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秉持民族大義 共護臺海和平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在2023年第1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題為《攜手奮鬥 共創偉業》的新年寄語,向廣大台灣同胞致以新年祝福和誠摯問候。這是宋濤擔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後,首次在《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年寄語。在新的一年,兩岸關係何去何從、臺海局勢是否出現轉機,備受外界關注。

 

秉持民族大義 共護臺海和平

 

宋濤在文章中首先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對臺工作。他指出,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擘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就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作出總體部署,為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做好對臺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大陸通過發佈《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舉辦“九二共識”30週年座談會等,持續向台灣同胞和國際社會講清台灣問題歷史經緯和對臺大政方針,講明“九二共識”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引導兩岸同胞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對話協商,對臺方針政策更加深入人心。

 

在宋濤的新年寄語中,有三點值得關注。

 

一是“和平”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在這篇不長的文章中,“和平”一詞共出現了7次。宋濤指出,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其中“要和平”排在首位。從島內來看,2022年底舉行的台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結果,在22個縣市長中,國民黨獲14席,民進黨獲5席,民眾黨獲1席,另有2席為無黨籍。民進黨創下該黨成立36年來最差紀錄,蔡英文隨後宣佈辭去民進黨黨主席職務,以示對該黨在選舉中的表現負責。正如宋濤在文章中指出,島內新一輪地方選舉的結果表明,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是台灣社會主流民意,“台獨”分裂勢力操弄“抗中保臺”不得人心,“倚外謀獨”註定失敗。從兩岸來看,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兩岸一家親有具體體現,兩岸命運共同體也有生動寫照。文中列舉出了一系列數據:2022年全年,10家臺企在大陸上市,在大陸上市臺企總量增至59家;第十四屆海峽論壇、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兩岸青年峰會等600多項兩岸重點交流項目成功舉辦,眾多台灣同胞踴躍參與,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臺生積極報名就讀大陸高校,錄取人數較2021年增長22%。因此,宋濤明確表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符合民族大義,對兩岸同胞最有利。2023年,我們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繼續努力為兩岸同胞謀利造福,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助力台灣同胞參與民族復興進程。

 

二是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將是對臺工作重點。宋濤在文章中兩度提到“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這也是近一段時期以來,大陸對臺工作的關鍵詞。過去一年,大陸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勢力謀“獨”挑釁,強力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臺,有效震懾外部勢力“以臺制華”行徑。大陸的反制行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外部勢力及島內“倚美謀獨”勢力都不得不有所收斂,島內“反戰求和”的民意也得到極大激發。就在2022年12月,拜登政府一個月內兩次對臺軍售、美國國會炮製所謂“對臺軍事貸款”等。隨後,大陸在臺海地區附近海空域組織諸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和聯合火力打擊演練,2022年12月25日派出71架次軍機巡航台島,創下單日巡航台島軍機最多的紀錄,其中47架次穿越所謂“海峽中線”。正如宋濤強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任何企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圖謀都絕不可能得逞。2023年,我們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堅定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和兩岸同胞切身利益。

 

三是大陸願與台灣有識之士開展廣泛協商,共推統一進程。宋濤在文章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在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2022年8月10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白皮書提到,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兩岸協商談判可以有步驟、分階段進行,方式可靈活多樣。由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的代表性人士開展民主協商,共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大計。這充分體現了大陸方面的善意和誠意,台灣有識人士應與大陸方面共襄盛舉,為兩岸同胞謀福利、共圓中國夢。正如宋濤在文中所説,“只要兩岸同胞商量著辦,家裏面的事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秉持民族大義 共護臺海和平

 

2023年,台灣開始進入台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的準備階段,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島內各股勢力將加緊佈局備戰,朝野政爭與衝突對立將更加尖銳複雜,“台獨”勢力可能借機炒作“修憲”等議題;美國為打壓中國大陸發展,勢必加大打“台灣牌”力度,外部勢力干預臺海局勢會愈演愈烈,臺海將更趨紛亂動蕩。但正如宋濤所説,“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新時代新征程,祖國大陸方方面面展現出強大生機和活力,必將為兩岸同胞提供巨大機遇和發展空間。大陸始終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不管“台獨”與外部干涉勢力如何興風作浪,都無法改變兩岸邁向統一的大勢。我們堅信,只要兩岸同胞和衷共濟、同心同行,就一定能夠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就一定能夠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作者:李平)

同胞要一條心!宋楚瑜説出了一個兩岸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

2023-01-05

1月1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冼太夫人故里廣東茂名參訪。他表示,冼太夫人以和平方式收復海南島,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立下了不朽的歷史功勳。冼太夫人在歷史上有止戰息爭、促進和平的功德懿行,其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好心”精神,值得當前兩岸關係引為借鑒。

 

宋楚瑜的談話,表達了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共同促進和平統一、共建民族復興偉業的期盼。宋主席對兩岸形勢的看法清醒而睿智,並説出了一個兩岸老百姓都應明白的簡單道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台灣不能缺席。兩岸同胞更要一條心,傳承和弘揚冼太夫人精神,促進兩岸和平統一。

 

