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我們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作為一名台灣青年,我到過祖國的西部邊疆學習、考察和研究,赴內蒙古自治區的草原學校支教,參與扶貧攻堅工作。我從事過新聞傳播方面的教學工作,還創辦了‘兩岸同舟’新媒體平臺,致力於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匯聚台灣愛國青年統一力量。”台灣青年張立齊在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青年分論壇上説。

 

“我們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青年分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是“服務鄉親,溝通兩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促民族復興偉業”,來自海內外的大約300位臺胞與會,他們圍繞“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綻放青春異彩,共創美好未來”“非遺所思、暢享未來”等議題,在經濟、青年、文化三個分論壇上深入交流。

 

畢業于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的張立齊説:“在鄉村振興、科研教學、電商直播、互聯網新媒體等領域,都有台灣青年的身影,我們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發光發熱。”現在,張立齊每年都要帶著來自台灣的親朋好友參與兩岸交流活動,在大陸各地走走、看看。談到在祖國統一進程中台灣青年的時代使命與擔當時,張立齊引用了北京大學台灣同學會先輩洪炎秋先生哀悼孫中山先生的輓聯:“三百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張立齊説:“我們除了要有清醒的歷史認知外,更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擔當!”

 

“我們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淩友詩在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現場接受記者採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淩友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從歐美、台灣地區來了這麼多臺胞參加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有許多台灣的與會嘉賓我是第一次見面,這讓我看到大家對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和平發展的殷切期望。”淩友詩認為,融合是統一最重要的基礎。如果台灣同胞對大陸了解了,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或者把自己的事業、家庭與大陸發生了某種聯繫,他們支持統一的意願就會更加強烈。

 

“我願意承擔起這一使命,努力成為一座橋梁,鼓勵更多的台灣年輕人去探索真實的祖國大陸,去體驗多元文化,去了解豐富的歷史。” 第一次參加臺胞社團論壇的黃文翰説。黃文翰是在澳大利亞長大的台灣人,他希望盡可能多地為兩岸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表示,相信通過建立更多的友誼和合作,可以加深兩岸之間的聯繫,促進兩岸和平發展。


 

“我們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道路上發光發熱”

 

第一次參加臺胞社團論壇的黃文翰在採訪時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為兩岸交流作出貢獻。

 

在江蘇無錫創業的台灣青年李學文把台灣的精緻農業帶到了祖國大陸。他説農業相關産業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農産品的需要,同時也能緩解人們在城市生活中的焦慮感。他希望自己在鄉村振興之路上貢獻屬於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讓農業浪漫起來,推動農業成為兩岸新農人追夢、逐夢的廣闊新天地。

 

致力於閩南文化研究的李姿瑩希望在文化領域為兩岸融合貢獻更多力量。她認為文化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基因,是集體記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指出,發揮祖籍地的優勢,建設世界閩南文化交流中心,這讓李姿瑩深受鼓舞。

 

臺商吳天璽致力於推動豫臺經濟文化交流,她告訴記者:“作為祖國大陸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受益者,促進兩岸經濟交流、人文交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後還將在這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

 

在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發表講話説,要助力兩岸融合發展,讓更多台灣同胞共享大陸現代化建設的廣闊機遇和發展成果,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歷史的認同。只要廣大台灣同胞堅守民族大義,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始終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定能共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作者:馬曉葉、王瑞穎)

“我們要為祖國統一事業添磚加瓦”——臺胞社團論壇傳來的青春之聲

2023-10-16

“這些年我們積極參與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欣喜地發現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台灣青年匯聚起來,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上,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副理事長孫志全的這段話,引發許多與會臺青共鳴。

 

本屆論壇是歷屆臺胞社團論壇中台灣青年佔比最高的一屆。兩天會期,百餘位台灣青年代表,就青年關注的議題分享團隊經驗,激蕩青春智慧。

 

“我要特別歡迎台灣青年加入我們的團隊。”清華大學博士生陳柏翰向在場小夥伴發出邀請。

 

他説的是一支由兩岸青年組成的鄉村振興實踐隊,今年兩赴山東陽谷,結合當地實際提出“零碳社區”建設方案,在鄉村發展新能源方面取得了突破。“隊員們熱情、有責任感,還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智慧。”他説。

 

大陸的鄉村振興是怎樣一番事業?陳柏翰給出的答案是:台灣青年深度參與民族復興的好機會。

 

談到“機會”,來自高雄的陳建翔深有體會。從到復旦大學求學,到在大陸拿到高薪崗位,再到如今擔任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他的身份轉變,便是大陸落實臺胞同等待遇政策、提供臺胞更好發展機會的生動案例。

 

“這是真正將台灣同胞當作一家人的做法。”陳建翔認為,大陸舞臺足夠大,而且願意主動與臺胞共享,對臺青來説這是實現個人發展的絕佳機遇。

 

青年敢闖敢拼,論壇上不少臺青分享了自己突破舒適圈,從“追夢人”到“引路者”的創業故事。

 

王天山2016年在大陸開始創業,從事中藥材種植和研發生産。2019年,他和幾名臺青成立孵化空間,提供一站式創業輔導,幫助更多臺青找到人生的“北極星”。

 

