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請臺當局放寬心鼓勵臺胞赴陸築夢

一年一度海峽兩岸民間最大的活動“海峽論壇”,即將於15日在福建舉辦,但就在這時臺當局“陸委會”又大張旗鼓的召開記者會反制,首先搬出“兩岸條例”來恫嚇台灣同胞並奉勸台灣民眾和團體不要輕易參加,但更為離譜的是,蔡當局稱禁止所謂“中央機關人員”參與,最為嚴重的是若有團體和政黨違反“兩岸條例”第九條規定,從事“妨害”台灣安全或利益的話,最嚴重可以解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8年6月6日上午,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

 

2018年6月6日上午,第十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

 

近日臺當局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反制回應大陸,在這一年多來也不是第一次,每當大陸出臺對台灣同胞有利的政策和促進兩岸融合有利的事情時,臺當局都會做出回應。早在去年國臺辦發佈“31條措施”以來,臺當局行政機構就召開記者會,推出所謂的“壯大台灣”八大策略作為回應。這場看似互相競爭的記者會開始後,在接下來的一年多裏就可以看到更多“陸委會”的各種大動作,這就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

 

首先是搬出“兩岸條例”開罰赴陸築夢的臺胞。“陸委會”捧著“兩岸條例”三令五申的恫嚇台灣同胞赴大陸發展築夢,若是不聽話就要開罰,最明顯不過的例子就是在近期對廈門臺籍社區主任助理開罰十萬元新台幣,且連續對多名在廈門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台灣同胞開罰,這種方式無疑只是加速台灣同胞赴陸築夢的決心而已。

 

其次是勸阻臺生赴陸求學。眾所皆知的是,近兩年來,台灣青年赴大陸求學已經成為一股趨勢,“陸委會”官方網站新增了“臺生專區”,但打開頁面之後開宗明義標題是“台灣青年學生赴陸發展應做好的功課:風險評估”,去大陸求學難道還有風險嗎?難道去美國和日本就更沒有風險嗎?筆者想説的是去大陸求學不但沒有風險反而是一大機會和暖心的機遇,大陸同胞都無不用心和暖心真心實意的在幫助我們這群台灣學生。民進黨佛心來了看到這標題不免想著是不鼓勵我們去大陸求學吧!接下來更為離譜的是,“陸委會”用八題自問自答式圖文並茂來解説小心去大大陸讀書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參加“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的臺灣青年在北京天壇合影。(資料照片)

 

參加“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的台灣青年在北京天壇合影。(資料照片)

 

其三是大肆修法阻檔兩岸之間的交流。最明顯不過的就是民進黨民意代表王定宇提出的“刑法第十條修正草案”,竟然將大陸列為“敵人”。王定宇稱將在該“修正案”增列“敵人”的明確定義,明定與台灣地區交戰或者武力對峙的,因此將大陸列在“敵人”之列。試想這是多麼荒謬的事情,大陸自始自終都將台灣同胞當作自己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因此更在近幾年不斷出臺眾多的“惠臺措施”,特別是去年出臺的“31條措施”到落實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同等待遇”,無不體現“兩岸一家親”的具體實踐。此外民進黨還進行了包含“兩岸條例”和“安全法”等多種法律的修正,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阻擋兩岸交流和自身選票罷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全國臺聯2016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重慶分營開營。(圖片來源:重慶市臺聯)

 

全國臺聯2016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重慶分營開營。(圖片來源:重慶市臺聯)

 

