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蔡英文在謀劃針對大陸的“亞太新戰略”

日前,民進黨當局正式公佈“新南向政策綱領”,“新南向政策”目標與方向更加明確。華廣網19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文章分析指出,“新南向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及與美日盟友結盟的亞太新戰略,核心是圍堵中國大陸。王建民認為,但是台灣過於高估自身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影響力,過於視美日為台灣安全的保護傘,會在一定程度上惡化大陸在亞太地區的外交與安全環境,影響與阻礙大陸與這些國家的關係與經濟合作,台灣會起到“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作用。這是大陸必須要高度重視與警惕的新動向。

 

評論摘編如下:

 

日前,民進黨當局正式公佈“新南向政策綱領”,“新南向政策”目標與方向更加明確。仔細觀察與分析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以及兩岸、涉外議題,不難發現有著更大的區域戰略考慮,在某種程度上是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及與美日盟友結盟的亞太新戰略,核心是圍堵中國大陸。

 

蔡英文的兩岸與涉外總體戰略就是“重國際輕兩岸”、“重美日輕大陸”、“重南輕西”,這三者又是密集相關,環環相扣,核心則是亞太地區。蔡英文執政後,一方面全面倒向美日,意在實現“聯美結日抗陸”及建立“美日臺實質安全同盟”,同時努力謀求加入美國主導的TPP經濟聯盟(儘管美國選舉增加了未來TPP的變數);另一方面,積極推動與東南亞、南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為目標的“新南向政策”,建立廣泛的經貿、科技、文化等各層面的“連結”與關係。可見,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實際上是台灣當局正在謀求建立一個新的亞太戰略。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與日本長期推行的“南進戰略”(2012年安倍也提出“企業南進政策”)、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包括強勢介入南海、大力拓展東南亞、南亞國家關係)有密切關係。民進黨當局企圖讓台灣扮演協助美日在東南亞、南亞與大洋洲等地區抗衡中國大陸的“戰略棋子”。民進黨執政後,全面倒向美日,在涉外政策與區域安全等重大問題上極力配合美日亞太戰略,加強台灣與美日在東南亞、南亞的合作,企圖扮演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夥伴角色”。為實現這一目標,蔡英文當局亞太地區重大事件諸如日本新安保法、對南海仲裁案結果的表態及對衝之鳥礁、太平島等立場,均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台灣學者林建山直言,蔡英文“新南向政策戰略”計劃明確傳達了“親美日遠中國”的核心“國政策略”,企圖透過“新南向”擠進美國的“亞洲夥伴行列”,拉攏東南亞國家構築“排中的價值同盟”,協力對抗大陸。這是對蔡英文亞太區域戰略非常精闢的論斷。

 

在“新南向政策綱領”中,民進黨當局提出與這些國家“建立廣泛的對話與協商機制,形塑與東協(盟)、南亞及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合作共識,有效解決問題與分歧,逐步累積互信和共同體的意識”。顯然這是指建立或累積“政治互信”與“區域安全共識”,只是由於過於敏感,不敢明講,只能採取模糊的概念與語言,但難掩蔡英文當局的亞太區域戰略新意圖。

 

蔡英文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或“亞太新戰略”除了上述戰略安全層面外,在經濟層面,一方面爭取加入美國主導的TPP與以東盟為主的RCEP外,重點是發展“新南向政策”確立的與東南亞、南亞、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經貿關係,而且作為台灣內需市場的延伸,避免台灣對大陸的全面性與結構性依賴。另一方面淡化與阻撓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倡導台灣與東盟、南亞、新西蘭與澳大利亞等國家“建立經濟共同體的意識”。民進黨當局了解,台灣要與這些國家建立“經濟共同體”是不現實的,但又要“遠中”與分散大陸市場及要與這些國家發展新的經濟關係,就使用“經濟共同體意識”概念,其實就是經濟上“重南輕西”或“近南遠中”的戰略思維或意識的體現。

 

蔡英文當局旨在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對外戰略思維與做法,企圖建立針對中國大陸的台灣“亞太新戰略”,過於理想化,高估了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影響力,過於視美日為台灣安全的保護傘,誤判了東南亞、南亞與澳新等構成的“南向”地區形勢,因此難以實現。不過,蔡英文當局以“新南向政策”為主導的亞太新戰略,與美、日共同推進東南亞、南亞及澳新安全結盟與強化經濟關係,會在一定程度上惡化大陸在亞太地區的外交與安全環境,影響與阻礙大陸與這些國家的關係與經濟合作,台灣會起到“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作用。這是大陸必須要高度重視與警惕的新動向。(王建民,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