就在幾天前,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在即將出版的回憶錄中也就兩岸關係提出建議,呼籲“推動政治對話,追求最終和平”。

 

這些島內政治人物先後發聲,説明民進黨當局加劇兩岸緊張對立的做法不得人心,他們勾連國外反華勢力,妄圖把台灣推向戰爭邊緣的政策也日益被島內民眾看穿和拋棄。同時,呼籲加強兩岸交流和對話、促進和平統一的力量則不斷累積壯大。兩岸有識之士應順應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促進兩岸交流對話,為兩岸同胞的福祉添磚加瓦。

 

但民進黨當局和美國政府都不願意看到兩岸關係走上正軌。民進黨當局積極採購美國武器,並延長兵役期限;美國出臺了《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在5年內對臺軍援100億美元,拜登政府最近又批准了上任後的第8次軍售項目,宣佈向臺軍出售1.8億美元的“陸上機動佈雷系統”。可見“美臺勾連”的小動作從未停止,是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因素。

 

祖國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中國大陸方面一直主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勢至宜乘,時不可失,我們衷心期望兩岸同胞基於民族大義,發揮中國人的智慧,打破兩岸關係的僵局,共護兩岸和平,共築復興榮光。(文/石葦

展開全文

兩岸吹和風 民進黨當局要落實善意

2023-01-05

2022年臺海劍拔弩張,但今年開始,兩岸似乎出現了緩和的訊號。新上任的國臺辦主任宋濤首次書面談話,促統堅定,但語氣平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則表達對大陸疫情的關懷,兩岸關係冰封6年多,何時才能熬到春暖花開的時刻?

 

修復疫後兩岸關係

 

其實在民進黨當局上任後,蔡英文每一年的元旦談話都讓人看到兩岸關係改善的空間,但每次都事與願違,甚至背道而馳。例如,蔡英文2017、2018兩次元旦談話接連重申兩岸“不會走回老路”,然而此後的事實證明,兩岸關係甚至比“老路”還要倒退,直逼戰爭邊緣。再如,蔡英文2021元旦談話有意修復疫後兩岸關係、期許民間交流恢復,但直到今天,也只有“小三通”有限復航的計劃。民進黨常被質疑“説一套、做一套”,如果對照蔡英文歷年元旦的兩岸論述和此後的實際作為,似乎並沒説錯。

 

當然,兩岸關係錯綜複雜,更何況民進黨與大陸之間本就毫無互信,再動聽的兩岸論述,沒有實際行動加以落實,都很難扭轉結構性的僵局。如果兩岸可以多做一些實質性的善意互動,遠比説幾句客套話、漂亮話要更有效。

 

民進黨當局對春節前開放兩岸交流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大陸此次放鬆管控後疫情升溫,難以收集完整、真實的數據,台灣對開放兩岸交流有所遲疑在情理之中。不過民進黨當局如果真有心對大陸釋出善意,可以做好兩件事:第一,落實“人道關懷”與“提供必要協助”。2020年1月中旬,兩岸曾通過既有渠道安排台灣醫療專家赴武漢考察,後來才有了民進黨當局“超前部署”守住第一波疫情的成績。同理,民進黨當局可循原有渠道,再度向大陸提出派團考察,再從專業角度提出建議。台灣陸委會、海基會還可以捐贈防疫物資,如果官方渠道因政治因素無法溝通,仍可藉助疫情初期的包機經驗,委託臺商協會溝通、轉贈。

 

第二,提出疫後恢復兩岸民間交流路線圖。當1月8日大陸全面撤銷出入境旅行限制、恢復民眾國際旅遊後,民進黨當局就不能再做鴕鳥了。對大陸疫情飆升感到擔憂可以理解,但不能成為再次拖延、阻撓兩岸交流的藉口。如果經過1至2個月的觀察評估,大陸疫情仍以奧密克戎為主、不影響台灣現有群體免疫防線,民進黨當局就應儘速推動兩岸航點、觀光、文教、商務活動回到疫情前的狀態。

 

熄滅兩岸戰爭引信

 

行勝於言,只要民進黨當局從善如流,拿出行動協助大陸度過疫情難關,不僅有利於台灣做好兩岸交流的風險評估,對大陸來講也必然是正面、善意的訊號。要民進黨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實在不必期待。不過,回顧陳水扁、蔡英文前後“執政”長達15年的時間裏,兩岸仍有擱置分歧、有限溝通的成功經驗。如果蔡英文能夠在任內最後一年,做出更多有利於改善兩岸關係的實事,既可以引導民進黨兩岸路線與賴清德“和平保臺”接軌,也有望熄滅兩岸走向戰爭的引信,或許這才是蔡英文的歷史定位所在。

 

新年有新氣象,新人也會有新氣象。新任外交部長秦剛日前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首次通電話,象徵著新一年中美關係走向緩和的可能性。兩岸如能利用疫後恢復交流的契機,善意互動、累積互信,最終實現善意溝通,既與中美緩和大方向一致,亦對兩岸民眾福祉有利。“時不再來,機不可失”,蔡英文要把握時機。(來源:華夏經緯網轉載台灣《中國時報》消息)

展開全文

“抗中”換“和平”,民進黨真能“保臺”麼?

