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美國應該為中美關係增添助力,減少阻力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2-12-12 14:22:01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據路透社本月10日報道,美國國務院10日稱,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包括台灣)事務的高級主管勞拉·羅森伯格將於本月中旬訪問中國、南韓和日本,以跟進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舉行的元首會談,併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明年初訪華做準備。美國國務院稱,將“繼續負責任地管控我們兩國(指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探索潛在的合作領域”。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中美兩國願意持續加深了解和接觸的好消息。
但是就在中美雙方都願意持續加深了解和接觸的時候,美國方面卻接連做出了不利於中美關係的動作。一是美國國防部發佈2022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歪曲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無端臆測中國軍力發展,且用大量篇幅談論臺海局勢,在台灣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二是美國國防安全局發表聲明稱,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台灣軍售總額4.25億美元的飛機標準零部件和有關設備共兩筆軍售;三是美國聯邦參眾兩院近日就“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達成共識,包含“未來5年向台灣提供100億美元軍事融資”“加速對臺售武”等涉臺消極內容。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一邊向中方作出嚴肅承諾,一邊卻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持續對臺軍售,推動出臺涉臺消極法案,派遣高官竄臺,加劇了臺海緊張局勢。美方自相矛盾的做法暴露了其説一套、做一套的虛偽面目,嚴重損害其自身的政治信用和國際信譽。美方應該清楚,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不可逾越的第一條紅線。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美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台灣問題上挑事兒,縱容支援“台獨”分裂勢力,勢必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嚴重影響中美關係重返穩定發展的軌道。
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推動全球經濟在疫情後復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地區熱點問題……都離不開中美兩國協調合作。據彭博社援引今年前9個月中美貿易數據的報道説,2022年或將成為中美貿易額創紀錄的年份——不但美國從中國的進口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年,美國向中國的出口也將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過去20年美國對中國的看法是錯誤的》。文章的作者是美國太平洋世紀協會副會長湯姆·普拉特。文章説,我們的對華政策方向已經變得被動和錯誤。歷史不會對過去20年的美國對華政策給予良好評價。美國《外交》雜誌網站發表德國總理奧拉伕·朔爾茨的文章《全球化轉捩點:如何在多極時代避免新冷戰》。文章認為,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著有理由孤立北京或遏制合作。
因此,我們有必要提醒美國方面一切應從中美關係發展的大局著眼,清醒地認識到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切實將美國領導人作出的不支援“台獨”的承諾落到實處,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停止製造新的臺海局勢緊張因素,停止搞“以臺制華”,停止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中國必然採取有力措施,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作者:左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