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42香港大營救” 茅盾化裝成難民撤離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9-06 15:48:0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9月6日電 香港《大公報》6日報道説,香港以其特殊的地位,在抗日戰爭時期曾經為中國和國際反法西斯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香港淪陷後,香港地下黨和抗日武裝共同營救出文化界知名人士、愛國民主人士,連同國際友人及其他人士共800多人,被茅盾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
報道説,日軍佔領香港後,危難當頭,數封抓捕文化人士的密令急發,八方潛伏,蛟龍齊動,封鎖嚴密,危機四伏。
報道援引中央電視臺拍攝的紀錄片《1942香港秘密大營救》描述,為了幫助受困的文化人士儘早脫離虎口,臨危受命的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前身)開闢了陸路和海路的交通線,將文化人士夾雜在難民中間,混過日軍檢查哨。
於是,鄒韜奮、茅盾等人化裝成難民,有的身背一袋小米,有的身穿破舊的衣服,把眼鏡、鋼筆這些容易暴露知識分子身份的東西都藏了起來。在交通員的帶領下,撤離香港,沿途一直有武工隊提供武裝護衛和掩護。
在營救途中,不僅行程艱辛,還要瞞過敵人,通過關卡、哨崗。
營救工作主要從兩路進行,一路從香港偷渡到九龍,再轉移到東江遊擊區,另一路從香港經長洲島偷渡到澳門或廣州灣,再分別從廣東境內進入桂林。
這場大營救歷時200天,行程萬里,遍及十余省市,共營救出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其家屬800余人,被茅盾先生稱之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