“希望有更多小夥伴一起,在大陸揮灑才能,實現人生價值。”王天山説,當下是兩岸青年承擔重任的時刻,未來將是兩岸青年共同圓夢的時代。

 

在粵“臺商二代”、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林子凱説:“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廣大臺青朋友應當把握住,共創未來。我們身為中華兒女,理應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一份心力。”

 

“從鄉村振興、科研教學,到電商直播、互聯網新媒體等行業,都有臺青在祖國大陸發光發熱。”臺青張立齊創辦的“兩岸同舟”新媒體平臺,致力匯聚台灣愛國青年統一力量,傳播愛國聲音。

 

他説,台灣青年要為台灣同胞實現真正的永久和平奮鬥努力,要為祖國統一事業添磚加瓦。

 

“我們號召還沒來過大陸的台灣青年,勇敢向前邁出一步,抓住機遇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我們號召在大陸的台灣青年經常回到島內,向更多同胞介紹大陸真實情況,耕耘和平統一的民意土壤。”孫志全説,“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我們青年人身上。在民族復興偉業中,我們一定不會缺席!”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主題是“服務鄉親,溝通兩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促民族復興偉業”,約300位海內外臺胞與會。新華社記者王承昊、趙博

展開全文

王滬寧出席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開幕式

2023-10-12

 

 

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12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開幕式並講話。他表示,新征程上,要堅定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廣大台灣同胞,攜手共創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王滬寧表示,臺胞社團論壇是加強兩岸民間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以“服務鄉親,溝通兩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促民族復興偉業”為主題,表達了海內外中華兒女期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夙願,將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向更深層次邁進。

 

王滬寧表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奮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需要兩岸同胞攜手努力。希望廣大臺胞社團看清歷史大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助力兩岸融合發展,讓更多台灣同胞共享大陸現代化建設的廣闊機遇和發展成果,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歷史的認同。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要堅守民族大義,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始終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共創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

 

石泰峰、鄭建邦、蘇輝出席。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民主黨派中央和團體負責同志,海內外臺胞代表,全國臺聯理事、名譽理事,中共二十大台灣省籍黨代表、台灣省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四屆全國政協臺聯界委員,各省區市臺聯負責人等,共約300人參加。

 

全國臺聯會長鄭建閩致開幕詞。台灣新黨主席吳成典、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海外臺胞社團負責人代表潘玲榮、常住大陸臺胞青年代表孫志全在會上致辭。

展開全文

“堅定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踐者和促進派”——臺商代表在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上踴躍發聲

2023-10-16

“堅定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踐者和促進派”——臺商代表在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上踴躍發聲

 

10月12日,嘉賓在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經濟分論壇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臺商事業在大陸、家在台灣,心繫兩岸。我們要堅定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踐者和促進派!”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的一番話,道出了正在此間參加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的臺商心聲。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以“服務鄉親,溝通兩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促民族復興偉業”為主題,約300位海內外臺胞應邀與會。

 

作為大陸臺商代表,李政宏表示,近年來,大陸出臺了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充分體現“以融為先”和“以民為本”的理念。這份真心實意,臺企聯會員和廣大臺胞點滴在心頭。也正因此,在陸臺商更加深刻感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臺海緊張動蕩、衝突對抗只會給民眾帶來傷害甚至災難。

 

“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極力限制、打壓兩岸交流合作,同時勾連美國不斷製造事端,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境地。廣大臺商和台灣民眾無不憂心忡忡。”李政宏説,全國臺企聯作為臺商組織,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深有感觸。在兩岸關係的大是大非面前,全國臺企聯、各地臺商協會和廣大臺商始終旗幟鮮明支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分裂。

 

定居德國的世界臺商聯合總會名譽總會長鄭東平是首批赴歐洲投資的臺商之一。他的企業主營生産供應智慧手機的印刷電路板。“20多年前,我們就認識到中國大陸市場充滿機會,不容錯過。我們先後在廣東、重慶投資辦廠,獲得長足發展。”他説,多年來,台資企業在大陸蓬勃發展的案例數不勝數。臺商臺企深耕大陸,推動實現了兩岸經濟互利共贏。

 

“民進黨上臺後極力‘唱衰’大陸經濟,鼓吹‘脫鉤斷鏈’。站在我們臺商立場看,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鄭東平説,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所謂“脫鉤斷鏈”違背市場規律,損人不利己,也行不通。只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經濟緊密合作、優勢互補,臺商臺企才有更廣闊發展前景。

 

論壇上,不久前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備受關注。與會人士表示,這項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大舉措,有利於幫助臺胞臺企更好參與大陸高品質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

 

祖籍福建的香港臺商、亞太總裁協會亞洲副會長蘇永安説,閩臺隔海相望,血脈相連。示範區建設突出體現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對加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相信將對台灣産業界産生巨大吸引力。“期待未來能夠看到閩臺間實現區域要素流動優化配置,攜手擴展市場,形成規模經濟。”

 

“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廣大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開拓了更大空間,提供了更多機遇。”共濟聯盟主席、台灣鵬景集團董事長王仲鵬説,這是臺胞臺企參與融合發展、感受融合好處的又一政策性利好。以自己從事的農業生産為例,積極參與大陸高品質發展必將獲得更美好前景。新華社記者趙博、王承昊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