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中國宗教應跳出固守傳統的局限
編輯: 白宇坤 | 時間: 2018-03-08 09:24:43 | 來源: 中新社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宗教應當跳出固守傳統的局限,將本宗教與現代思想文化、管理制度、傳播媒介有效貫通。
過去一年來,學誠法師在不同場合多次闡述有關宗教中國化的觀點,主張中國宗教既要主動了解現代文化思潮,也要對自身傳統進行完整審視。
3月7日,學誠法師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宗教界小組會議。當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中國宗教應當跳出固守傳統的局限,將本宗教與現代思想文化、管理制度、傳播媒介有效貫通。
中新社發 宋家麗 攝
受訪時,他進一步談到,在宗教中國化的現代進程中,中國宗教應當秉持與時俱進的精神,跳出固守傳統的局限,將基本教義精神、禮儀制度、弘傳方式與現代思想文化、管理制度、傳播媒介有機結合、有效貫通;讓宗教的精神本懷突破形式的束縛,真正彰顯于中國當代社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活力和正能量。
學誠法師舉例,中國佛教正啟動漢文大藏經校勘研究、翻譯推廣工程,探索經典教義的現代詮釋工作;致力於傳統戒律清規和現代管理制度相結合;將互聯網、人工智能等與佛教文化相結合,推出佛教動漫等。
面對本土化和全球化雙重課題,學誠法師認為,中國各大宗教需建立高度開放和圓融的心態,既與中華傳統文化深度交融,又與世界文化深入互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促進宗教關係健康和諧,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學誠法師認為,報告體現了對包括宗教界在內的社會各界人民的重視和關切,為民眾勇於創新、發揮自身積極作用開闢了更廣闊空間;也為佛教界今後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服務“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瞭方向、提振了心力。
佛教在亞洲擁有廣泛的社會信仰基礎。學誠法師表示,佛教應擔當起文化紐帶和心靈使者的重要角色。今年,中國佛協將以更加主動積極的姿態和豐富多元的方式,繼續開展與周邊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友好交流。(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楊程晨)
相關新聞
- 2018-03-07福建“開門修志” 閩臺方志文化交流熱絡
- 2018-03-06“七彩雲南”走進台北 兩岸民眾以茶會友
- 2018-03-04人大代表談“非遺”:有傳承、冀創新
- 2018-03-04第18屆中菲文化節開幕 菲總統發賀信
新聞推薦
- 犯錯、改錯、再犯錯、再改錯……這就是美國“對臺折騰律”!2025-02-18
- “沒有文化,何談産業” 臺媒痛呼:台灣的哪吒在哪?2025-02-18
- 大地上的追夢人——記開春後的在閩臺胞2025-02-18
- 國家電影局發佈!《哪吒2》22日起在港澳地區上映2025-02-18
- 閩臺親上親 融合向未來——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邁出更大步伐2025-02-18
- 遊戲、網文、影視劇……中國故事“出海”又出彩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