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人民日報任仲平文章: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
2025-09-02 08:41:1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陸華宇

  原標題:正義必勝 和平必勝 人民必勝

  ——寫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

  (一)

  習近平主席指出:“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

  202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共同銘記歷史,正是要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偉大抗戰精神,從中汲取開創未來的智慧和力量。

  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更是最好的教科書。

  1945年9月2日,在中國等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為了這一刻,中國人民以傷亡超過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捍衛了人類正義與和平的偉大事業,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生命守護生命,用信念點燃信念。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在戰火中淬煉出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贏得了世界崇尚正義、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為了這一刻,中國人民歷經14年不屈不撓的鬥爭,徹底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實現了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

  為什麼中國能夠取得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為什麼“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是歷史昭示的偉大真理?

  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歷史中有深刻答案。

  (二)

  中國當年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何以戰勝不可一世的日本軍國主義、奪取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無數人這樣叩問歷史。

  “中國共産黨人勇敢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把握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指針。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太平天國運動到辛亥革命,多少上下求索,多少壯志未酬!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應運而生的中國共産黨,成為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關鍵力量。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三天,中共中央發表宣言,號召全中國工農勞苦民眾“一致動員武裝起來,給日本強盜與一切帝國主義以嚴重的回答”。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長征路上,中國共産黨“北上抗日”的堅定戰略方針,“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的“八一宣言”,有力鼓舞和推動著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七七事變後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通電,號召“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七七事變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由此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從雁門關伏擊戰到黃土嶺戰鬥,從百團大戰到車橋戰役,在全國抗戰時期,共對敵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餘人,建立19塊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放人口約1億,到戰爭後期抗擊著約60%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在英勇頑強的鬥爭中,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發展成為抗戰的骨幹和主力,開闢的敵後戰場上升為抗戰的主要戰場。

  “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中國共産黨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堅定不移推動全民族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妥協、分裂、倒退”,中國共産黨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的核心。

  在中國共産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全體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

  自從中國共産黨成立,“中國人民開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在抗日戰爭中就體現在,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鬥爭有了主心骨,民族覺醒和民族精神昇華達到了全新的高度,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的一切偉大的鬥爭沒有一次比得上的”。

  ——中國共産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引領著奪取抗戰勝利的正確方向。

  在近代中國的至暗時刻,馬克思主義如壯麗的日出。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

  “遙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陜西延安,鳳凰山下,一排窯洞,一間小屋,一張桌子,見證著歷史。

  在簡陋的窯洞裏,毛澤東同志寫下著名的《論持久戰》,科學地預見到抗日戰爭將經過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明確指出最後勝利屬於中國,打破了黎明前的沉沉暗夜。

  日方史料顯示,當年侵華日軍分析認為,“領導中國思想戰的主體是共産黨”“共産黨(軍)巧妙地爭取民眾,更對日軍不斷實施思想瓦解工作,將來實為值得憂慮之事”……

  從發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到闡明“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從制定全面抗戰路線,到明確持久戰戰略總方針,中國共産黨以卓越的政治領導力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引了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黃河大合唱》的旋律自延安窯洞傳出,隨後響徹大江南北。從《義勇軍進行曲》到《松花江上》《長城謠》……一大批反映黨的抗日主張、彰顯民族精神、團結鼓舞人心的歌曲、電影、戲劇産生,在動員群眾、打擊敵人中發揮了強大作用。

  “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從延安文藝運動的蓬勃興起,到抗日文化統一戰線的建立,中國共産黨著力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極大地增強了人民力量、振奮了民族精神。

  起來!前進!

  自從中國共産黨成立,“中華民族開始艱難地但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復興”。在抗日戰爭中就體現在,有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把握了歷史主動,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把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甲午失敗到抗戰勝利,兩場戰爭、兩種命運深刻啟示,中國共産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為中國人民奪取戰爭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

  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四萬萬人齊蹈厲”;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敢教日月換新天”;激情燃燒的歷史新時期,“越是艱險越向前”;波瀾壯闊的新時代,“踏平坎坷成大道”……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歷史的卷軸在砥礪前行中鋪展,給予人們深刻的啟迪。

  為什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能夠扭轉近代以後的歷史命運、取得今天的偉大成就?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這是歷史所歸,更是未來所向。

  (三)

  “正義必勝”的偉大真理,揭示得道多助、邪不勝正的歷史發展規律。中國人民更加堅定堅持公道正義,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正義事業而奮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史冊上!永遠銘刻在人類正義事業史冊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深刻闡明瞭這場正義之戰的歷史地位,更深刻啟示這一偉大勝利所綻放的正義之光,將永遠照耀人類社會的前行之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全體中華兒女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煥發出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殘暴罪行。當年,約翰·馬吉冒著生命危險,秘密使用16毫米攝影機記錄下了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2015年10月,《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馬吉使用的攝影機和膠片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日。

  2025年這一天,位於黑龍江哈爾濱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公佈一批新史料,包括3010頁檔案、194分鐘影像,詳細揭露日本細菌戰罪行。