總而言之,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和維護,即使現今遇到臺當局不少阻撓和污名化,但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始終在前行,因為台灣同胞赴大陸求學、就業和創業發展乃是時代潮流,因為有著自己的中國夢所以來到大陸。臺當局在這一年多以來的大動作無疑都是在行歷史的逆流罷了。用一組最簡單的數據説出台灣青年為何想赴大陸發展,依據台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高達44.7%的台灣人有意願赴大陸就業、31.3%的台灣人願意因大陸釋出更多工作機會而從台灣赴大陸就業。另外又依據台灣104人力銀行《2018年台灣人才西進滿意度》調查報告中發現到,有83.3%正在大陸就業的台灣人願意持續在大陸工作發展、77.3%在大陸就業發展的台灣人願意推薦親朋好友赴大陸工作發展、76.1%的台灣人表示更因為“31條措施”提高在大陸就業的意願。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大陸發展舞臺大和工作機會多,台灣青年人都以大陸作為人生發展的起始點。台灣青年來到大陸發展除了作為築夢的起點,最為重要的是本著“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精神態度拼搏下去,因為每個人對於美好生活嚮往的到來,都是靠自己雙手打拼出來的。最後還是請臺當局放寬心,唯有台灣同胞赴陸發展築夢,兩岸關係才會更好。(作者係瀋陽臺協副秘書長羅鼎鈞,此文僅代表其個人觀點)

臺胞:海峽論壇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平臺 不容被污名化

2019-06-03

一年一度兩岸最大的民間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即將於6月15日于福建省舉辦。這個即將邁入第11個年頭的活動,可謂眾所矚目,兩岸同胞都非常期待在這天齊聚福建,用真誠的心互相交流和融合,一同為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特別是在福建這塊土地上,台灣2359萬同胞中,有超過70%的台灣同胞祖籍都是福建,其中最多來自泉州府和漳州府等閩南地區,就如同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兩會與福建省代表團座談時,指示將福建省建設成台灣同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因此海峽論壇伴隨著福建“閩臺五緣”和“第一家園”在福建舉辦可謂是實至名歸。

 

過去十年以來,海峽論壇從第一屆的十八項交流活動擴大舉辦至第十屆三十項活動,其中還包含了各項分論壇活動在福建各地舉辦,從主論壇、青年交流、婚姻論壇到社區治理等等,海峽論壇舉辦的各項活動遍及了兩岸社會各個階層的深度交流,並且真正實踐了兩岸一家親之理念。特別是第十屆起創新的“首來族”和海峽故事匯,前者由組委會規劃出福建不同路線,邀請沒有來過大陸的台灣同胞在線報名,讓廣大的台灣同胞有機會直接第一次接觸和認識大陸,更為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祖鄉。後者則是透過兩岸同胞這些年來的海峽故事,用最真誠動人的文字講述自己的兩岸故事並且在“海峽論壇”講臺上分享給兩岸同胞,這些舉措都是兩岸同胞間心靈契合的體現。

 

就在即將迎來第十一屆海峽論壇的前夕,卻被臺當局“污名化”,搬出法規恫嚇阻止台灣同胞和民間團體參加海峽論壇,這都在過去十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這本是兩岸民間最大的盛事兩岸各界都應予以祝福共襄盛舉的事,如今臺當局的做法只是離兩岸同胞的心越來越遠而已,因為海峽論壇這個長久以來以文化、經貿為基礎最重要的民間溝通交流平臺,就是促進兩岸互相了解和融合的重要管道,唯有更多兩岸同胞各界共同參與並且交流,這樣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才能起到正向的作用。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即將再次在福建盛大舉辦,兩岸同胞各界都不會因為這樣的“污名化”而停止交流,反而必須讓更多的兩岸同胞一同深度交流和交往,因為唯有如此在兩岸同胞的融合才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促成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無論如何,還是要預祝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成功舉辦,兩岸同胞透過海峽論壇共同實踐屬於兩岸一家親的中國夢。(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展開全文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2019-06-03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晉江向金門供水,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網絡圖)

 

近日,福建省出臺《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加快兩岸應通盡通、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和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出臺42條措施,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該《實施意見》推出後,引起臺胞臺企強烈反響和共鳴。他們認為,福建將著力在兩岸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闖出新路,對臺胞更具吸引力,讓在閩臺胞更加安居樂業,對福建也更有歸屬感。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

