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兩岸年度漢字“和”反映兩岸民眾祈願

由台灣《旺報》和大陸《海西晨報》主辦的“年度漢字評選”18日揭曉,702萬網友投票選出年度代表字為“和”。

 

“年度漢字評選”已經是第六屆。據《旺報》社長黃清龍介紹,自2009年起,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先後選出“震”“漲”“微”“平”“進”“轉”,都反映了當年的重要事件。今年,兩岸領導人11月首度會面,大陸啟動“一帶一路”大戰略等等,700多萬網友們在“強”“安”“困”“祈”等字,最終選出“和”,“和”獲得43萬票。

 

《海西晨報》副總編輯陳煒明解讀,自古以來,中國人相信以和為貴。2015年,兩岸交流持續熱絡,兩岸領導人會面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家和萬事興”,和平紅利正為兩岸人民共享。和氣生財、和氣共贏,“和”既書寫了兩岸的今天,也啟迪著兩岸的明天。

 

香港《大公報》19日刊載評論指出,“和”字充分反映了今年兩岸關係取得的一系列矚目進展和成績。當下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和”字恰恰反映了兩岸民眾祈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心願,因而別具意義。

 

文章稱,今年以來,兩岸關係融洽和睦、臺海局勢和平穩定。“和”字充分反映了今年兩岸關係取得的一系列矚目進展和成績。尤其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向新的高峰,獲得各界高度稱讚和肯定。當下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和”字恰恰反映了兩岸民眾祈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心願,因而別具意義。

 

評論同時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今年訪問金門時説了一句意味深遠的話:不要等到路燈熄滅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要當和平失去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可貴。言下之意,即呼籲兩岸各界要珍惜和維護當下和平穩定的臺海局勢,否則形勢大變,追悔莫及。

 

此前,台灣地區的年度漢字評選中,“換”字當選台灣2015年度漢字。對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16日上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回答海峽飛虹記者提問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不能換。馬曉光説,我們注意到這是一項由《聯合報》舉辦的關於台灣島內事務的漢字評選。對於台灣內部事務我們不予評論。我們要強調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不能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不能換,兩岸追求互利雙贏的共同目標不能換,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不能換。

“和”字當選2015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2015-12-18

“2015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8日在台北揭曉,“和”字以433722票當選。

 

此次評選活動由台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等共同主辦。兩岸名人共同推薦出38個年度代表漢字,並於12月1日至15日進行投票,今年總投票數逾702萬票。入圍前十名的漢字包括“和”、“安”、“握”、“青”、“轉”、“創”、“強”、“祈”、“志”、“困”。其中,得票最高的“和”字獲433722票,“安”字以425549票位列第二,“握”字以408872票排名第三。

 

《海西晨報》副總編輯陳煒明表示,“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自古為華人所崇尚,目前兩岸和平紅利正被兩岸民眾分享。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福建、天津、廣東等自貿區的設立,以及人民幣“入籃”,大陸正以更開放的胸襟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與此同時,台灣也面臨經濟轉型、産業更新的挑戰和機遇。兩岸民眾選擇“和”字,既書寫了兩岸的今天,也啟迪著兩岸的明天;期望兩岸和氣生財,和氣共贏。

 

《旺報》社長黃清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兩岸關係發展並不平順,但兩岸領導人會面實現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突破,“和”字代表了兩岸民眾對未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期待。

 

當天,張炳煌、劉堆來等兩岸17名書法家還現場揮毫,書寫各種字體的“和”字。

 

自2008年起,由兩岸媒體發起組織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已先後評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等字。今年當選的“和”字,由台北圓山大飯店董事長李建榮推薦。(完)

展開全文

“和”字珍貴 反應兩岸民眾心願

2015-12-21

今年由兩岸媒體選出的“2015海峽兩岸年度漢字”是充滿了正能量的“和”字。香港《大公報》19日刊載評論指出,“和”字充分反映了今年兩岸關係取得的一系列矚目進展和成績。當下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和”字恰恰反映了兩岸民眾祈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心願,因而別具意義。

 

評論摘編如下:

 

