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歐盟對華此舉損害全球綠色轉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3-09-20 10:08:39 | 來源: 參考消息網 |
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19日刊登題為《中國的綠色補貼對歐洲是好事》的文章,作者為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米希爾·沙馬爾。文章編譯如下:
歐盟委員會打算對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可能看起來這一決定理所當然。如果真的因此實施懲罰,相關措施可以保護歐洲汽車製造商免於受到突然增多的進口車輛衝擊,還能確保歐洲不會再陷入對中國的新依賴。
但是,從氣候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涉及的可不只是歐洲——我們應該質疑,讓歐洲消費者無法買到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是否有道理。
在印度,我們幾年前也有過類似討論。當時印度政府的兩個部門爭論是否應該對便宜的中國光伏面板加徵進口關稅。這些光伏面板的製造商能拿到中國政府的補貼。
負責外貿的印度商業和工業部想要實施反傾銷措施。而負責氣候行動的官員則表示,這樣做會導致印度的能源轉型延緩好幾年的寶貴時間。商業和工業部贏了,印度對中國的光伏面板和相關組件加徵關稅。
西方現在越來越容易接受使用工業政策工具,但似乎又在某種情況下不能接受同樣從中國的補貼中獲益。如果中國使用公共資金幫助降低光伏面板、電池、電動汽車的價格,西方消費者也可以因此買到更便宜的商品。
更重要的是,降低相關産品價格將加速全球的綠色轉型。如果中國想用自己的錢為所有人提供能源轉型便利,為什麼美國、歐盟或印度要抱怨呢?
説到中國電動汽車,重商主義者最堅定地予以反對。安全問題鷹派人士的反對少一些。因為和稀土加工等情況不同,歐洲對中國電動汽車的依賴不太可能達到危險的程度。
歐洲汽車公司還是有能力與中國同行競爭。它們只是落後了,就像是美國落基山研究所一名分析師所指出的,差別在於中國從20年前開始就一直有恰當的電動汽車政策。
把氣候問題放在首位的人應該多發聲。印度能源市場中對價格最敏感的屋頂光伏發電行業未能繁榮起來,一大原因就是我們幾年前加徵關稅後,相關産品成本上漲太多。甚至大型公用事業級別的項目也不順利,導致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敦促商業和工業部降低光伏面板的進口關稅。
如果歐盟拒絕讓中國電動汽車進入自己的市場,大家可能都會因此受苦。一方面,此舉將延緩該地區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速度,歐洲汽車保有量將近2.5億輛,是世界上人均汽車保有量第二高的地區。另一方面,這將導致電動汽車行業創新者中國的汽車公司無法獲得規模效益和相應的收益。
如果你們讓重商主義者輕易獲勝,至少要説清你們的保護主義政策將導致大氣中增加多少噸碳排放。
(編譯/胡雪)
相關新聞
- 2023-09-14商務部:敦促歐盟從大局出發 與中方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 2023-09-19德媒連續發文:歐盟錯了,“中國電動汽車確實更優秀”
- 2023-09-15和評理|以“公平競爭”為名行“保護主義”之實,歐盟打壓中國電動汽車實屬不智
- 2023-09-15環球時報社評:封閉“溫室”提升不了歐洲電動汽車競爭力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兩岸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資6.4億美元2025-05-09
- 歐盟將對美國關稅準備反制措施並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2025-05-09
- 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廣交會彰顯中國外貿底氣2025-05-09
- 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開幕2025-05-09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