 

有助於推動“兩制”台灣方案

 

在廈臺胞臺商的“大家長”、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第一時間就研讀了《實施意見》的全部內容。在記者發出採訪提綱後,他非常鄭重地以微信短信形式進行回復。

 

吳家瑩表示,此次福建省特別出臺《實施意見》,不僅是對大陸此前各項惠臺措施的進一步貫徹落實,更是對如何將福建打造成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提出具體實施措施。《實施意見》從各方面都體現出了既“著眼大局大勢”,又“注重落實落細”,著力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闖出新路。

 

吳家瑩認為,閩臺一家親,《實施意見》更是讓閩臺兩地民眾親上加親。《實施意見》尤其提到推進“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這一方面,這一次列出了許多具體措施,比如:建設連江官嶺至黃岐輸水管道;發揮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作用,推進向金門馬祖供氣;推動通過海纜輸電方式實現電網聯網,推進向金門馬祖供電;推進研擬廈金大橋和福州連江至馬祖通橋方案等等方面。“這讓我們看到大陸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推動惠臺措施落實方面,是實實在在地在行動。”

 

最後,吳家瑩表示,有了這份《實施意見》,兩岸“新四通”的構想都將會逐步實現,這是讓台灣同胞實實在在受惠受益的好政策。“首先從離福建最近的金門、馬祖開始,逐步推進兩岸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深化融合發展,我想這對今後順利推行實施‘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都將有著現實的意義。我們在廈門的廣大臺商臺胞也都期盼能儘快參與進來,為實現這個‘第一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海滄社區主任助理符坤龍:

 

全家來廈門生活我們可以安居樂業

 

符坤龍,台灣新北市人,目前是廈門海滄區未來海岸社區主任助理。來大陸之前,符坤龍在台北高端樓盤帝寶大廈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因為看中大陸更有發展空間與前景,2016年,他通過獵頭公司在廈門找到工作,成為廈門某高端物業的總經理。2017年9月入職目前這個職位,成為海滄區第二批“臺胞社區主任助理”。

 

對於這次福建出臺《實施意見》,符坤龍有自己的獨特理解與感觸。他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説:“大陸給了我們相當的禮遇,所以我才把我的妻子、兩個孩子都帶過來,現在全家都在廈門生活。因此,對於福建這次出臺的《實施意見》,對於大陸給予臺胞的照顧,我有更切身的體會。”

 

他説,這個《實施意見》讓臺胞臺企在福建更可以安居樂業,像其中“臺胞憑台灣居民居住證享受所在地居民購房的待遇;推動臺胞在閩使用台灣機動車駕駛證換領大陸駕駛證”等規定,都是非常具體的、非常生活化的、實實在在的實惠與便利。“像我這樣全家人都來到廈門生活,在子女就學、子女學前教育方面,惠臺政策讓我完全沒有後顧之憂,我完全可以放下心中一塊大石,安心在這裡工作生活。”

 

符坤龍還注意到,《實施意見》中還指出,福建面向台灣同胞提供更多工作崗位。“我也很願意介紹更多的臺胞到大陸來福建打拼事業。”他説,福建提供臺胞發展自己專才長才的平臺,讓臺胞臺企在這裡可以大顯身手,也讓台灣經驗在這裡生根發芽。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福州臺商協會前會長陳秀容:

 

在福建的臺商是一群有福之人

 

“《實施意見》的出臺,可以看出福建省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臺政策方面非常務實、非常用功、非常用心,真的把臺胞當作自己人、一家人,兩岸一家親。”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福州臺商協會前會長陳秀容表示,福建這樣的務實動作,就好像在兩岸間架設了一座虛擬的平臺,把兩岸緊緊連接在一塊。

 

“福建不僅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落實給臺胞平等待遇的政策,而且在基礎設施、行業標準、農業合作、能源資源互通等方面加速推進合作,這是兩岸間一座巨大無形的感情連結紐帶與橋梁。”陳秀容説,許多來福建發展的臺商都是祖籍在這兒,現在自己也有了二代,甚至三代、四代,“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的,但我覺得,我來福建就是回家鄉,家鄉給予的好的照顧,讓我對福建越來越有認同感和歸屬感!”

