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美國應該為中美關係增添助力,減少阻力

據路透社本月10日報道,美國國務院10日稱,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包括台灣)事務的高級主管勞拉·羅森伯格將於本月中旬訪問中國、韓國和日本,以跟進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舉行的元首會談,併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明年初訪華做準備。美國國務院稱,將“繼續負責任地管控我們兩國(指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中美兩國願意持續加深了解和接觸的好消息。

 

但是就在中美雙方都願意持續加深了解和接觸的時候,美國方面卻接連做出了不利於中美關係的動作。一是美國國防部發佈2022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歪曲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無端臆測中國軍力發展,且用大量篇幅談論臺海局勢,在台灣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二是美國國防安全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台灣軍售總額4.25億美元的飛機標準零部件和有關設備共兩筆軍售;三是美國聯邦參眾兩院近日就“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達成共識,包含“未來5年向台灣提供100億美元軍事融資”“加速對臺售武”等涉臺消極內容。

 

美國應該為中美關係增添助力,減少阻力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一邊向中方作出嚴肅承諾,一邊卻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持續對臺軍售,推動出臺涉臺消極法案,派遣高官竄臺,加劇了臺海緊張局勢。美方自相矛盾的做法暴露了其説一套、做一套的虛偽面目,嚴重損害其自身的政治信用和國際信譽。美方應該清楚,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第一條紅線。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美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台灣問題上挑事兒,縱容支持“台獨”分裂勢力,勢必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嚴重影響中美關係重返穩定發展的軌道。

 

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推動全球經濟在疫情後復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地區熱點問題……都離不開中美兩國協調合作。據彭博社援引今年前9個月中美貿易數據的報道説,2022年或將成為中美貿易額創紀錄的年份——不但美國從中國的進口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年,美國向中國的出口也將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美國應該為中美關係增添助力,減少阻力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過去20年美國對中國的看法是錯誤的》。文章的作者是美國太平洋世紀協會副會長湯姆·普拉特。文章説,我們的對華政策方向已經變得被動和錯誤。歷史不會對過去20年的美國對華政策給予良好評價。美國《外交》雜誌網站發表德國總理奧拉伕·朔爾茨的文章《全球化轉捩點:如何在多極時代避免新冷戰》。文章認為,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著有理由孤立北京或遏制合作。

 

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醒美國方面一切應從中美關係發展的大局著眼,清醒地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切實將美國領導人作出的不支持“台獨”的承諾落到實處,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停止製造新的臺海局勢緊張因素,停止搞“以臺制華”,停止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中國必然採取有力措施,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作者:左鎮)

 

臺積電赴美設廠,動了誰的奶酪

2022-12-12

臺積電赴美設廠,動了誰的奶酪

新華社台北12月9日電(記者趙博、黃揚)當地時間12月6日,台灣地區積體電路領軍企業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的新廠舉行移機典禮,首批設備從台灣運至新廠。據悉,該項目總投資400億美元,第一期計劃量産5納米製程晶片並推進到4納米,第二期計劃量産目前最先進的3納米製程晶片。屆時,合計月産能將達5萬片。

 

臺積電美國設廠早已見諸媒體報道,成為熱點話題。如今新廠啟動,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臺積電先進産能移往美國,動了誰的奶酪?連日來,島內議論紛紛。

 

據台灣媒體報道,臺積電原本對赴美設廠反應冷淡,原因在於成本過高。美國晶片製造人才短缺,也缺乏原材料、IC設計、封裝測試等上下游業者。臺積電在美國生産晶片的成本,比在台灣高出不止五成。臺媒還披露,臺積電11月致函美國商務部,直指在美製造晶片的真實障礙是“建造與營運的比較成本”。

 

成本如此高昂,為何非去不可?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此前在出席某活動時直言,臺積電是在美國政府敦促下才選擇這樣做。

 

臺積電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製造企業,是台灣半導體産業重要支柱。從10納米製程開始,臺積電便在晶片代工領域遙遙領先。

