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佈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1-12 11:21:14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春江水暖鴨先知。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復蘇預期不斷增強。2023年開年至今的幾個交易日,匯市、股市表現強勁,海外“真金白銀”正在加速流向中國資産。
近3個月人民幣匯率升值7.3%折射經濟向好“強預期”
從去年末到今年開年至今,人民幣匯率走出了一波反彈回升行情。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震蕩升值,1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7712,較去年11月初升值7.37%,也是自去年8月中旬以來首次升破6.80關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三大人民幣指數較去年11月初分別升值0.35%、0.26%和1.08%,顯示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呈現強勢。
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總體來説,是由中國國內經濟基本面和國際形勢、供需情況等內外部因素共同驅動,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這一波人民幣匯率的反彈,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幣在岸市場驅動的。反映了國內的一些情緒面、基本面的利好開始逐步顯現”。他特別指出,我們今年大概會形成世界經濟總體往下,中國經濟是獨立向上的運行軌跡。這個情況也有助於增強對於中國經濟,還有中國資産的信心,對人民幣是利好。
對於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帶來的支撐作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告訴記者,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然是較為穩固,具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産業鏈供應鏈非常穩定,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非常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疫情防控政策,這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和改善經濟增長前景。體現在匯率上,就是人民幣升值。
回顧去年全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從年初延續2021年強勁走勢,到年中有所貶值,再到年末企穩回升,整體展示出強勁韌性。在制度層面,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愈發市場化,有彈性的雙向浮動逐漸成為新常態。管濤指出,去年面對人民幣匯率劇烈震蕩的行情,央行恪守了匯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了外匯市場常態干預,是通過匯率有漲有跌的雙向波動來發揮吸收內外部衝擊的減震器作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是價格與市場作用的結果,這也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央行最新表態專門提到,去年底以來,人民幣匯率大幅反彈,境外資本流入持續增長,充分反映了國際金融市場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對物價等經濟基本面充滿信心。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會保持雙向波動,但總體上將持續走強。這充分説明,在面對外部衝擊的時候,人民幣突顯韌性,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今年北向資金凈流入已近300億元全球投資者青睞中國
不僅是匯率市場,在經濟復蘇預期的支撐下,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産表現出極大熱情。境外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中國A股市場的資金,被稱為“北向資金”,這其中的大部分由國外投資機構組成。“北向資金”也被一些投資者稱為嗅覺敏銳的“聰明錢”。
數據顯示,今年首周,雖然只有四個交易日,但北向資金回流速度顯著加快,全周凈買入A股200.19億元,日均流入速度顯著高於2022年下半年。截至1月9日,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已經持續凈買入近300億元。
拉長時間維度看,北向資金從去年末就在持續加大對中國資産的配置。國際金融協會統計顯示,去年11月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達85億美元,創去年單月新高。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北向資金交易佔A股每日平均交易金額,由2017年的1.6%,升至2022年的5.6%。
不僅在中國A股市場,放眼海外市場,“中國概念”同樣受到熱捧。自2022年12月以來,貝萊德旗下海外最大的中國ETF、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MCHI基金流入資金超過4億美元。1月5日,該基金單日資金流入約1.34億美元,創2022年11月17日以來新高。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認為,去年美聯儲持續加息,今年預計將進入加息週期尾聲,這為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創造了積極條件。經濟恢復速度加快,再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也令投資者對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趨向樂觀。
2022年,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渠道拓寬的步伐也繼續穩步推進。去年,瑞士、德國成為繼英國之後,中國上市公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新選擇。新加坡、菲律賓也在去年底今年初相繼與深交所建立互聯互通機制,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為跨境投資提供更多元化選擇。隨著A股國際化程度不斷推進,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産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經過指數比重的多輪提升,明晟(MSCI)、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的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已分別達到20%、25%和25%。
