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大陸為臺企臺胞送上“大禮包”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2021年新年伊始,為了造福在大陸的臺企臺胞,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省率先向臺企臺胞送上了“大禮包”,公佈了今年首批225條同等待遇清單。兩百多條同等待遇,體現了大陸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發展中,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企臺胞。

 

這兩百多條同等待遇涉及了經濟、社會、文教、便利化等四個領域。其中,涉及經濟領域的項目超過50%,共有133項,重點體現在權益保障、行業準入、醫療衛生、農業合作、文創旅遊、用地需求、金融服務、財稅服務、通關服務等方面。社會領域則包括衣食住行、就業創業、醫保社保、人才待遇、司法服務、參政議政、基層治理等方面。文教領域重點涵蓋了子女就讀、招錄招考、獎助學金、課題申報、體育活動、文教交流等方面。便利化領域涉及金融便利、出行便利、就醫便利、辦證便利、醫保核銷便利等方面。

 

在福建省創業的台灣青年范姜鋒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個“大禮包”因應了臺胞臺企的關切和需求。范姜鋒從事的是促進兩岸青年創業方面的工作,所以他非常關注“在閩臺胞可從事創業投資和天使投資項目”的內容。他對記者説,“這對我們的長期發展將有很大幫助。之前,福建出臺過‘66條’、‘42條’惠臺措施,這次又出臺了‘225條’惠臺措施,可以説內容一次比一次細膩、一次比一次具體。這些保障臺胞臺企福祉的政策,著實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大陸的溫暖。”

 

為了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路,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福建省各地市各部門陸續出臺了許多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的優惠政策措施。在全面落實國家有關部委推出的惠臺措施,比如“31條”、“26條”和“11條”之外,福建省還推出了省內的一系列惠臺新舉措,即“66條”、“42條”,新年伊始又公佈了“225條”。這些越來越具體的惠臺新政策,無不體現了大陸的誠意和善意,那就是始終為在大陸的臺企臺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2016年從台灣到福建省打拼的曾芝穎是大陸惠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2018年,福建省出臺了“66條”,鼓勵台灣的建築團隊參與福建省的鄉建鄉創工作。這讓曾芝穎在福建省的鄉建鄉創工作做得有聲有色,項目一個接著一個,她施展才華的舞臺也越來越大。她對記者説,“福建省一直對臺胞臺企友善又體貼,出臺了很多政策,而且經常反復徵詢大家的需要,(讓我)感覺在福建工作、生活等更加便利。福建的確是(我們臺胞)登陸的第一家園。”

 

福建省是大陸台資企業最集中的省份之一。根據福建省商務廳公佈的數據,2020年1月-11月,閩臺貿易額達到74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福建省新批准台資項目1047個,實際到資34.6億元人民幣。9月25日,大陸首家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金圓統一證券有限公司在廈門正式揭牌開業。11月17日,宸展光電(廈門)登陸中小企業板。對此,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廈門已有四家臺企相繼在大陸上市,分別是廈門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欣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銀行、宸展光電(廈門)股份有限公司。吳家瑩説,這四家臺企先後在大陸上市,表明台資企業不再單一依賴以往的外貿市場,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大陸內需市場,這充分顯示了大陸市場的巨大潛力。吳家瑩説,大陸謀劃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對台資企業來説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希望臺企能夠積極融入大陸資本市場。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説,“福建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閩臺經貿合作暢通,人文等其他各領域交流往來頻繁,兩岸同胞血脈相連。大陸的惠臺政策就是要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讓大家有更多的獲得感。相信臺胞臺企在福建的發展將有更廣闊的空間,相信兩岸融合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