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新騙術包藏“台獨”禍心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4-01-03 17:07:54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因創作出獨具韻味的中國風歌詞,方文山成為廣受兩岸歡迎的知名音樂人。日前,他在參加西塘漢服文化周活動時説,自己就是傳統文化與通俗文化之間的一座橋梁,以此讓更多的兩岸青年走近彼此,為血脈裏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基因而驕傲與自豪!方文山還透露,中華民族的書法藝術有許多豐富內容值得挖掘表現,他打算在書法上繼續“做文章”。
近日,中國傳統節日春節被第78屆聯合國大會正式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有島內媒體認為,這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中華文化在世界興起“華流”的同時,民進黨當局卻頻頻做出與時代潮流格格不入的“反向操作”。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聲稱“台灣主權獨立”,指兩岸“互不隸屬”,其競選宣傳片宣稱“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宣傳片的內容片面強調台灣文化與世界的聯結,卻對台灣文化的中華屬性掐頭去尾、避而不談。
福建莆田湄洲和台灣雲林北港媽祖像海峽對望
這部宣傳片雖然句句不提中華文化,但裏面的種種元素其實都源於中華文化。這部廣告把茶葉、書法、繁體字、古建築等文化元素的發祥地,歸結為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地,以此證明台灣是“世界的台灣”。譬如,廣告片中所謂“茶葉是從印度通過英國人貿易到全球”的表述就罔顧事實。實際上,英文的“tea”,就是從閩南話的“茶”音譯而來。台灣茶葉源自福建,制茶技術也是大陸人帶去的;另外,廣告片中指稱台灣的書法是“從亞洲開枝散葉”而來的。但其實,日本、韓國、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的書法,莫不源自中國,書法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宣傳片中還把台灣鐵路“算作”日本殖民者的規劃,其實,台灣的第一條鐵路,是清朝台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主導建成的。如此看來,“世界的台灣”恰恰證明了是“中國的台灣”。
長期從事兩岸歷史文化研究的台灣學者王文隆舉例強調,媽祖是台灣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而媽祖來自於福建湄洲;台灣各地都有孔廟,孔子則來自於山東曲阜;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豆漿燒餅油條、吃火鍋必須蘸的沙茶醬等飲食文化,敬老尊賢、長幼有序等家庭倫理,莫不帶有中華文化的印記;就連這部“世界的台灣”,全片用的也是標準的中文……
台南孔廟
台灣《旺報》刊發社評指出,中華文化的根在台灣鏟不斷、挖不走,真正深入台灣基層,就可以看到中華文化依然根深蒂固,更像榕樹般枝繁葉茂。拋棄中華文化這一根本的台灣文化寸步難行,更別提走向世界了。民進黨把“世界的台灣”廣而告之,其實是將“去中國化”包裝成了一種新騙術。
民進黨及其賴清德積極施行這種騙術的目的一是妄圖切割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剷除台灣文化的“根”。二是為了欺騙島內民眾,讓他們以為“沒有中華文化”的台灣可以走向世界。賴清德之流的根本意圖還是“去中國化”,謀求“台獨”。而“台獨”對於台灣、對於兩岸關係的危害是毀滅性的。
有島內媒體認為,中華文化體現在台灣社會的方方面面,“去中國化”不具有可操作性。台灣中時新聞網刊文表示,跳過大陸,把台灣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直接置於國際坐標,這是偏離現實,也不可行。還有島內學者表示,離開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台灣文化就是“無名之輩”。民進黨搞“台獨”、“去中國化”不但可能動搖社會之本,還會讓台灣舉步維艱,更會斷送台灣年輕人走向世界的競爭力。
“凜冬新梅蘊春意,時序流轉待新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2024年第1期《兩岸關係》雜誌發表新年寄語指出,即將舉行的台灣地區兩項選舉,是和平與戰爭、繁榮與衰退兩條道路、兩種前景的重要抉擇,廣大台灣同胞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為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做出堅定正確的選擇。(撰稿:左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