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前夕:臺胞返鄉尋親祭祖 感受心靈根脈

中新網台州3月20日電 (傅飛揚)“妹妹,歡迎你們回老家,家裏人都很想念你們。全家人都好嗎?”在浙江台州溫嶺市箬橫鎮南塘村,幾位老人眼含淚光,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上述,是溫嶺籍臺胞張香娟在堂哥張關富家門前與親人們相認時的場景。

 

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清明節祭拜祖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習俗。2023年清明節前夕,台灣大陳籍臺胞、台灣中華大陳同鄉總會青年臺商會會長、寧波市臺商協會副監事長盛漢偉一行6人抵達南塘村,開展尋根尋親祭祖活動。

 

“爸爸,媽媽,我現在回到了我們的故鄉。我很想念你們,一定替你們完成尋親的心願。”談及已故的親人,張香娟紅了眼眶。她表示,自己沒想到台州和溫嶺兩級臺辦尋親的效率這麼高,沒過多久便幫助其找到了家鄉的親人。

 

原來,2022年11月2日,溫嶺市臺辦收到臺胞張復華(張香娟的哥哥)的來信,希望尋找大陸親人。根據他提供的信息,溫嶺市臺辦即刻聯繫有關部門整合本地資源,不到24小時就幫助他們找到了親人。

 

此次回鄉之旅,張香娟和丈夫盛明友一家人拜訪了長輩的一些親朋好友,並赴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長嶼峒天觀光賞景。隨後,他們乘坐輪船奔赴自己的出生地——大陳島,通過親身體驗、鏡頭記錄等深刻感受家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

 

“尋根尋親這個念頭已經有很多年了,我們一直沒有放棄過。”盛漢偉説,自己赴大陸創業已有20多年,在童年記憶裏,爺爺那口地道的溫嶺腔總能勾起他對海峽彼岸的無限遐想。

 

盛漢偉回憶道,當他把在寧波創業的消息告訴爺爺時,爺爺很高興,覺得自己是“葉落歸根”,回到故鄉。

 

臺胞返鄉尋根祭祖表明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是與生俱來的,經得住歲月風霜,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

 

溫嶺市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願為臺胞回鄉尋根尋親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各類協助,也歡迎廣大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回到祖籍地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家族歷史,感受心靈根脈。(完)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