  同一天,上海書展。“戰爭審判文獻數據庫”和紀錄片《正義的審判》現場發佈,以確鑿證據揭露侵華日軍罪行,多元立體還原中國依據法理精神審判戰犯的全過程,讓正義的審判之聲再次鏗鏘迴響。

  日本軍國主義慘無人道的侵略行徑、慘絕人寰的屠殺罪行、野蠻殘暴的掠奪破壞,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反抗侵略、奴役和掠奪的正義戰爭,是為了捍衛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而進行的頑強不屈的英勇鬥爭。

  毛澤東同志指出:“凡屬正義的革命的戰爭,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為改造事物開闢道路。”這場正義之戰,激發了中華兒女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成仁取義的民族道統,激起了中國人民“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誓與侵略者戰鬥到底的堅強意志,充分印證“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堅定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意志,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全體中華兒女為人類正義而戰,贏得了世界人民的道義支持和寶貴援助,中國人民與各國人民並肩戰鬥,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強大合力——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隨八路軍轉戰華北前線,她時常忘記“自己並不是一個中國人”;

  加拿大醫生白求恩,在中國抗戰爆發後毅然表示,“我願意到中國去,同你們一起戰鬥”;

  印度醫生柯棣華,主動申請加入援華醫療隊,他在家書中寫道,“我們的責任,正像每一個中國人和每一個熱愛和平的人的責任一樣,就是抗擊日寇,反對法西斯”;

  從蘇聯援華航空隊率先赴華參戰,到美國“飛虎隊”冒險開闢駝峰航線,從20多個國家的反法西斯戰士支援東方主戰場,到中國軍隊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裏與盟軍並肩作戰……

  無數外國友人為中國人民鼓與呼、奔與走,各種反法西斯力量與中國人民同心協力,深刻詮釋了什麼叫公道自在人心。

  “中國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參與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不僅僅是為了國家尊嚴和生存,還為了所有同盟國的勝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拉納·米特説:“東西方一起抗擊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邪惡力量。”

  “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配合了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行動,捍衛了世界公義和人類良知。

  80年來,“正義必勝”的信念在這片土地上歷久彌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進世界和平和發展的正義之路。”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台灣回歸中國正是二戰的勝利成果,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堅信,世界各國人民都會選擇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

  中國始終堅持正確義利觀,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公正合理、平等有序的國際秩序,牢牢佔據著國際道義制高點,成為更具國際影響力、道義感召力的負責任大國。

  走人間正道,幹正義事業。

  (四)

  “和平必勝”的偉大真理,揭示同球共濟、和合共生的時代發展潮流。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同各國一道致力於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的重大意義”“這一偉大勝利,將永載中華民族史冊,永載人類和平史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詮釋了這場戰爭有力捍衛人類和平事業的本質屬性,更深刻啟示這一偉大勝利所綻放的和平之光,將永遠照亮人類發展進步的前程。

  “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中華民族嚇不倒、壓不垮,有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937年,年工業産值,日本是60億美元,中國為13.6億美元;年鋼鐵産量,日本是580萬噸,中國為4萬噸;年産飛機數,日本是1580架,中國幾乎為零……國力孱弱,何以率先扛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旗?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一張兵力裝備對比表引人駐足:兵力,我軍1萬餘人,日軍2.2萬餘人;手槍,我軍3821支,日軍9476支……實力懸殊,何以鑄就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觀?

  這是一個幾經演繹、流傳甚廣的故事,所傳遞的以必死之心求必勝的勇毅動人心魄。抗戰期間,有外國記者攔住一名奔赴前線的中國士兵。問:你多大了?答:16歲。問:你覺得中國會勝利嗎?答:中國一定會勝利的。問:當中國勝利後,你準備幹什麼?娶妻生子?還是繼續參軍?士兵笑了笑,回答道:那時候,我已經戰死沙場。

  面對侵略者,抱定抗戰到底的信念,抱定光復河山的決心!中國人民深知,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

  儘管國際形勢風雲變幻,但和平是人心所向,和平發展的大勢不可阻擋,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

  “我非常榮幸地以和平、和諧與友誼之名義捐贈這本相冊。”2022年11月,美國小夥埃文·凱爾將一本包含侵華日軍暴行照片的二戰相冊鄭重地交給了中國。

  從位於重慶萬州的庫裏申科烈士墓園,到位於河北唐縣的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無數外國友人把生命留在中國,無數國人為英雄守墓、講述,接力守護他們的英靈。

  2025年8月15日,國際友人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等,鄭重接受第四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證書。當年,約翰·拉貝等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收容保護了25萬餘名中國難民。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中國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行隆重紀念活動。

  今年7月,《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全景式展現中國人民為維護世界和平付出的巨大犧牲、作出的重大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

  紐約聯合國總部陳列著一件中國藝術品,頂部龍飾象徵守望和平,兩側象首、鳳鳥寓意天下太平、人民安康。這是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和平尊”。

