將向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擴展,種指數進一步提高。”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徐柏青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張憲洲表示,研究表明,在氣候變暖和人類活動加劇的條件下,青藏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仍然得到了較好的保護。這與黨和國家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努力與支持分不開。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青海兩省區及國家相關部委制定了青藏高原、西藏和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建設與保護規劃。中央和地方投鉅資開展的大型生態建設與保護工程和生態補償政策的效果逐步顯現。

 

調研中,科學家們看到西藏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升,生物多樣性得到保護。隨著羌塘、可可西裏和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特別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加大高原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一批西藏特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得到恢復。

 

比如,青藏高原野牦牛數量約4萬頭,而2003年這一數字只有1.5萬頭。與本世紀初相比,藏羚羊數量由8萬頭增加到約15萬頭。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約佔全球數量的80%左右。這裡成為全球最大的黑頸鶴越冬地。

 

報告顯示,西藏高原氣候變化的突出特徵是變暖和變濕。

 

過去50年,西藏高原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32攝氏度,增幅為全球同期平均升溫幅度的約兩倍。隨著氣候變暖,水循環加強,冰川整體退後,尤其以喜馬拉雅山和藏東南地區冰川後退最為顯著。變暖和冰川消融又導致西藏高原凍土退化、土地沙漠化。

 

“高原氣候變暖較其他地區迅猛是普遍現象,海拔越高氣候變暖越快,周邊冰川覆蓋也就越快。冰川退縮也很普遍,阿爾卑斯、安第斯山、乞力馬扎羅山等地區冰川融化的程度遠遠超過西藏高原。”徐柏青説,“冰川加速消融,近期流量增加,長遠看則會對水資源産生影響,尤其是使依賴冰雪融水的高原周邊乾旱地區更加缺水。這是全球高海拔地區共同面臨的挑戰。”

 

報告認為,人類活動對環境既有負面影響也有積極影響。

 

“交通、旅遊、礦産開發和城鎮發展在具體點和條線上,的確對局部地區的環境品質造成了影響。但應該看到,處於青藏高原核心地區的西藏自治區的能源消費以清潔能源為主、污染明顯低於人類活動密集區,與北極相當,仍為全球最潔凈的地區之一。”徐柏青説。

 

西藏地處全球最大的巨型成礦帶之一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成礦帶上,礦産資源十分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目前,全區累計發現礦種102種,有資源儲量數據的礦産41種。

 

為加強環境保護和資源有序開發,近年西藏自治區對礦産資源勘查和開發進行了嚴格控制。報告顯示,西藏登記採礦權面積749.62平方千米,不足該地區國土面積的0.1%。

 

報告建議:樹立環境保護與綠色經濟相融合的科學理念,建立以綠色經濟為核心內容的社會發展指數;加強政府在環境保護與建設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和支持力度;建立羌塘高原等生態文明示範區;加強科學傳播,弘揚環境文化;加強以評估和應對為基礎的能力建設。(記者:余曉潔、李志暉、王笛;參與采寫:郭麗琨、田穎、王小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