 

《實施意見》中她個人最關注哪一條?陳秀容説,她首先注意到的是,很多融合發展措施都是基於實現“同等待遇”而提出的;其次,在商言商,《實施意見》中提出“探索人民幣與新台幣直接清算”,這個會讓臺商得到許多便利,節約匯兌成本。

 

她最後表示,“福建對臺政策落實著眼大局大勢,又注重落實落細,著力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上先行先試、闖出新路。我要説的是,在福建的臺商,真的是有福的一群人!”

 

臺胞安居樂業 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馬祖前縣長楊綏生:

 

盼馬祖主政者借好這個“東風”

 

福建省這次出臺的《實施意見》,對馬祖是絕對的好消息,很多與馬祖發展直接相關。比如,《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推動開展“小四通”對接洽談;推進向金門、馬祖通水;建設連江官嶺至黃岐輸水管道;推進向金門、馬祖通氣;推進向金門、馬祖通電、通橋等等。

 

今年已經65歲的前馬祖縣長楊綏生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福建這個《實施意見》,對馬祖是個好消息。作為馬祖的普通民眾,對大陸推出的有利於馬祖發展、有利於兩岸和平穩定的政策,我都持歡迎態度。”

 

兩岸對峙時,馬祖曾是軍事前線。楊綏生在馬祖縣長任內,曾極力推動改善福建與馬祖的海上交通,建構福州、馬祖“兩岸一日生活圈”,讓馬祖從“前線”變成一個“後花園”。事實上,在繼馬尾至馬祖、連江黃岐至馬祖的“小三通”航線之後,今年5月17日,福州馬尾瑯岐至馬祖南竿福澳港“兩馬”新航線又開通了,而且航程時間只要80分鐘,福建往來馬祖越來越方便。

 

楊綏生強調,自己已經退休了,原則上對馬祖當地的主政者不應該指點和評論什麼,但福建這個《實施意見》對馬祖發展以及兩岸關係都是好事,希望馬祖主政者和台灣當局好好利用這個“東風”,根據馬祖地方需求,與福建對接,推動相關項目。

 

對個人而言,楊綏生很關注《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建設平潭南島語族考古教學研究基地”。他説,自己去過幾次平潭,而從馬祖的考古項目中發現,大約在6000年前,馬祖與福州就有過交流,不少專家認為,馬祖人的祖先應該是從平潭等地過去的。“現在《實施意見》出臺,雙方在南島語族考古教學研究方面可進一步交流。”臺海網6月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網絡圖)

 

原標題:“臺胞安居樂業,對福建更有歸屬感” 福建出臺《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在臺胞中引起強烈反響

展開全文

在佛山 這本“功夫秘籍”助臺胞臺商“打天下”

2019-05-31

廣東佛山,著名的“武術之鄉”,黃飛鴻、葉問、李小龍,這些我們熟知的功夫大師和巨星的祖籍和師承都在佛山。

 

而現在的佛山市,也逐漸成為不少臺胞臺商登陸發展的“用武之地”。據不完全統計,佛臺經貿交流30餘年,累計有1300多家台資企業在佛山投資興業,臺商在佛山實際投資總額超61億美元,在廣東省名列前茅。

 

去年12月,佛山市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佛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佛山72條”),該措施主要由深化佛臺經貿合作、支持台灣同胞在佛山就學實習就業創業生活兩部分組成,涉及投資、産業、貿易、海關、科技研發、財稅、用地、農業、金融、就業、人才、教育、文化、醫療、住房等多個領域。

 

