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稱大陸中止石化産品關稅減讓“影響不大” 遭島內從業人員怒批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3-12-29 12:36:3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12月28日電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發佈公告,決定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部分産品關稅減讓,自2024年1月1日起,對原産于台灣地區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産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
消息一齣後在島內石油業界引發沸騰,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這12項石化産品今年對大陸出口額18億美元,未來若擴大至88項石化適用産品,原本零關稅、若開徵平均7.38%稅率,屆時將多出163億新台幣的關稅。
“關稅從零到恢復課徵,不但減少利潤,最怕的是因成本、價格墊高後,打不過國際其他對手,最後丟了訂單。”島內石化業者説。除了直接受影響的臺石化公會,第一時間就馬上發聲,台灣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和工商協進會島內最大的三個工商團體近日也急著發聲,若ECFA被全面取消,恐造成産業外移,盼臺當局儘快尋求多方渠道協商。
對此,臺行政機構口徑一致地説“ECFA影響不大”,且“只佔整體出口大陸的4.3%!”毫無重啟協商的意思。在臺當局帶頭定位“不重要”下,網絡也出現“霸淩ECFA相關傳統産業”的聲量,認為台灣有半導體和電子産業等就好,説石化産品是高污染行業、傳統産業不升級活該被淘汰之類的言論。
此番言論風向及當局説法,就連沒被ECFA風暴波及的産業界人士也看不下去。“我們企業可以説‘影響不大’,但當局不可以,就算只有1%的人,那也代表20幾萬的民眾,且他們就是最弱勢的那一群,當局應該要保護的人!”島內汽車産業人士對臺媒記者説。
所謂的“ECFA影響不大”,究竟有多不大?臺經濟部門數據顯示,ECFA開始的201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為851.22億美元,其中早收清單貨品出口值為179.76億美元,佔21.12%;到了2022年,對大陸出口值增至1211.14億美元,其中早收204.95億美元,雖然佔比降到16.92%,但也絕非“可有可無的市場”。
再者,台灣總就業人口約1152萬人,IC半導體直接就業人數為22萬人,加上其他資通訊與電子行業等約82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7%;台灣傳統産業就業人口則高達195萬人,約佔製造業7成比重,規模又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紡織業為13.7萬人,4500家廠商中98%為中小型企業。就産值而言,半導體産業固然居冠,但社會需要百業合作運行。
島內一家傳統行業大廠老闆對臺媒記者拋下真心話,“兩岸關係不好,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根留台灣’的人。”
“你有沒有討論過,傳統産業一旦碰到大衝擊後造成的失業?請問這些人要去哪邊就業?”前“立法委員”郭正亮憤怒提到,“如果傳産因為ECFA被終止,造成大量失業,我們社會的總消費量一定會降低嘛!這不是必然的嗎?”屆時連台灣最龐大的服務業也難逃波及,事關700萬從業人口的生計。
台灣“中時新聞網”近期刊登的評論文章指出,台灣經濟問題就在於過度偏向單一領域發展,導致許多人看不見背後有多少的人們在付出,如農業、製造業等,甚至將他們視作是隨時可以拋棄一般。別説是石化産業了,未來若大陸進一步擴大取消ECFA關稅減讓,甚至是直接取消ECFA,台灣將失去關稅減讓紅利,未來産業壓力將會持續增加,在沒有加入其他經濟協定的情況下,即便口頭上喊著台灣朋友多,實際上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相關新聞
- 2023-12-28當ECFA全面終止被擺上臺面時,民進黨還在玩掩耳盜鈴
- 2023-12-28台灣學者主張向大陸開放部分商品進口 妥善處理ECFA問題
- 2023-12-22民進黨破壞兩岸經貿協商基礎,ECFA不能成“台獨”榨取貿易順差“錢包”
- 2023-12-22臺工商界憂:ECFA中止關稅減免範圍再擴大,會衝擊島內就業穩定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