家和萬事興。今年由兩岸媒體選出的“2015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就是充滿了正能量的“和”字。今年以來,兩岸關係融洽和睦、臺海局勢和平穩定。“和”字充分反映了今年兩岸關係取得的一系列矚目進展和成績。尤其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向新的高峰,獲得各界高度稱讚和肯定。當下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和”字恰恰反映了兩岸民眾祈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心願,因而別具意義。

 

“和”字曾多次被評選為“最中國”的漢字,因為其包含了“和諧”、“和平”、“和睦”等美好、安詳的意義。“萬事和為貴”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和”在中國社會的地位:凡事以達到和為最高目的,以和為最高處事原則。兩岸關係莫不如此。只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同胞才能安居樂業、安享人生。俗話説“和氣生財”,倘若兩岸關係緊張、劍拔弩張,勢必影響經貿往來。這七年來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舉行了11次會議,簽署了23項協議(生效20項),為兩岸民眾帶來很大的便利。自2012年起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場,累計共有13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為島內旅遊、交通、餐飲、酒店、百貨、夜市等行業帶來龐大商機;兩岸已開通71個空運客運航點,每週890個客運航班、84個貨運航班往返兩岸;自ECFA早收計劃實施以來,出口大陸的台灣貨物享受ECFA關稅優惠達到165.4億元人民幣;兩岸合作打擊各類跨兩岸犯罪行為,台灣電信詐騙發案數因此減少了約40%。這些成果都得益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然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這七年來,當人們享受著兩岸和平帶來的各種便利和成果時,似乎已忘記了七年前兩岸關係經歷的風風雨雨。2008年5月馬英九上臺之前,兩岸關係“非常凶險”:1999年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劍拔弩張;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臺,叫囂“一邊一國”的“台獨”主張,使兩岸“三通”遲遲不通,嚴重窒礙了台灣的經濟發展。正因如此,台灣主流民意在2008年大選用選票把破壞兩岸關係的民進黨趕下臺。但如今民進黨仍死抱“台獨”黨綱,民進黨主席、“台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仍回避“九二共識”,為兩岸和平發展投下變數。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今年訪問金門時説了一句意味深遠的話:不要等到路燈熄滅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要當和平失去的時候,才感受到它的可貴。言下之意,即呼籲兩岸各界要珍惜和維護當下和平穩定的臺海局勢,否則形勢大變,追悔莫及。

展開全文

“台灣2015代表字大選”“換”當選年度漢字

2015-12-09

“台灣2015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8日下午公佈,結果“換”字在50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這與台灣“大選”不無關係。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8日報道,推薦“換”字的作家劉克襄認為,“換”象徵另一個世代即將出現,符合台灣當下的氛圍。他説,從去年“太陽花學運”開始,今年什麼都在“換”,政府官員、企業經營者不斷“換”,連“總統”候選人也“換”了;“變”是不穩定,“換”則是另一個世代即將出現的感覺,“今年不只是一個政黨要換人,整個世代都要換了”。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也選了“換”字。她稱,當前的台灣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與問題,社會亟待改革與改變,需要換新汰舊,以新的思維團結全體力量,一起進步向前。

 

“台灣代表字大選”自2008年起,每年歲末邀民眾票選最能代表這一年的漢字。“換”字是繼“亂”“盼”“淡”“讚”“憂”“假”“黑”之後,選出的第8個台灣年度代表字。據悉,今年主辦單位邀請67位各界賢達,推薦50個候選字,除了循例透過手機票選外,也首度運用網絡票選,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投票。(向蕾)

展開全文

國臺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不能換

2015-12-16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馬曉葉)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16日上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不能換。

 
馬曉光是在回答本台記者關於“換”字當選台灣2015年度漢字,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

 
馬曉光表示,我們注意到這是一項由聯合報舉辦的關於台灣島內事務的漢字評選。對於台灣內部事務我們不予評論。我們要強調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不能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不能換,兩岸追求互利雙贏的共同目標不能換,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不能換。
展開全文

有所“換”,有所“不換”