 

對於臺積電在美國設廠,美國方面不吝溢美之詞,卻絲毫粉飾不了其以霸道姿態對台灣的巧取豪奪。臺媒分析,美國戰略上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減少對台灣晶片的依賴,二是切斷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晶片供應。以“臺海安全風險”為由,要求臺積電將人才和産能轉移美國,符合其自身利益。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曲建仲投書媒體説,“半導體去臺化”已是現在進行時。從美國要求臺積電赴美設廠可見,美國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利益。

 

《中國時報》8日報道,台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表示,臺積電去美設廠有許多弊端,如:原應留在台灣的就業機會、外匯收入、稅收等都被美國“磁吸”過去,對台灣造成傷害。

 

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社交平臺上説,臺積電分散核心製程技術赴美投資,美國廠毛利率明顯低於台灣廠,對外資分析師來説“不算是好消息,寫不出利多報告”。

 

臺積電工程師攜家帶口赴美,也是近期島內熱議話題。台灣《商業週刊》報道説,11月1日,近300名臺積電員工及家屬搭包機前往鳳凰城。未來數月還有6架包機,將總計逾千名工程師及其家人陸續送至美國。

 

台灣時事評論員陳鳳馨説,這批人是島內最頂尖的工程師,包機將島內頂尖人才送往美國讓民眾“感受特別強烈”。島內輿論認為,美國是要從技術、産業乃至人才等多方面“掏空台灣”。

 

最讓台灣社會“有感”的,還數民進黨當局的表現。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佈的新聞稿顯示,今年9月和12月,蔡英文在與“美國客人”見面時多次宣稱,台灣要與美國“攜手産制‘民主晶片’,打造永續供應鏈”。

 

美國對台灣予取予求,民進黨當局極力迎合“跪送投名狀”,引發網民憤怒。有媒體報道,許多網民涌入蔡英文社交媒體個人賬號留言,“把臺積電變成美積電”“臺積電升格,變美國神山”……網友質疑,先進製程往美國搬,台灣人才也往美國送,這到底是“愛臺”還是“害臺”?

 

面對反對聲浪,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負責人祭出慣用的“甩鍋大法”,誣稱是大陸媒體在炒作“半導體去臺化”,似乎只要把矛盾轉嫁大陸,台灣半導體産業鏈整體外移,進而損害就業、衝擊台灣經濟的隱憂就不存在了。而此人信誓旦旦所謂“先進製程一定留在台灣”,怎麼聽都像是在畫一張大餅。

 

綜合臺媒報道,引進臺積電的同時,美國還大力推動台灣其他半導體企業赴美。12月初,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硅晶圓廠環球晶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12寸晶圓廠動工建設,預計2025年投産,最高月産120萬片。另有多家臺積電的供應商,包括無塵室業務和化工廠,均配合跟進赴美。

 

台灣升達投資控股董事長蔡明璋受訪表示,供應鏈離開台灣弊大於利。顯而易見,如果台灣不再是半導體製造重鎮,又沒有下一步可能影響世界的重要産業,經貿地位自然下降。

 

據報道,恐慌效應所致,臺積電股價連續3天下跌,8日收在471.5元新台幣,下探逾三周新低。島內知名電子佈告欄PTT上,網民直呼“在美國多蓋一座晶圓廠,就是在台灣少蓋一座晶圓廠”“臺積電是要被搬到連門都沒有了”……

 

不只赴美,臺積電位於日本熊本的新工廠投資約86億美元,將於2024年展開營運。另據臺媒報道,臺積電正考慮赴德國薩克森州設廠。

 

《中國時報》7日發表短評《臺積電被搶走了》説,全世界都知道半導體重要性。美日歐把原先倚賴台灣生産的尖端半導體拿去本國生産,這不叫“去臺化”,什麼才是“去臺化”?蔡當局百依百順、配合行事,簡直是“被賣了還幫忙數鈔票”。

 

台中退休教授陳孝平撰文説,臺積電縱有百般不願,在當局對美國有求必應的政治環境下被“推上花轎”,是無奈但必然的結果。

 

移機典禮當天,《聯合報》發表社論指出,臺積電成立時,只是工研院電子所的一個衍生公司,但當時已擘畫半導體産業長程發展。半導體業成為台灣經濟支柱,臺積電成為“護臺神山”,是前人在遠見中步步經營的成果。若問今天的執政者,為20年後的台灣做了什麼籌謀,蔡當局將何詞以對?