香港證券協會專業委員溫天納告訴記者,2023年,對全球來説,都是國際流動的年度,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流動,會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不少研究機構也將“中國概念”納入年度投資關鍵詞。摩根士丹利將中國股市的配置建議從“標配”上調為“超配”。瑞士信貸則表示已經在其亞洲投資組合中超配了中國資産,並指出,中國政府推出的系列經濟支持政策,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吸引全球資本流入中國。
金融開放穩步推進 外資加速佈局中國
在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幣資産持續獲得外資青睞,中國在金融開放方面的眾多舉措,也讓外資機構的在華投資便捷程度不斷提升,許多外資機構正在加速在中國的投資佈局。
去年底獲批另類投資子公司,在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實現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額約739億元,是摩根士丹利2022年在華投資成績單中的“亮點”。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在華展業已近30年的摩根士丹利,在華金融機構外資持股比例全面放開後,這兩年母公司持續在增資在華證券公司,目前已佔股達94.06%。摩根士丹利證券總經理錢菁告訴記者,“在未來我們充分利用全球平臺,在公司分析、估值定價等方面積極發揮我們的優勢,為國內優質科創企業的茁壯成長和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富達基金去年12月剛剛獲批中國公募基金牌照的外資獨資公募基金,正在加緊對中國的業務研究。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的團隊從最開始的20人左右增加到了現在的120人,投研團隊還在不斷擴大,為後續的投資作準備。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薏表示,中國有完整的産業鏈,中國經濟的這種韌性,還有這種消費的需求,龐大的市場體量以及年輕人、蓬勃的人才的發展,這種紅利都是整個外資投資中國的一個底層的邏輯。
2022年5月和7月,央行、外匯局連續出臺便利境外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新措施,對市場準入機制、投資幣種選擇等做了進一步開放。這些舉措,吸引了多年來持續關注固定收益領域投資的海外專業機構不斷加碼在華業務。“作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市場對我們非常重要,‘債券通’為品浩這樣的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了便利。”品浩中國總經理周玲玲表示,他們將中國視為未來重要的佈局方向,對全球資産管理人而言,中國市場都極具吸引力。
調高增長預期!國際組織和投資機構投下“信任票”
有“真金白銀”的資金流入,也有長期追蹤中國投下的“信任票”。近期,不少外資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國際投資者更加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認為中國果斷調整防疫政策將為中國經濟復蘇增長創造更好的動力。
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中表示,中國的財政政策空間充足,特別是在中央層面,能夠支持更加強勁的經濟復蘇。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宏觀經濟貿易與投資局副局長艾卡思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看起來將出現更弱的增長,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都預計將進入一個低迷的商業週期,與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我們也預計中國政府將繼續通過財政政策支持和鞏固復蘇。這將有助於推動基礎設施投資,零售業、旅遊業、酒店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很大的復蘇潛力。
此外,高盛近期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從4.5%上調至5.2%,認為消費板塊有望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亮點。
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防疫政策調整後,認為中國會出現更高增速的基金經理比例已飆升至約3/4。
匯豐在其2023年一季度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出口增速仍高於全球貿易增速,但這種份額的上升並沒有以犧牲成本較低的生産國為代價,表明中國正在向價值鏈的上游移動。
記者注意到,在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測中提到最多的關鍵詞是“反彈”和“提升”。眾多機構都認為,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
摩根士丹利證券總經理錢菁告訴記者,研究團隊認為今年中國將走出疫情,主要由消費引領和拉動,疊加房地産市場的逐漸企穩,將帶動整個經濟復蘇隨著出行和生活恢復常態,帶來的會是消費場景恢復後的需求反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2023年世界將面臨比過去12個月“更艱難”的一年,主要原因是歐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在同時放緩。不過,未來一年,中國經濟將穩步增長,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積極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今年初接受採訪時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的經濟表現將會逐步上升到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在2023年年末的時候會比年初更加強勁。
2023年,國際社會將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國,期待回穩向上的中國經濟將給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能。(劉穎 董彬 沙千 張軍)
相關新聞
- 2023-01-05中國市場引力強勁 外資企業新年忙佈局
- 2022-12-23推進高水準開放 2023年吸收外資將迎多重利好
- 2022-12-21擴大開放,為外資在華互利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 2022-12-15中國大市場 世界大機遇——2022中國經濟觀察之外資篇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