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將是史上“最熱”年份?專家稱氣溫變化小

昨天南京街頭一位身著短袖T恤的外國遊客讓人産生“夏天”的錯覺。 宋寧 攝

 

“今年或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最近的朋友圈裏,不少朋友紛紛轉發了這條微信。儘管“最熱”二字奪盡眼球,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氣象專家卻告訴記者,今年並不會比往年熱上太多。“最熱”不應被誇大化。不僅是這條微信,我們對於天氣的認知其實存在著不少誤區。今天是世界氣象日,且聽南信大氣象專家為您逐一解析氣象熱點的真相。

 

厄爾尼諾

 

是太平洋赤道帶大範圍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失去平衡而産生的一種氣候現象,導致太平洋東部、中部的熱帶海洋水溫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

 

熱點1

 

今年或是“最熱的一年”

 

真相:“最熱”站得住腳,但不會升高很多

 

“3月12日,美國氣候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報上正式宣佈,厄爾尼諾再次到來,2015年可能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小夥伴們hold住啊!”打開微信,這段“聳人聽聞”的導語就足以讓人hold不住。正文中的部分表達也像標題一樣讓人“顫抖”:厄爾尼諾持續期可能會增加到兩年或者更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召民也看到了這條微信的內容。

 

“‘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表達是站得住腳的,但其影響則有些被誇大,”王召民説,“今年只能説是可能會比往年稍稍熱一點,但氣溫並不會上升的特別高,短時間內氣候發生很大變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王教授解釋,本次厄爾尼諾的到來,之所以會給民眾帶來“最熱”的印象,是因為從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全球變暖”的節奏似乎處在了停滯狀態,攀升的氣溫甚至還出現了略有下降的態勢。因此,在這次厄爾尼諾到來時,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便格外引人注目,甚至引發了微信中的“最熱”一説,但某一地區,如南京,今年夏天的溫度如何變化是非常複雜的。

 

雖然“最熱”的表達有些誇大,但王召民表示,因為厄爾尼諾而帶來洪澇災害等影響,還是需要正視的。1998年長江流域洪澇災害的“罪魁禍首”就是厄爾尼諾。不過,今年“厄爾尼諾”究竟帶來怎樣的影響,是否有其它因素共同發力,需要進一步進行研究。

 

熱點2

 

霧霾是可以“消除”的

 

真相:很難人工消霾,只能從源頭控制污染

 

“霧霾”佔據頭條的時間足夠長。前陣子,網絡上瘋傳的“無人機消霾”的消息更是讓不少網友空歡喜一場。那麼通過人工投放化學催化劑,能否消除霧霾?

 

南信大大氣科學與環境氣象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朱彬“糾正”了記者的表達。“把霧和霾連在一起合而論之,實在太‘委屈’霧了。”儘管同為天氣現象,但“霧”和“霾”還是有著明確的定義區分。根據氣象學的定義,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雲霧滴(即水滴)導致的能見度低於1公里時,這種天氣現象就稱為霧。霾則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準能見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這裡的幹塵粒指的是幹氣溶膠粒子。

 

“部分森林地區也經常有霧,或者是出現介於霧和霾之間的一種天氣現象‘靄’。相比之下,霾分佈的空間會更廣一些,比如長三角的不同城市,常常會連成片産生‘霾’。”朱彬告訴記者,“霾”之所以會帶來更可怕的印象,是因為以霾為主導的霧霾天氣中,可入肺的PM2.5更多。當霾出現時,氣溶膠會增多,霾粒子本身形成的凝結核就很多,可能會導致形成霧的概率減小。因為霾發生時對應的一般是靜穩天氣,不利於對流,也不利於雲的形成,缺乏人工增雨的條件。因此,很難通過人工消霧的辦法消除霾。

 

朱彬教授認為,産生霾的主要來源還是燃煤、汽車等污染源的排放,因此,想要“消霾”,只有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源。

 

熱點3

 

藍天基本靠“颳風”

 

真相:風強了,污染不見得會被吹跑

 

“想要看到藍天,基本靠‘颳風’”。伴隨著霧霾的日益嚴重,“藍天基本靠刮”成了微博、朋友圈裏的熱門短語。這樣的表達也並不是沒有根據,一場大風過後,碧藍如洗的天空往往會帶來耳目一新的新氣象。加上霧霾造成原理的普及,很多市民都會認為,霧霾久久不散的原因,是因為風速的減小,風力對污染物的“搬運”作用減弱。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召民告訴記者,藍天基本靠“刮”的認識存在著一定的誤區,風力增強,並不一定能將污染減輕。

 

“造成霧霾增加的原因並不止是風速,天氣的穩定程度和降水都是導致霧霾多的誘因。”王教授告訴記者,靜穩的大氣條件下,污染物不容易擴散。所以很多人會明顯感覺,霧霾越發嚴重了。而且全國的降水日數的減少也相對明顯,導致氣溶膠的濕沉降減弱,所以霧霾帶來的“陰影”才久久不散。“大風過後,大氣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的擴散,暫時改善了大氣環境,能見度提高,所以給人以‘水晶天’的印象。但之後霧霾能否減弱,大氣污染能否減輕,取決於風過後天氣條件是否穩定。”(通訊員 賈冰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