2015-12-21

“台灣2015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顯示:“換”字在50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這固然與台灣“大選”不無關係,但“換”與“不換”之間,卻有著太多的“舍”與“不捨”。

 

“台灣代表字大選”自2008年起,每年終邀民眾票選最能代表這一年的漢字。“換”字是繼“亂”、“盼”、“淡”、“讚”、“憂”、“假”、“黑”之後,選出的第8個台灣年度代表字。今年的結果一齣,國民黨、民進黨以及親民黨紛紛給予表態。國民黨説,民眾希望在長久建立的良好基礎上改革,朱立倫代表不同世代、新思維,可以精準地帶領台灣走正確的路;民進黨説,台灣人民希望換一個新當局,帶領台灣重新出發;親民黨更直接:換人“執政”就換宋楚瑜吧。

 

在12月16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馬曉光針對記者提問指出:對於台灣內部事務我們不予評論,我們要強調的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不能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不能換,兩岸追求互利雙贏的共同目標不能換,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不能換。

 

年度代表字是台灣地區民眾的一種“情緒溫度計”,島內人心思變,這是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人們都注意到的一個現象,2008年的那場政黨輪替,島內社會應該也有著相同的心境。所以有媒體指出:民意對現狀的不滿,恐怕不只是對一黨一人不滿,上臺了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換了誰來都是白搭。如果民意換來的不是煥然一新,而是換湯不換藥,執政乏力,上臺者同樣難逃被換下去的命運。畢竟,民意如流水,不歸某一家。所以,無論怎樣變、無論怎樣換,都應該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大勢。

 

經過近8年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和平穩定已經成了兩岸特別是台灣民眾的主流民意。但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這個共同政治基礎之上的。如果這個基礎被“換”了,那和平發展的道路當然也會隨之改變,台灣民眾的和平紅利,亦將不復存在。有所“換”,有所“不換”,是當前形勢對兩岸人的考驗,也是兩岸人應有的一種智慧。

展開全文

“苦”啊,馬來西亞2015年度漢字出籠

2015-12-14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 由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和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2015馬來西亞年度漢字”評選揭曉儀式11日在雪蘭莪州莎阿南揭曉,“苦”字當選2015年度漢字。

 

“苦”啊,馬來西亞2015年度漢字出籠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本年度漢字評選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14078位馬來西亞籍人士參與投票,投票人數創歷屆之最。經過統計,“苦”字以16.0%的得票率險勝“貪”字(15.0%)當選2015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排在第三到第五位的年度漢字分別是“稅”(14.1%)、“捐”(10.4%)和“亂”(9.5%)。“跌”、“恥”、“霾”、“一”和“震”也依次入選2015馬來西亞年度十大漢字。

 

“苦”啊,馬來西亞2015年度漢字出籠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長方天興在揭曉儀式上表示,今年入選的馬來西亞年度十大漢字基本概括了全年馬來西亞發生的重大事件和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重要課題。“苦”字的當選説明瞭市民對於今年消費稅的徵收、物價飛漲和馬幣貶值等帶來的影響深感不滿。但他呼籲人民團結一致,共度時艱,爭取來年苦盡甘來。

 

“苦”啊,馬來西亞2015年度漢字出籠

 

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恒燦説,漢字擁有數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舉辦年度漢字既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也是對當年全國大事小情的總結,很有意義。他希望所有舉辦年度漢字的國家和地區能成立年度漢字聯盟,共同推廣中華文化。

 

“苦”啊,馬來西亞2015年度漢字出籠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馬來西亞年度漢字評選開始於2011年,是全球7個主辦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國家和地區之一,除馬來西亞外,其他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2014年馬來西亞年度漢字為“航”字。(記者王大瑋,編輯黃海霞,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展開全文

“安”字當選日本2015年度漢字

2015-12-16

“安”字當選日本2015年度漢字

 

12月15日,在日本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范在發佈儀式上寫下日本2015年度漢字“安”字。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15日在京都清水寺公佈了2015年日本年度漢字,“安”字因同時反映民眾對安保法案和恐怖主義的“不安”以及對“安定”生活的期待而當選。新華/法新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