2023-01-06

“九合一”狼狽敗選的民進黨,等不及新年就打算改換口號了。

 

2022年12月24日,民進黨新主席的參選者賴清德在參與活動時提出了所謂“和平保臺”的口號,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和平相處”。28日,民進黨公佈台灣地區基層公職人員“九合一”敗選報告,代理黨主席陳其邁再次使用“和平保臺”的字眼。

 

以所謂“和平”代替“抗中”,究竟是文字遊戲,還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真的有變?

 

為競選打出動員口號

 

1月15日民進黨補選黨主席在即,“和平保臺”的提出對於賴清德有緊迫意義。有觀點認為,儘管賴勝選的懸念不大,但在其“台獨工作者”的政治底色上,如何調整民進黨兩岸政策路線,是觀察賴此次競選表現以及今後政治前途的一大重點。

 

顯然,這一口號是想與蔡英文任主席時期的“抗中保臺”路線進行區隔,有臺媒認為是與過去作“切割”。

 

檢討選舉失敗的原因時,有民進黨人士指,時下台灣民眾擔心戰爭風險的心理已經大增,繼續把對抗性強烈的口號作為標語,是這次民進黨選戰策略的重大失誤。

 

身為民進黨當局副領導人,賴清德親眼得見操作“抗中保臺”在“九合一”選舉中失效,他定不願重蹈覆轍。用“和平”替換“抗中”,表面上看似想降低對抗意味,弱化仇恨動員的效果。

 

尤其是,在臺美勾連愈加公開化的2022年,大陸軍演強力震懾“台獨”勢力,而民進黨當局只能“裝聾作啞”,甚至掩蓋導彈穿越台島上空的消息。“抗中”是玩假,選票才是真訴求。

 

民進黨訴求的“和平”能“保臺”嗎?

 

身為民進黨內的“獨”派勢力,賴清德背後的支持者及深綠選民對其施加的壓力,讓他在選擇兩岸路線時空間更小。民進黨現下訴求的所謂“和平”可以“保臺”嗎?“保臺”保的又是什麼?

 

大陸一再對臺宣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誠意與善意,民進黨當局高層也時常把“和平”挂于嘴邊。然而二者並非一樣東西。大陸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在兩岸雙方有政治共識的基礎上實現永葆和平;而民進黨當局的“和平”更像是執政合法性的幌子,以戰爭威脅來製造民眾恐慌,用以鞏固頑抗大陸的執政“民意”。

 

二者誰秉持誠意、誰夾帶私貨,並不難分辨。

 

做出降低兩岸對抗的姿態,並不意味賴清德會放棄“獨”的政治訴求。一再突出“保臺”願景,實際卻是民進黨為了“保住”權柄的一黨之私,甚或是保留從“保持現狀”到“漸進台獨”的可能性。

 

只要民進黨黨綱中求“獨”的所謂“神主牌”不下架,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仍然操弄各種分裂祖國的伎倆,所謂的“和平”就只會是一場空談,更遑論“保臺”。反而會是“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

 

沒有實際行動,空喊口號毫無意義。背負著深綠政治勢力的包袱拿下主席之位,賴即便調整該黨兩岸路線,能成功“保臺”嗎?無論如何包裝,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的“台獨”路線,都只會是絕路。

 

如何才能真保臺?

 

民進黨內部一方面在調整其兩岸路線,另一邊也在延長兵役政策,惹得島內年輕群體怨聲載道。這與民進黨自我標榜的重視青年背道而馳。

 

要討好美國、又要挽回失去的選票,成為該黨如今一大難解的罩門。但外人靠不住,“台獨”沒出路。經過這幾年,更多人認清美國只把台灣當做一枚其遏制中國的棋子,讓台灣充當“炮灰”“豪豬”“肉墊”。民進黨的言行不一、表裏不一,讓其在台灣民眾心目中的信用度淪落為負值。

 

2016年和2020年,民進黨兩次選舉都為民眾開出“拼經濟、護和平”的競選支票,説明他們並不是不知道選民要的是能看得見的社會發展和踏實的安全感,但他們既無誠意也無能力真正回應民意。於是利用“抗中保臺”口號煽動民粹情緒,將兌現不了的承諾渲染成為選舉時的腎上腺素。可如今,在軍購不斷、兵役延長、民生疾苦的現實下,選民們早已看透民進黨的虛妄。

 

于台灣主流聲量場,越來越多的人在開始回憶2008年至2016年兩岸關係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良好局面。今天看來,當時在和平發展的主題下,臺海局勢穩定,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入推進,民間熱絡往來前所未有。即便是後來受到民進黨當局阻撓和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兩岸民眾希望交流合作、和平發展的呼聲從未減弱。

 

民進黨的“台獨”論述、分裂活動以及外部勢力干涉兩岸事務,是近年臺海局勢日益嚴峻複雜的根源。聽其言,更需觀其行。要想真正保臺,民進黨兩岸路線的調整是否務實可行,應以能否體現一個中國原則、是否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否有利於兩岸民眾福祉來衡量。否則就只是空談,只會“害臺”。艾涼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