展開全文

國臺辦:堅決反對美有關議案塞入涉臺內容

2022-12-12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針對美聯邦參眾兩院近日就“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達成共識,包含涉臺消極內容,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9日答記者問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美有關議案塞入涉臺內容,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我們對此堅決反對。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在台灣問題上玩火,不得與中國台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

 

有記者問:美聯邦參眾兩院近日就“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達成共識,包含“未來5年向臺提供100億美元軍事融資”“加速對臺售武”等涉臺消極內容。民進黨當局對此大肆炒作。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作上述回應。

 

她表示,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註定失敗。

展開全文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常委名單

2022-12-12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副主席名單

 

主席:蘇輝(女)

 

副主席:李鉞鋒、吳國華(女)、鄭建閩、江利平、孔令智、符之冠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第十一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名單

 

(25名,按姓氏筆畫為序排列)

 

王昱、孔令智、呂少軍、劉艷(女)、劉江東、江爾雄(女)、江利平、許可慰、蘇輝(女)、李鉞鋒、楊曉紅(女)、吳國華(女)、鄒振球、張嘉極、陳軍(女,高山族)、陳椿、陳子云(女)、陳玉玲(女)、陳清莉(女)、林敏、鄭建閩、符之冠、蔡欣(女)、蔡睿、潘新洋

展開全文

美國必須停止在台灣問題上食言背信(日月談)

2022-12-12

美國近日在台灣問題上“越線”動作頻頻,除了宣佈將向台灣地區出售4.28億美元軍機零部件及裝備,聯邦參眾兩院還就“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達成所謂共識,其中包含“未來5年向臺提供100億美元軍事融資”“加速對臺售武”等消極涉臺內容。

 

前不久,美國領導人剛剛向中國做出“五不四無意”承諾,明言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無意遏制中方經濟繁榮,無意打壓中國等。然而,美國相關部門轉身就給“台獨”撐腰打氣、傳遞錯誤信息,如此説一套做一套,誠信何在?

 

中美作為世界上經濟體量最大的兩個國家,只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能造福兩國、惠及世界。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始終固守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動輒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人為“築墻設壘”,強推“脫鉤斷鏈”,更頻繁打“台灣牌”,妄圖“以臺制華”,令臺海橫生波瀾,讓兩岸關係更趨緊張。

 

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雙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對抗衝突的關鍵,也是中美關係最重要的防護和安全網。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切香腸”,不斷試探中國底線,以各種方式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行為十分危險。

 

美國對臺售武、在有關議案塞入涉臺內容,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危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損害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問題上,中方沒有任何妥協退讓餘地,任何人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不要站在14億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台灣的民進黨當局熱衷於倚美謀“獨”,用台灣民眾血汗錢購買美國天價廢舊武器,對美國言聽計從、亦步亦趨,在“抗中”之路上越走越遠,還不惜犧牲民眾健康福祉進口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連台灣引以為傲的臺積電,也被迫將生産線和技術人才遷至美國。美國打“台灣牌”,一切從美國利益出發,只把台灣當棋子和炮灰,民進黨當局卻為一己政治私利極力配合,賣臺禍臺莫此為甚。

 

任何人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違背中國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民都絕不會答應!“台獨”同臺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民進黨當局搞“以武拒統”,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只會把台灣同胞推向火坑。倘若美國一再食言背信、執意妄為,縱容支持“台獨”,最終必將引火燒身。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