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閩臺經貿合作基礎牢動力足

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在三明市設立,海峽兩岸規模最大石化合作項目——福建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投入商業運營,最具影響力的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平臺——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市召開年會......進入12月以來,閩臺經貿合作好消息連連。

 

展望未來,涉臺專家2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認為,閩臺經貿合作基礎牢、動力足。

 

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福建始終處於前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發展趨勢更加明顯。截至目前,福建現有台資企業1.1萬多家,累計利用台資項目超2.1萬個,實際利用台資310多億美元。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所長蘇美祥表示,閩臺産業融合邁向全領域全業態發展新格局。

 

作為大陸最大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福建農業利用台資項目數和實際到資規模保持大陸首位;擁有6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數量居大陸首位;最先啟動零關稅進口台灣農産品的廈門口岸,成為大陸最大的台灣水果集散中心……閩臺農業合作走在大陸的前列。

 

石化領域更是閩臺經貿合作基礎牢、動力足的鮮明體現。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由中國石化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和旭騰投資有限公司各佔50%投比合資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總投資278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包括實際加工能力100萬噸/年乙烯裂解等9套化工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碼頭及儲運設施等,年産乙烯百萬噸。

 

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試投産以來運行平穩,目前乙烯單體對台灣銷量突破8.5萬噸。兩岸企業家峰會能源及環保節能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集人傅成玉表示,這不僅是海峽兩岸企業合作的重大石化項目,也是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成功實踐。

 

隨著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推進,古雷石化基地成為國家發改委唯一確認的大陸台灣石化産業園區和推動兩岸産業融合的試驗田,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石化基地。“共同推動古雷二期開花結果”,擺上了兩岸企業合作的日程。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郭寧寧表示,希望兩岸企業家以此次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為契機,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做大做強石化産業,做優古雷石化基地,全方位促進閩臺産業融合發展,助力兩岸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

 

2022年以來,福建繼續落實“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等惠臺舉措,積極協助臺商臺企紓困穩産,支持臺胞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創造條件幫助臺青實習就業創業……件件實事讓臺胞臺企有感。

 

尤其是,在全球投資貿易萎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背景下,閩臺經貿合作依舊逆勢前行。以大陸唯一對臺綜合實驗區為例,今年前10個月,平潭綜合實驗區對台灣地區進出口61.3億元,同比增長7.8%,其中出口53.1億元,同比增長28.8%。

 

當下,福建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為臺胞臺企入閩發展提供了空間和機遇。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在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表示,福建將進一步推進閩臺産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幫助臺企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進一步為臺企在閩投資興業提供優質服務,加快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中新網福州12月21日電  記者 龍敏)

標簽:兩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