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堡》——把握世界與人生的方式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 1924年6月3日病逝終年41歲。卡夫卡短暫的一生充滿了不幸。他所處的時代,他的社會生活環境,他的家庭都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産生了深刻的影響。《城堡》寫于1922年,是卡夫卡最後一部小説。它不僅是卡夫卡生命體驗與哲學思想的總結,也是卡夫卡創作風格成熟與定型的標誌。被認為是卡夫卡創作的壓軸之作和代表作。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裏惶恐,不安,孤獨,迷惘,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英國詩人奧登評價卡夫卡時説: “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在《城堡》中,卡夫卡並沒有對“政治”進行直了當的描寫,而是經由人物悖論性的語言或交織、或組合,把它置放于一個龐大的悖論性語言環境內。這部小説的最大意義,莫過於蘊含其中的悖論思維如何戲劇化為作者把握世界與人生的方式。今日《輕閱讀》和周微一起走進卡夫卡的城堡,品讀經典著作中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