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草木人在其間!在京臺青共賞崑曲盛宴 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中國台灣網4月16日北京訊(實習記者高嘉鴻 常凱特)4月15日,第十六次“臺青之友沙龍”活動順利舉辦,在京臺青相聚長安大戲院,共同欣賞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方崑曲劇院精心製作的原創昆劇《人在草木間》。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張慶盈,民革北京市委秘書長樊維,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北方崑曲劇院黨總支書記孫明磊,《人在草木間》導演方彤彤,北方崑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瑾出席活動,16位在京臺青參與此次活動,共同感受兩岸故事的動人緣起,體會這段由茶文化和崑曲藝術牽起的兩岸親緣。

 

天生草木人在其間!在京臺青共賞崑曲盛宴 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圖為第十六次“臺青之友沙龍”活動中,臺青與昆劇《人在草木間》主創合影。(中國台灣網 常凱特 攝)

 

“在這樣一個明媚的春日,我們來這裡吃茶。”張慶盈表示,“大家坐在一起品茶,欣賞崑曲,品味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兩岸同胞能相見相親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孫明磊則向臺青朋友發出邀請,歡迎他們到北方崑曲劇院做客,以具有600年曆史的崑曲作為文化載體,銜起兩岸的親情橋梁。

 

天生草木人在其間!在京臺青共賞崑曲盛宴 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張慶盈講話。(中國台灣網 常凱特 攝)

 

“人在草木間”,合起來便是一個“茶”字。北方崑曲劇院以“茶”為題,巧妙地利用了中國文字之趣,以台灣青年舉子林鳳池從福建將茶苗帶回台灣凍頂山,培育出“茶中聖品”凍頂烏龍茶的這段歷史著述為依據,同時將海峽兩岸的茶文化、媽祖文化、佛教文化融為一體,凝聚成浸潤其中的血脈親情。

 

“草木本無情,卻因人而生情。”此劇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崑曲,情節“一波多折”,通過一段民間商業的坎坷茶事,牽引出兒女間的動人情感,生動反映了海峽兩岸同根同源、休戚與共的史實。方彤彤表示,《人在草木間》是以具有北方特色的崑曲演繹的傳奇故事,劇本歷經三年的打磨,經過數次修改,終於搬上舞臺。主演國家一級演員翁佳慧和優秀青年演員朱冰貞以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表現力演繹出這段動人佳話,字正腔圓、餘音繞梁,以情感人、深入人心。

 

天生草木人在其間!在京臺青共賞崑曲盛宴 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圖為《人在草木間》舞臺照。(中國台灣網 常凱特 攝)

 

參與活動的臺青表示,崑曲藝術深受台灣同胞的喜愛,希望以後這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可以越來越多。

 

這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李欣樺第一次現場觀看崑曲表演。“能近距離感受崑曲大雅的美,精美的服飾、婉轉的唱腔……我深受震撼。”

 

“我是來自兩岸家庭,爸爸是高雄人,媽媽是長春人,所以我很能感受到兩岸的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陳昕辰表示,她被故事情節深深打動,“即使分隔兩岸,文化也是緊緊相連的。”

 

“第一次看到以兩岸親緣為主題的崑曲內容,很有意思。”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林景茂表示,劇中男主角的種茶經歷、家庭背景和很多台灣同胞的故事很相似,“這個故事非常親切,希望未來也能在寶島台灣欣賞到北方崑曲劇院的演出。”

 

天生草木人在其間!在京臺青共賞崑曲盛宴 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圖為陳昕辰(左一)、李欣樺接受中國台灣網採訪。(中國台灣網 常凱特 攝)

 

據記者了解,第十六次“臺青之友沙龍”活動由民革中央聯絡部主辦,民革北京市委、北方崑曲劇院承辦。活動旨在增強兩岸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臺青深入了解崑曲的藝術價值,增強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認同。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