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一樣精彩 留陸過年臺胞收穫“家的溫暖”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2-22 16:22:04 | 來源: 新華網 |
海峽兩岸,一年燈火望人歸。但2021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很多臺胞選擇留在大陸過年。
形式變了,年味不變。“就地過年”的臺胞們通過“雲拜年”“雲乾杯”“雲團圓”,與島內的親人們同賀歲。
地點變了,熱情不減。臺胞們呼朋引伴、觀光旅遊、體驗民俗,把春節假期安排得滿滿噹噹,過了一個精彩紛呈的別樣春節。
有一種年味:形式變了,年味不減
楊承萱(左一)和家人2019年2月4日在台灣基隆過年時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楊承瑄是“臺商二代”,平時跟父母在大陸發展。楊承瑄有個學法律的姐姐在台灣發展,平時聚少離多,每年春節成了一家人最期待的團聚時刻。疫情打亂了楊承瑄今年的返鄉計劃,她決定和父母留在廣州過春節。“見不到在台灣的姐姐和其他親戚們,有些遺憾。但我覺得鼓勵‘就地過年’是合理必要的。我可以通過視頻與島內親人們聯繫,也可以體驗廣州的春節。”楊承瑄説。
點讚:惟見君行久,新年勝舊年。變的是地點,是形式,不變的是年味,是溫情。
有一種愛:跨越海峽,守望相助
春節前幾天,福建福州樹兜社區的活動中心歡聲笑語,留閩過年的臺胞們將新年禮物送到社區居民手中,拉著老人家的手話家常。這是由台灣姐妹為主組成的“牽手”巾幗志願服務隊發起的“進社區送溫暖”的公益活動。
點讚: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兩岸同胞守望相助,不斷詮釋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
有一種鄉情:心安之處是吾鄉
從1992年洽談項目算起,臺胞王克璋與山東濟南有了近30年的交情。這個春節他響應“就地過年”的倡議,首次在濟南過年。“心安之處是吾鄉。”王克璋説,從民俗到食品等過年的禮數,台灣與山東幾乎一模一樣。
點讚:響應號召,就地過年;養精蓄銳,牛年更牛。
有一種溫暖:有人一直牽掛著你
2月10日大年二十九,湖南中醫藥大學老師們帶著留校臺生一起學做年夜飯。新華社發
臺生小吳在湖南中醫藥大學讀大二,今年是他第一次過年沒回家。“不會覺得孤單!”他説,學校老師很照顧他們,為他們辦了很多活動,春節又為他們準備了紅包、洗手液和口罩。
大年二十九,湖南中醫藥大學老師們帶著留校臺生一起學做年夜飯。“我們學包餃子,做菠蘿包和糖醋排骨,感謝老師們的用心。”小吳説,在台北的父母也很放心他留在湖南過年。“除夕我和家人視頻連線,吃了年夜飯,來個網上團圓!”
點讚:心有所依,他鄉亦是故鄉。
有一種熱鬧:圍爐話團圓
清蒸多寶魚、火腿鮑魚燉母雞湯、滷肉飯,中間再加個火鍋圍爐……大年三十這一天,臺胞陳俊宇和妻子沈潔姮在武漢的家裏開始陸續端上年夜飯了。因為返臺隔離政策的原因,臺胞陳俊宇和妻子今年選擇留在武漢過春節,“春節前,我們陸續發出邀約,請留在武漢過年的台灣朋友們來家裏做客,人越多越好,這樣才夠熱鬧。”
點讚:親朋齊歡聚,圍爐話團圓,暢敘新春情,熱鬧過大年。
剛剛過去的鼠年,兩岸同胞守望相助,用大愛譜寫了一首抗疫讚歌;牛年春節,臺胞們在大陸過節,處處流露著“兩岸一家親”的情感共鳴。縱有千分想念,更有萬分安心。新春佳節,用千萬句問候,訴説難以團圓的鄉愁;用一聲聲祝福,傳遞兩岸攜手共進的期盼;希望疫情早日緩解,兩岸恢復正常交通和交流,讓分隔兩地的家人早日相聚。
相關新聞
- 2021-02-22“就地過年”一樣精彩 留陸過年臺胞收穫“家的溫暖”
- 2021-02-22“工藝匠人”陳峙峰:在大陸度過美好的“雕刻時光”
- 2021-02-20廣西臺辦主任李莉走訪農業臺企送開春祝福
- 2021-02-20臺胞:“春節這裡好熱鬧”
新聞推薦
- 習近平離京赴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2024-11-13
- 習近平的拉美情緣2024-11-13
- 丁薛祥出席“加強早期預警,共築氣候適應的未來”高級別會議並致辭2024-11-13
-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2024-11-13
- 國臺辦:樂見兩岸青年常來常往、走近走親2024-11-13
- 聚焦反“獨”促統 第十七屆黃埔論壇在廣州召開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