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靴子尚未落地”,臺各界就著急了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3-08-23 11:20:55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多家臺媒刊文稱,“大陸對臺讓利並非理所當然”,民進黨當局推進兩岸和解融冰迫在眉睫。
台灣《中國時報》8月21日文章稱,大陸近日首次明確拋出將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項下給予台灣産品的關稅優惠。以大白話來講,就是要讓台灣“失去才懂得珍惜”。大陸不再甘心於讓民進黨當局左擁兩岸和平經濟紅利,右拿“抗中”政治紅利。若ECFA中止,台灣將會在區域經濟整合和兩岸經貿合作中兩頭落空,出口競爭力受到衝擊。
文章指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時任國臺辦主任)2015年赴金門參訪時曾表示,臺海和平穩定很可貴,“不要等到路燈熄滅時,才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要當和平失去時,才感受到它的可貴”。此次大陸就是要讓台灣社會意識到,大陸對臺讓利並非理所當然。
馬英九在臺上時力推ECFA,民進黨痛批是“糖衣毒藥”,民進黨上臺後得到ECFA的實際好處,如今遇到中止危機,卻又批評是政治化、破壞兩岸關係。
文章分析指,台灣有辦法反制嗎?很難。近兩年來,大陸對台灣的釋迦、石斑魚等農産品限制輸入,都可視為檢討ECFA的前奏。島內農業事務主管部門每次都揚言要向世貿組織申訴,但總是不了了之。事實上,台灣禁止全球輸入産品有97項,禁止大陸輸入2509項。説穿了,若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台灣屬於理虧的一方。
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達38%,若ECFA中止,民進黨有做任何準備嗎?民進黨官員常説要分散風險,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對全員生效,台灣被排除在外;台灣目前要爭取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門檻極高,且大陸表態欲加入也增添變數。
文章告誡,當民進黨拋棄“九二共識”,大陸漸漸不顧情面,對台灣“公事公辦”,逐漸收緊ECFA紅利。民進黨有能力為台灣産業找到替代市場嗎?令人無法樂觀。
台灣《工商時報》8月21日刊登社論指,台灣下半年經濟景氣寒意逼人,兩岸融冰迫在眉睫。
這篇社論稱,今年第三季已經過半,聖誕節旺季不旺的接單狀況也逐漸明朗,臺行政事務主管機構下屬的“主計總處”18日下修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1.61%,確認全年保2%無望。看來今年剩下的四個半月,或者説一直到明年換屆選舉之前,台灣經濟大概率將在“天涼好個秋”的氣氛下低迷度過了。
大陸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往來對象,但近期氣氛降至冰點。大陸有關部門早在年初就對台灣發出警訊,台灣其實只要審視特別針對大陸産品的進口限制,就可以創造重新談判的機會,避免衝突升高甚至引發貿易戰風險。兩岸貿易融冰,不僅有利於台灣自身經濟復蘇,更可以避免政治與軍事上更大的衝突。
文章呼籲,臺當局在觀光等領域也應該朝和解融冰的方向努力,一方面避免意外風險,另一方面為經濟添柴火,這是民進黨以及所有參選人都應該努力的方向。
台灣《旺報》8月19日的社論也直指,疏遠大陸,台灣出口會更慘。
台灣7月出口不僅連續11個月衰退,且短期看來並無好轉跡象。各界專家都指出,除國際景氣因素外,台灣出口衰退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大陸製造崛起、兩岸關係惡化,台灣對大陸出口競爭力下降;另一則是RCEP生效但台灣未能加入,也削弱了台灣出口競爭力。這兩個因素都與大陸有關,蔡當局卻使不上力,只能選擇逃避,眼睜睜看著出口每況愈下。
大陸是台灣經濟賴以成長的重要動能,大陸市場對台灣出口與經濟的重要性難以取代。日前,台灣工業總會發佈2023年政策建言白皮書指,兩岸政策是關切焦點,也是會員調查滿意度最低的一項。白皮書更疾呼臺當局要制定更積極的對陸經貿政策,妥善利用民間溝通橋梁,促進兩岸交流對話、深化經貿往來。
台灣經濟好,出口不能差,而出口要好,就要搞好兩岸經貿。産業界的期盼,也是普羅大眾的心聲。出口表現如此糟糕,企業界與市井小民莫不希望兩岸突破政治僵局,強化ECFA功能,重啟貨貿服貿談判,避免台灣出口與經濟持續向下沉淪。
相關新聞
- 2023-08-21憂心ECFA被叫停,臺業界吁當局切實改善兩岸關係
- 2023-07-10港媒:反服貿代價大 台灣遲早會醒悟
- 2023-07-05兩岸服貿、貨貿協議談判能重啟嗎?
- 2023-06-28國臺辦:兩岸服貿協議遲遲未能生效實施 台灣業界和民眾利益深受其害
新聞推薦
- 春節臨近年味濃 各地裝扮一新等你來2025-01-16
- 外交部:美方應停止在台灣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2025-01-16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2025-01-16
-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中國駐裏約總領館新春招待會2025-01-16
- 新開發銀行在華發行熊貓債規模突破600億元人民幣2025-01-16
- 中國將4家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202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