不僅如此,“佛山72條”突出佛山特色,圍繞佛山發展定位和戰略重點,以佛山特有的開放政策,讓臺胞臺企在佛山發展享有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優勢;同時,“佛山72條”還在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例如,台灣相關人才來佛山就業創業同等享受佛山人才引進培養和服務保障政策待遇、佛山臺胞在公共文化服務及有關榮譽評選等方面享受與佛山居民同等待遇等。

 

俗話説“行家一齣手,就知有沒有”。如此力度大、範圍廣的“佛山72條”,讓廣大臺胞臺企在佛山“大施拳腳”發展,就好比習武之人拿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功夫秘籍,努力加以修行,成為“一代宗師”想必指日可待!

 

各位臺胞和臺商們,來佛山,一起“打天下”吧!

展開全文

臺胞:教改崩壞的台灣 該如何施救

2019-05-31

台灣教育改革超過20多年,幾乎台灣40歲出頭世代包含其自身在學的子女,仍舊是台灣教育改革下成長的一代。這跨越兩代人的台灣教育改革,為何不斷試驗且一試就是20多年?這就得從1994年説起,當時台灣學生走上街頭,對於高中和大學聯考制度一試定終生發出抗議,迫使臺行政部門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並由時任“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並且得到時任臺當局領導人李登輝大力支持。這一改歷經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整整25載。教改這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從以下這幾件事就知道台灣教改是成功還是失敗。

 

首先,廢除聯考制度改多元入學制度且廣設大學,造就台灣人人都有大學讀的“窘境”。伴隨著台灣少子化的危機,近十年來入學人數逐年降低,凡是有參加大學學測和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就可以上大學,以至於出現指定科目五科滿分五百卻僅需七分就可上大學的笑話。如今大學高中化,學生素質逐年下降。許多大學招不到學生面臨倒閉狀況,透過蔡英文“新南向政策”違法招收東南亞學生以擴充生源,但孰知這些東南亞學生滿懷期待來臺求學卻淪為工廠的黑工。

 

其次,是兩岸同胞最關注的“去中國化教育”,這導致台灣青壯年甚至兒童世代“國族認同”的大錯亂。自1997年“認識台灣”篇在中學推行以來,台灣歷史和地理以往包含在本國史和本國地理中,卻要先從學習台灣、中國到世界逐一像個同心圓往外擴張,這就是著名的“同心圓理論”“台獨史觀”。經過近二十載至2016年時蔡英文上臺後,更進一步將我們中國歷史和地理納入東亞史和地理中。台灣教改在歷史和地理方面,受到“去中國化教育”影響,越走越極端,導致台灣青壯年世代在兩岸關係和認同上、認知上出現極大的謬誤。

 

其三,教改為了減輕中小學生課業壓力,以往的菁英班被改為常態分班,以往校園裏最具權威的老師管教權在教改中變得一文不值,零體罰學生、搗亂管不得使得校園尊師重道的倫理崩解。特別是自2005年解除發禁和零體罰政策出臺以來,校園裏學生成為真正的霸主。如今一般公立高中裏,一班五十人裏,專心上課的不到十人,學生無不在玩手機,亂哄哄吵鬧,老師想管也管不動,因為管教學生還有可能會被家長告上法院,最終導致想讀書的學生無法專心讀書。每逢大考(大學學測和指定科目)前一個月只好向學校告假一個月,遠離校園專心去圖書館自習衝刺。學校原本是育作英才的地方,如今卻是學生佔山為王的地盤。

 

從以上三個案例中就可以觀察到,台灣教育改革25年是失敗的,受影響超過千萬台灣同胞,從小學到大學養成階段、“國族認同”到校園的尊師重道,每一個環節的養成教育都是非常的重要。但如今台灣教改仍舊是伴隨著政治鬥爭繼續改下去,要如何翻轉這樣錯誤的教改,最終也有待2359萬台灣同胞好好思考了。再持續下去,台灣不僅教育崩盤,同時也對整個社會影響甚巨。(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