  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歷史答案,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答案,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和衝突,沒有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是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和執政黨黨章、上升為國家意志的大國。

  東方雄獅已經醒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中國的發展始終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

  2025年5月30日,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舉行。33個國家現場簽署公約,成為創始成員國。這一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方案,致力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成為促進和平的一種制度創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血的教訓告訴人們,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強權獨霸不是人類和平之策,贏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類發展之路。

  和平是人類共同事業,需要各方共同爭取和維護。只有人人都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有希望。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們更要不忘聯合國憲章初心,牢記守護和平使命。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風險所懼,勇敢面對挑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勇毅前行,一定能共同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天下之大道。

  (五)

  “人民必勝”的偉大真理,揭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的人類發展進步邏輯。牢記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擁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以弱勝強的雄渾史詩,顯示了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堅不可摧的磅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抗戰勝利的根本動力,更深刻啟示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永遠是我們黨最堅實的依託、最強大的底氣。

  人民有偉大精神,激發出來就是鋼鐵長城——

  “記住,咱們是中國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英雄母親鄧玉芬,教育孩子英勇抗日,她的丈夫和5個兒子前線殺敵、全部戰死沙場。

  “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在日本侵佔台灣的半個世紀裏,台灣同胞不斷進行反抗,共有65萬多人壯烈殉國。

  以枯草、樹皮和棉絮果腹的楊靖宇,隻身與敵人週旋直至犧牲;為掩護大部隊撤退,懷有身孕的李林和突擊隊引開敵人,她將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

  “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從趙一曼、左權,到佟麟閣、趙登禹,從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到國民黨軍“八百壯士”,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寧願站著死,決不跪著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所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

  人民有磅薄偉力,動員起來就是銅墻鐵壁——

  “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這是抗戰中處處可見的場景。

  “今天南北戰場上,是爭著死,搶著死,因為大家有絕對的信仰,知道犧牲自己,是換取中華民族子子孫孫萬代的獨立自由,並且確有把握,一定達到。”這泣血的文字,寫照著這場人民戰爭的堅忍頑強。

  3200多名南洋華僑青年響應愛國僑領陳嘉庚的號召毅然歸國,不惜用生命打通一條“不沉的補給線”;全面抗戰爆發後,海外華僑匯款佔軍費開支總數的43%,5年捐獻各種飛機達217架……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中國共産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全民族抗戰的勝利,是全體中華兒女的榮光!”

  人民有無窮智慧,匯聚起來就是汪洋大海——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幽深曲折的地道宛如“地下長城”,村通著村、戶連著戶,當年民兵們可以從水井、碾盤、廟臺等地出其不意打擊敵人。

  利用白洋淀的蘆葦蕩和溝壕地形,傍晚時分伏擊日軍運輸物資的船隻,冬天則自製帶冰刀的冰車作為“土坦克”……河北白洋淀雁翎隊紀念館,記錄著令敵人膽寒的水上游擊戰場景。

  挺進敵佔區建立根據地,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麻雀戰……中國共産黨堅持兵民是勝利之本,善用人民的智、勇、謀、略,提出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各種創造性的戰術戰法,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回望近代以後的歷史,中國呈現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亂象,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敢於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重要原因。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表明,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也是戰勝不了的。

  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訪問延安。看到毛澤東住在十分簡陋的窯洞、周恩來睡的是土炕、彭德懷穿著用繳獲的降落傘做的背心,他感受到一種“東方魔力”,斷言這是“興國之光”。這“東方魔力”正源於我們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

  1944年,抵達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撰寫報告認為:“共産黨的政府和軍隊,是中國近代史中第一次受有積極的廣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軍隊。他們得到這種支持,是因為這個政府和軍隊真正是屬於人民的。”

  人民是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從千家萬戶齊參戰打破侵略者的“三光政策”“九路圍攻”,到憑藉“一錘一釬一雙手”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人工天河”紅旗渠,從按下包産到戶“紅手印”拉開農村改革的大幕,到以只爭朝夕的幹勁、久久為功的韌勁建設雄安未來之城……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

  回望歷史,黨緊緊依靠人民創造了無數奇跡;新征程上,黨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只要我們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就能擁有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力量。”

  (六)

  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

  80年前,見證日本代表簽字投降的《大公報》記者朱啟平,用力透紙背的筆觸寫下感懷:“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

  80年來,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創造了“兩大奇跡”,走出了一條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之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從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新時代的偉大成就,充分彰顯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走自己的路的必勝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為如何喚醒‘睡獅’、實現民族復興這個重大歷史課題所給出的答案”。

  眺望前方,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已經展開壯美畫卷並呈現出無比光明的前景——

  2025年,收官“十四五”、謀劃“十五五”,隨後進入“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我們重任在肩。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我們信心滿懷。

  放眼世界,百年變局之下我們不移公平正義之心、不墜互利共贏之志——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新機遇,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沒有稱王稱霸的基因,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歷史長河奔涌向前。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貫通歷史、現在、未來——

  “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都擋不住我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

  “中國人民願攜手世界各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標簽: